休宁名人赵汸介绍
元朝后期至明朝初期学者
赵汸[公元一三一九年至一三六九年],字子常,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六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年,年五十一岁。
赵汸人物生平
师事黄泽,受易象春秋之学。隐居著述,作东山精舍以奉母。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召修元史。不愿出仕,乞还山。未几,卒。学者称东山先生。
赵汸主要著作
汸著有《东山存稿》七卷,《周易文诠》四卷,(均《四库总目》)与《师说》、《左氏补注》、《春秋集传属辞》,并传于世。
赵汸补充介绍
赵汸(1319~1369年),字子常,蓝渡乡龙源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晚年隐迹东山,人称东山先生。
赵汸自幼颖敏,一生专攻学问,不慕荣利,潜心致志整理古籍。他遍访名儒,登门求教。曾远赴江西,聆听当时名儒黄楚望的教诲,学业更有造诣。友人相约赴京谋官,他辞以母老。后在故乡东山,设馆教书。至正十六年(1356年)本县建商山书院,与朱升同受聘为山长。次年,朱元璋来徽州,几次登门访贤,召他出山,均托病推辞。安居茅舍,专事著述。
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汸应召到南京纂修《元史》,仅用半年时间,完成《元史》初稿159卷。脱稿后奏请还乡。是年冬病逝,终年50岁。
他毕生致力学术研究,学识渊博,尤精研春秋之学,著有《春秋集传》、《左氏补注》、《师说》、《周易文诠》、《四库珍本》和《东山存稿》等。
“赵汸”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