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名人帅承瀛介绍
帅承瀛(1767—1841)字仙舟,湖北黄梅人,清朝大臣。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
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吏部。丁母忧,服阕,补原官,调刑部。论劾郎中宝龄婪贿状,仁宗以承瀛到官浃月,釐剔宿弊,予议叙。奉命按山西雁平道福海、陕甘总督先福,罢之。又按山东徐文诰冤狱,得平反,劾承审官吏,降黜有差。
帅承瀛生平事迹
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吏部。丁母忧,服阕,补原官,调刑部。论劾郎中宝龄婪贿状,仁宗以承瀛到官浃月,釐剔宿弊,予议叙。奉命按山西雁平道福海、陕甘总督先福,罢之。又按山东徐文诰冤狱,得平反,劾承审官吏,降黜有差。
十五年,授浙江巡抚。浙盐疲敝,议裁浙江盐政,归巡抚兼理,诏责承瀛整顿,疏言:“浙江运库尚无亏挪,惟多移垫。拟以报存馀价追补,须足额后拨解。至收支数目,务划清纲款,即有急务,不再以内款垫支。每年加价,应许停输。向例洒带盐引,豫占年额,愈积愈多,请并停止,以纾商力。”又酌改章程十事:定盐务官制,裁盐政养廉,革掣规供应,灶课由场徵解,销引先正后馀,引目通融行销,收支力杜弊混,枭私商私并禁,掣验改复两季,甲商酌裁节费,下部议行。浙鹾自此渐有起色。宁波、温、台诸府滨海,土盗出没,令兵船巡缉以遏其外,严诇口岸以防其内,洋面渐安。
两江总督孙玉庭上八折收漕之议,廷臣多言其不可,下疆臣覆议。承瀛疏言:“漕弊始由州县浮收,以致帮丁需索,而帮丁沿途用费亦因以渐增。迨帮丁用费愈大,需索愈多,州县迫於帮费,有难循旧例征收之势,其究耗费归之小民。由此包户侵渔,刁衿挟制,积弊至不可回。八折之议,原以去其太甚,补救目前。无如因弊立法,而弊即因法以生。诚有如廷臣所议,惟严禁官役需索,沿途之规费除,即帮丁之用费省,而州县浮收勒折之弊,亦力绝其萌,庶爱民恤丁两有裨益。”疏上,前议遂寝。清釐仓库亏缺,奏请先就现任各官次第弥补;又以浙西频遭水患,应与江苏合力疏濬,察勘形势,偕孙玉庭等疏陈两省水道原委,实共一流,请专任大员综揽全局:诏韪之。寻去官。后陶澍至江苏,乃先治吴淞江焉。
承瀛治浙数年,以廉勤著。陆名扬者,归安乡民,以抗浮收得一乡心,久为官吏所嫉,请兵掩捕,乡民集众抗拒,而名扬逸。巡抚陈若霖遽以入告,遣兵往治,久之名扬始就获。承瀛初至浙,诛名扬,后乃知由于官吏之酿变,深悔之。道光四年,丁父艰,服阕,至京,以目疾久不愈,乃乞归。二十一年,卒於家。优诏轸惜,依总督例加恤,赐其孙远燡举人,寻祀浙江名宦祠。
帅承瀛人物简介
帅承瀛( 1767—1841)字仙舟,湖北黄梅人,清朝大臣。嘉庆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先后督广西、山东学政,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副都御史,署仓场侍郎。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吏部。
帅承瀛补充介绍
帅承瀛,字士登,号仙舟。黄梅人。乾隆癸卯年(公元1783年)十七岁考上举人,嘉庆丙辰年(公元1796年)中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由编修累迁中允祭酒、太仆寺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以至侍郎。历任兵、礼、刑、工四部官居职,并担任经筵讲官。他风华并茂,威仪端庄,被推为一代风流人物。辛酉、戊寅两年,典试广东、江南。癸亥、戊辰两年督学广西、山东、江南,又屡次充当钦差,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南等省审查案件,所到之处,公正廉明,颇得人心。
道光元年巡抚浙江,锄奸除弊,兴利举废,其中较大的事迹,有如奏请盐政改归巡抚兼理,停止加课银五十万两,每年减少商捐外款银二十万两,对国库即无亏损,对商人又减轻负担。
当时,杭、嘉、湖三郡发生水灾,他申请拨国库钱,留住漕粮以作赈济;并奏请免除米贩关税,以便招徕远商。因此,军民无一-。又捐费疏浚西湖,修建海盐石塘,凡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无不尽心竭力筹划经营,直到做得完善妥帖才肯罢休。道光帝嘉奖他是“一代名臣”。
甲申年(公元1824年)因亲丧回籍,有应入他名下的平时积余钱八万两,役吏告诉他可依旧例提取。他拒辞道:“拿这笔款子何用?留下来一半作疏浚湖泊的用费;其余的用来救济贫苦的读书人和鳏寡孤独的受苦人。”浙江人很感激,修建生祠于西子湖边叫“帅公祠”。
守服期满,奉召回朝,因眼病辞归,归家十余年,布衣蔬食。并严教子弟,对待劳动人民要有礼貌,不可恃势欺人。又捐款置办琼林庄田,藉以资助贫困的读书人。庚子年(公元1840年)病卒,年七十四。死时留下疏章。推荐重用山左杜受田,闽中林则徐。国事以外曾无一语谈及家事。曾祖父帅明赠光禄大夫,叔祖父光阳、光年、赠奉政大夫,光榜赠光禄大夫,叔父上敬、上钰、上文赠光禄大夫。子宁拭赠户部陕西司主事。
“帅承瀛”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