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陕西省名人>渭南市名人>华阴市名人

杨昱

暂无杨昱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华阴名人杨昱介绍

北魏大臣

杨昱(478~531年),字元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时期大臣,洛州刺史杨懿之孙,太师杨椿之子。

起家广平王元怀左常侍,除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太尉府掾、中书舍人 。孝昌初年,除征虏将军、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七兵尚书、度支尚书,出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孝庄帝处死尔朱荣后,以为东道行台,抗拒彭城王尔朱仲远。

普泰元年(531),为陇西王尔朱天光所害,时年五十四。太昌初年,追赠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

杨昱人物生平

杨昱,字元晷。起家广平王怀左常侍,怀好武事,数出游猎,昱每规谏。正始中,以京兆、广平二王国臣,多有纵恣,公行属请,于是诏御史中尉崔亮穷治之,伏法于都市者三十余人,其不死者悉除名为民。唯昱与博陵崔楷以忠谏得免。后除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

初,尚书令王肃除扬州刺史,出顿于洛阳东亭,朝贵毕集,诏令诸王送别,昱伯父杨播同在饯席。酒酣之后,广阳王元嘉、北海王元详等与播论议竞理,播不为之屈。北海顾谓昱曰:“尊伯性刚,不伏理,大不如尊使君也。”昱前对曰:“昱父道隆则从其隆,道洿则从其洿;伯父刚则不吐,柔亦不茹。”一坐叹其能言。肃曰:“非此郎,何得申二公之美也。”

延昌三年,以本官带詹事丞。于时,肃宗在怀抱之中,至于出入左右,乳母而已,不令宫僚闻知。昱谏曰:“陛下不以臣等凡浅,备位宫臣,太子动止,宜令翼从。然自此以来,轻尔出入,进无二傅辅导之美,退阙群僚陪侍之式,非所谓示民轨仪,著君臣之义。陛下若召太子,必降手敕,令臣下咸知,为后世法。”于是诏曰:“自今已后,若非朕手敕,勿令儿辄出。宫臣在直者,从至万岁门。”久之,转太尉掾,兼中书舍人。灵太后尝从容谓昱曰:“今帝年幼,朕亲万机,然自薄德化不能感亲姻,在外不称人心,卿有所闻,慎勿讳隐。”昱于是奏扬州刺史李崇五车载货,恒州刺史杨钧造银食器十具,并饷领军元叉。灵太后召叉夫妻,泣而责之。元叉深恨之。昱第六叔舒妻,武昌王元和之妹,和即叉之从祖父。舒早丧,有一男六女,及终丧而元氏频请别居。昱父杨椿乃集亲姻泣而谓曰:“我弟不幸早终,今男不婚,女未嫁,何匆匆便求离居?”不听。遂怀憾焉。

神龟二年,瀛州民刘宣明谋反,事觉逃窜。元叉乃使元和及元氏诬告昱藏隐宣明,云:“父定州刺史椿、叔华州刺史津,并送甲仗三百具,谋图不逞。”叉又构成其事。乃遣左右御仗五百人,夜围昱宅而收之,并无所获。灵太后问其状,昱具对元氏遘衅之端,言至哀切。太后乃解昱缚,元和及元氏并处死刑,而叉相左右,和直免官,元氏卒亦不坐。及元叉幽废太后,出为济阴内史。中山王元熙起兵于邺,元叉遣黄门卢同诣邺刑熙,并穷党羽。同希叉旨,就郡锁昱赴邺,讯百日,后乃还任。

孝昌初,除征虏将军、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时北镇饥民二十余万,诏昱为使,分散于冀、定、瀛三州就食。后贼围豳州,诏昱兼侍中,持节催西北道大都督、北海王颢,仍随军监察,豳州围解。雍州蜀贼张映龙、姜神达知州内空虚,谋欲攻掩,刺史元脩义惧而请援,一日一夜,书移九通,都督李叔仁迟疑不赴。昱曰:“长安,关中基本。今大军顿在泾豳,与贼相对,若使长安不守,大军自然瓦散,此军虽往,有何益也!”遂与叔仁等俱进,于阵斩神达及诸贼四百许人,余悉奔散。诏以昱受旨催督,而颢军稽缓,遂免昱官。乃兼侍中催军。寻除征虏将军、泾州刺史。未几,昱父椿出为雍州刺史,征昱还,除吏部郎中、武卫将军,转北中郎将,加安东将军。及萧宝夤等败于关中,以昱兼七兵尚书、持节、假抚军将军、都督,防守雍州。昱遇贼失利而返。除度支尚书,转抚军、徐州刺史,寻除镇东将军、假车骑将军、东南道都督,又加散骑常侍。后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南叛。萧衍遣将军王辩率众侵寇徐州,番郡人续灵珍受衍平北将军、番郡刺史,拥众一万,攻逼番城。昱遣别将刘馘击破之,临阵斩灵珍首,王辩退走。侃兄深,时为徐州行台,府州咸欲禁深。昱曰:“昔叔向不以鲋也见废,《春秋》贵之。奈何以侃罪深也?宜听朝旨。”不许群议。

还朝未几,属元颢侵逼大梁,除昱征东将军、右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使持节、假车骑将军,为南道大都督,镇荣阳。颢既擒济阴王晖业,乘虚径进,大兵集于城下,遣其左卫刘业、王道安等招昱,令降,昱不从,颢遂攻之。城陷,都督元恭,太守、西河王悰并逾城而走,俱被擒絷。昱与弟息五人,在门楼上,须臾颢至,执昱下城,面责昱曰:“杨昱,卿今死甘心否?卿自负我,非我负卿也。”昱答曰:“分不望生,向所以不下楼者,正虑乱兵耳。但恨八十老父,无人供养,负病黄泉,求乞小弟一命,便死不朽也。”颢乃拘之。明旦,颢将陈庆之、胡光等三百余人伏颢帐前,请曰:“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颢曰:“我在江东,尝闻梁主言,初下都日,袁昂为吴郡不降,称其忠节。奈何杀杨昱?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请。”于是斩昱下统帅三十七人,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颢既入洛,除昱名为民。

孝庄还宫,还复前官。及父椿辞老,请解官从养,诏不许。尔朱荣之死也,昱为东道行台,率众拒尔朱仲远。会尔朱兆入洛,昱还京师。后归乡里,亦为尔朱天光所害。太昌初,赠都督瀛定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

杨昱补充介绍

  杨昱(?~531年),字元略,北魏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其家在北魏朝久为大官僚大地主之家,父曾官至太保。他依靠门荫入仕,初为广平王元怀的左常侍。当时,广平王和京兆王骄横不法,常出外打猎,残害百姓,杨昱曾多次规劝。正始中(504~508),宣武皇帝下诏,命御史中尉崔亮查办二王部属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事实,多数人被惩处,唯杨昱因对广平王进行过劝谏免于处分,被除为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

  延昌三年(514),以本官兼太子詹事丞,为宫臣。后任太尉掾,兼中书舍人。灵太后执政,杨昱向太后揭发了扬州刺史李崇、恒州刺史杨钓-并贿赂中领军将军元叉之事,太后责备元叉,引起元叉恼恨杨昱。元叉是灵太后的妹夫,总领禁军,用阴谋手段陷害辅政大臣元怿,驱逐了灵太后,扶持明帝元诩亲政,他自为辅政大臣,将杨昱排挤出朝,去任济阴内史。

  孝昌初年(525),杨昱被调任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当时关中发生了莫折念生、万俟丑奴领导的起义,皇帝诏命杨昱兼侍中、持节催西北道大都督元颢进军解豳州之围,但该军惧怕起义军,迟缓不进。诏命以杨昱催军不力,将他免官。不久,调他任泾州刺史,后又调为吏部郎中。孝昌三年(527),在关中镇压起义军的萧宝寅部遭到惨败,朝廷命杨昱兼七兵尚书、持节、假抚军、都督,防守雍州。他被起义军打败,返回洛阳。后朝廷又将他调为镇东将军、假车骑将军、东南道都督,又加授散骑常侍。

  永安二年(529),原逃亡在江南的北海王元颢,在梁武帝支持下率军北返,进攻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朝廷调杨昱为南道大都督,镇荥阳(今河南荥阳县)。元颢攻破大梁,杨昱被俘。他乞求元颢不要杀他,元颢亦顾虑到杨家名望很高,恐社会舆论不利,只将其部下将士残杀,而杨昱得免。当年七月,元颢兵乱被平息,孝庄帝返回洛阳,将杨昱复官。

  永安三年(530)九月,杨昱的堂兄杨侃协助孝庄帝杀了权臣尔朱荣,尔朱氏各部起兵攻洛阳,杨昱为东道行台,领兵抵抗尔朱仲远的部队。尔朱兆攻入洛阳,俘虏了孝庄帝,另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杨昱因此返回华阴故乡。尔朱天光当时领兵在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军,在打败了起义军之后,于531年在华阴将杨昱全家诛杀。太昌初年(532),孝武帝追赠他为司空公、定州刺史。

  “杨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