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名人张联棻介绍
张联棻,字馥卿,汉族。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
张联棻个人经历
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陆军部军咨处二司五科科长。1911年任北洋军第六镇(师级)正参谋官。同年8月赴汉口任冯国璋的总参谋长。1912年3月任黎元洪属下的参谋本部第三局局长。1914年12月任四川陈宦将军署总参谋长兼四
川省戒严总司令。1916年以四川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孙中山召开的“南北议和”会议。民国五年,任总统府军事处副处长,直到1923年卸职赋闲。曾被北洋政府授“策威”将军衔。
1929年,他得知老友李济深被蒋介石困于汤山后,曾四处奔走,联络原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联名在报纸上发出呼吁书和抗议书。 日军入侵中国8年内,他力主抗战,装病在家。解放前夕,他曾为北平和平解放积极奔走。
新中国成立后, 任北京市救济分会执行委员、 北京市政协福利会委员等职。1952年后, 任山东财产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员。1954年7月14日,由李济深介绍参加“民革”。同年因工作成绩显著,被誉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毛泽东主席写信予以赞扬。1966年病逝于北京。
张联棻补充介绍
张联棻(1880—1966)字馥卿。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其父张鸿书是秀才。他19岁到德州当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炮兵和普通军事。毕业后到北洋直隶总督署兵备处任科员,后调陆军三镇九标二营任帮带。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陆军部军咨处二司五科科长。1911年任北洋军第六镇(师级)正参谋官。同年8月赴汉口任冯国璋的总参谋长。1912年3月任黎元洪属下的参谋部第三局局长。1914年12月任四川陈宦将军署总参谋长兼四川省-总司令。1916年以四川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孙中山召开的“南北议和”会议。民国五年,任-军事处副处长,直到1923年卸职赋闲。曾被北洋政府授“策威”将军衔。1929年,他得知 李济深被蒋介石困于汤山后,曾四处奔走,联络原保定军官学校的同 名在报纸上发出呼吁书和 书。 日军入侵中国8年内,他力主抗战,装病在家。解放前夕,他曾为北平和平解放积极奔走。新中国成立后, 任北京市救济分会执行委员、 北京市政协福利会委员等职。1952年后, 任山东财产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员。1954年7月14日,由李济深介绍参加“民革”。同年因工作成绩显著,被誉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毛泽东主席写信予以赞扬。1966年病逝于北京。
“张联棻”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