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名人胡榘介绍
胡榘(1163~1244),字仲方,江西吉州军庐陵郡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抗金名臣胡铨之孙。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任象山县令,官至户部、兵部尚书。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致仕,后复招为尚书。
胡榘人物生平
胡榘(1163~1244),字仲方,江西吉州军庐陵郡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抗金名臣胡铨之孙。
淳熙十四年(1187)任象山令,与史浩唱和作《红木犀花诗》。在此前后任荆南府兼荆湖北路安抚司的干办公事。秋,作《咏丹桂》
淳熙十五年(1188),李孟传就任象山令,胡榘去职。
绍熙五年(1194)升明州为庆元府,监庆元(宁波)府。
庆元三年(1197)监泉州市舶。
开禧元年(1205)后知萍乡县。
嘉定元年(1208)升任赣州知府。
嘉定四年(1211)入朝为枢密司编修官,兼检详诸房文字。
嘉定六年(1213)官将作监,兼枢密院副都承旨。
嘉定八年(1215)迁太府卿,历侍郎升工部尚书。
嘉定十二年(1219)出任福州知府。
宝庆元年(1225)改任兵部尚书。
宝庆二年(1226)授焕章阁学士,通议大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宝庆二年(1226)二月二十二日,胡榘在兵部尚书任内被委以焕章阁学士、通议大夫、知庆元府(今宁波)。在庆元主政时,浚东钱湖、编四明志、兴办教学、修建郡城,惠政泽民,民立庙祭祀。
宝庆三年(1227)胡榘修纂《宝庆四明志》。
绍定元年(1228)转通奉大夫。
绍定二年(1229)正月授显谟阁学士,任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七月授龙图阁学士,正奉大夫致仕。后复招为尚书。
胡榘个人作品
《咏丹桂》《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韵》《濠梁凯歌》《游洞霄宫》《游玉岩即事》《玉岩忘归》《游通天岩》;与史浩唱和作有《红木犀花诗》。
胡榘补充介绍
胡榘(1164-1224),江西庐陵人,宋抗金名臣胡铨之孙。
淳熙十四年(1187),24岁的胡榘以监庆元比较务摄任(暂代)象山县令,监比较务是州衙监管各县酒务(当时酒类属国家专买)的职事官员。淳熙十五年,李孟传就任象山令,胡榘去职。可就在十四年秋,胡榘到象邑之西山(西谷)赏丹桂,赞叹之余,引发诗兴,写了一首《咏丹桂》,在宽阔的联想和想像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丹桂的风采。“象山县令诗咏象山花”成了一时传闻,此诗也不胫而走,被广泛传抄。
“胡榘”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