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名人苟永芳介绍
苟永芳(1908-1934),又名方明、方铭,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鹅儿沟(今贡井区贡井街道)一户贫苦理发工人家庭。少年时代,苟永芳先后就读于自流井雨台山华西高级小学校和东兴寺小学,尔后,考入荣县旧制中学;1926年,考入成都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被派往乐山地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当年10月,调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兼共青团川东特委书记;1929年,任团省委委员;1930年,任团省委书记;1933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1934年2月15日,被反动派杀害于成都东较场,时年二十六岁。
苟永芳简介
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自贡地区相继组织了“国民外交后援会”、“学生联合会”。其时,年仅11岁的苟永芳被选为华西小学学生会主席。在进步教师带领下,华西小学学生上街游行。高呼“反对二十一条”、“反对卖国贼”、“抵制日货”等口号,苟永芳满腔热情地在街头、茶馆向民众讲演。当讲到“我们中国人不做亡国奴”时,声泪俱下,听众无不为之感动。
华西小学学生参加反帝爱国斗争的积极行动为校长白达(加拿大人)所忌恨,故意制造学生衣物被盗事件,反侮辱国人。师生推学校教师刘天健为代表向校方交涉,白达不理。学生中推出苟永芳、张博诗为代表要校方赔偿,白达拒绝。学生结队向法院控诉,法院说:“中国法律管不了外国人”。白达并通知法院派人保护学校,驱逐学生。苟永芳与全校学生上街游行,·七次发表“宣言”。但地方官向洋人妥协:校方又以“贷读生”必退清贷款、“立即离校”相威胁,事未得结果。苟永芳与部分同学愤然离校,靠师友帮助转入东兴寺小学就读。
1922年上半年,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自沪州绕道自流井去成都,在东兴寺小学作讲演。永芳听后,开始懂得劳动人民为什么这样穷,中国为什么这样弱的道理。同年秋,考入荣县中学,靠亲友支援12个银元入学,谋得管理学校图书及缮写工作,半工半读。在此期间,永芳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悟得许多革命道理。永芳品学兼优,待人兼恭,常与友人切磋砥砺,深受敬佩,被选为荣县中学及荣县学联主席。
永芳自荣县中学毕业后,于1926年秋考入成都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就学,与张博诗等同学加入中共成都特支领导的半公开政治团体——“导社”。并同张博诗等参予“导社”的领导工作,与国民党在该校领导的“惕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万县惨案”发生后,永芳通过“导社”开展“反英雪耻”运动,并揭穿“惕社”分子提出的“读书救国”、“不问外事”、“不谈政治”的骗局。翌年,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后,“导社”和成都大学的“社会科学社”等团体组织示威游行,散发宣言,集会声讨屠杀革命人民的暴行。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城乡。此时,不少共产党人被害,有的叛变、有的消沉、永芳却勇往直前,矢志革命,并于同年8月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16日,白色恐怖笼罩成都,未及撤走的张博诗、袁诗尧等14位党团员均被反动军警捕杀,永芳化名王明远、尹大成继续坚持斗争。后受中共川西特委派遣,赴乐山地区开展工人运动工作,奔走于眉山、键为、夹江等地。一次去键为盐场途中,突遭军警搜查,永芳急中生智,将所携党的密件吞入腹内,军警搜查一于所获,仍强行将其逮捕。曾莱、赵代洲等闻讯后,积极设法,多方营救,以大笔款项打通关节,方得获释。同年10月,苟永芳调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兼团川东特委书记。1929年5月调到团省委工作,并担任团省委委员。1930年,党团合并,苟永芳担任省“行动委员会”秘书。同年,领导了成都北门外独轮车工人罢工斗争。省“行动委员会”撤销后,苟永芳担任团省委书记,很快恢复了在“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成都学校被破坏了的进步学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1933年,苟永芳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长,同年10月,因省委书记去瑞金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永芳即代理省委书记。l1月1日,省委常委在成都少城公园召开会议,因叛徒出卖,到会成员全部被捕。苟永芳被单独关押在四川军阀刘湘的清共委员会所设的监狱中。
敌人对其软硬兼施,企图从永芳口中得到中共党内重要机密,时以高官厚禄相许,时而严刑逼供,均遭永芳严词拒绝。敌人无计可施,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人是不可征服的!”。
永芳在监狱中,身带笨重刑具,镣铐加身,行动极为困难,但仍若无其事,谈笑自若,常与难友诚挚交谈,激励他们坚持斗争。并经常写字、撰文,尽管困难重重,一手写字双手俱动,头部也随之歪斜,但仍然日复一日的坚持书写,并设法带出监狱,揭露敌人,唤醒民众。
193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深夜,狱卒忽来开门,永芳已知即将遇难,便脱下毛线背心送给难友,从容走出牢门,沿途高呼“救火”!惊醒难友,揭穿敌人秘密杀害共产党人阴谋。在押解途中,仍不断高呼口号“打倒军阀”!“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于成都东较场。时年26岁。
烈士死后,在清理遗物中,除有一篇尚未完稿的讽刺国民党《孔子出洋记》外,还有三封遗书,分别给其父苟建文、爱人郭瑶芝(真姓蒋、三台人)及其幼女(烈士牺牲时才一两岁)。在其父信中曰:“儿将被屠杀,父勿悲而忧无子,共产党终必成功,继后必有许多青年人认你为父,幸福日子犹在将来也!”给其妻子信中写道:“你为党中之忠实分子,无须我叮嘱,以后勿以我死而灰心意冷忘却前进矣!”留给其子女之书中说:“汝父将于某日被军阀屠杀,汝当永记此日,长大后为党效忠,为父报仇!”。
(辑自《自贡市贡井区志》)
苟永芳补充介绍
苟永芳,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鹅儿沟一户贫苦的理发工人家里。
小时候的苟永芳从未感受过生活的幸福温暖,父亲挑着剃头担终年为一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劳累,却还一贫如洗。但父亲为了不让儿子再做被人看不起的剃头匠,决心送他去读书。于是,6岁的苟永芳进了贡井教会办的“福音堂”读书。他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优异,幼小的心灵里开始憧憬着自己读书后能改变家庭窘困凄凉的局面。
1919年,苟永芳进了自流井教会办的华西高级小学校。这年正值五四-爆发,革命的浪潮冲击到了自贡地区。很快,自贡也同全国各地一样,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国民外交后援会”。苟永芳当时是华西小学学生联合会主席。在革命的洪流中,他热血沸腾,深感到广大的中国人民不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处于日趋沦为“-之奴”的险境。在进步教师的带领下,他率华西小学的学生队伍和各阶层的爱国人士一起上街--。“反对二十一条”、“反对-汉奸”、“-”等一声高过一声的怒吼,震撼着古老的盐都,响彻了整个天空。才11岁的苟永芳,个子虽然瘦小,但怀着满腔热情,在街头、茶馆向群众演讲。每当他讲到“我们中国受到列强压迫,将要被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做-奴”时,自己已是满腔悲愤、声泪俱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1921年放暑假时,一位中国老师把学生留在学校的东西放在保管室里,华西小学校长、加拿大人白达,唆使人把学生的东西全部甩出来,并肆意辱骂中国人。中国老师和他辩理,白达竟辞退这位老师。学生们闻讯,义愤填膺,年仅12岁的苟永芳作为该校学生联合会主席,带领全校学生同白达争论,白达就以“开除”、“停课”、“退赔伙食费”等相威胁。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苟永芳和同学们一起上街--,七次发布《宣言》,其中一次还以英文发往国外,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白达迫令师生离校,他们便在社会人士的支持下,在玉皇庙小学办起了“露天课堂”继续上课,并且向地方法院起诉。但软弱无能的地方政府却对“洋人”妥协。苟永芳宁肯不要“贷费”,在师友的帮助下,愤然转学到了东兴寺小学。
在这次斗争中,苟永芳亲眼看到国家是何等的孱弱,帝国主义分子又是何等猖獗。但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只要能觉醒,不但可战胜敌人,更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1922年,苟永芳在小学毕业前夕,适逢恽代英交卸了泸县川南师范校长,上成都就任高等师范和西南公学的教师,被请到东兴寺小学作了一次鼓动人心的革命宣传讲演。恽代英讲演,激起了少年们心中为救国而献身的热情。在苟永芳的脑海里,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决心︰去寻找革命的真理,去实现理想的境界。
毕业后,苟永芳考入了荣县中学。第一学期的费用是小学老师和同班一些同学捐助的,第二学期他就设法谋得了管理学校图书和抄写稿件的半公半读待遇,第三学期由于品学兼优获得免费的奖励。
荣县中学,当时是一所较为进步的学校,吴玉章曾赠送了不少马列主义书籍给该校,苟永芳利用管理图书的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从这些书籍里,他知道了俄国十月革命,初步懂得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革命道理。苟永芳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在师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不久,他就担任了荣县中学学生会和荣县 主席。
1926年秋,苟永芳在荣县中学毕业后,又考入了成都省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在校他和同学张博诗等一起,互引为革命同志。不久,他们加入了中共成都特支领导的高师政治团体——“导社”。苟永芳在“导社”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9月间,万县发生了英国军舰炮击县城杀人无数的惨案。中共四川省委发动进步团体,在各地组织了“万县惨案雪耻会”。苟永芳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导社”团结校内广大进步师生,开展“反英”、“雪耻”运动,与高喊“读书救国”、“不谈政治”、“不受利用”的国民党 组织的“惕社”进行坚决的斗争。
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收回了英租界,校内、校外一片欢呼。苟永芳和“导社”的同学更是振奋。但不久,在重庆,刘湘、王陵基制造了三三一惨案。他们的-暴行引起四川革命人民的反对,“导社”联合其他进步团体一起组织--,发布《宣言》,-声讨-革命人民的国民党新军阀。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公开-革命,大肆-共产党人。在这严峻的形势下,苟永芳等更加坚定地继续开展斗争,坚持在五一劳动节举行了纪念活动。
就在全国乌云密布、血雨腥风,充满-的情况下,有的人在革命的道路上畏缩动摇、退却了;有的人甚至投向敌人的营垒,但真正的革命者在这时才真正显露出来,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继续前进。苟永芳就是在这革命的暴风骤雨中经受了锻炼,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义无反顾地投入艰苦的斗争中去。
也正是经受住了这种严峻的考验,1928年1月,苟永芳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团川东特委书记。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他不仅带领“导社”继续开展斗争,同时,还积极参加中共川西特委领导的“争取教育独立经费”和“反对劣币”斗争。
“导社”支持省一中拒绝国民党 分子杨廷铨就任该校校长的“择师运动”。在“择师”斗争中,杨被群众杀死。1927年2月16日,军阀刘文辉为进行报复,把还未来得及撤离的中共川西特委宣传部长袁诗尧、“导社”的负责人张博诗等14名中共党员及共青团员逮捕并杀害在成都下莲花池。苟永芳因外出,幸免于难。之后,他化名王明远,转入了地下斗争。
1928年10月,苟永芳任中共川东特委宣传部长兼团川东特委书记。他积极开展工作,坚决执行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使川东团的组织很快壮大起来。
1929年10月,团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苟永芳在大会上作了筹备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他为团省委委员。
1930年8月,中共四川省“行动委员会”成立,苟永芳任秘书,领导了成都北门外独轮车工人 斗争。省“行动委员会”撤销后,他又担任了团省委书记。
苟永芳在青年同志中享有盛誉,称他是四川共青团最杰出的领袖,是“少共三杰”(苟永芳、饶耿之、余冶平)之一。
1933年,苟永芳又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长职务。他擅长的工作之一就是宣传工作,许多宣传鼓动性的小册子、传单,都是他亲手撰写的。他写出了党向群众阐述的革命道理,写出了群众心里要说的话。他还编写一些反映市民反战、士兵厌战的生动的小唱本,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军阀们为之大为恼火。
就在这年的8月1日,他到成都的少城公园去参加省委常委会议,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敌人逮捕了。
在敌人面前,任凭敌人施行酷刑逼供、利禄引诱,他都岿然屹立,痛斥叛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
在监狱里,他仍和往常一样,从容大度、谈笑自若。带着沉重的刑具,他还艰难地习字、写作,草就遗书,托人传到监外。那一封封饱含着一个革命者赤诚之心、崇高理想追求和伟大精神的最后遗言,字字句句都感动着每一个人。
他在致父亲的信中写道︰“儿将被-,父勿悲而忧无子。共产党终必成功,继后必有许多青年认你作父,幸福的日子就在将来也……”
在致其妻信中说︰“你为党中最忠实分子,无烦我叮嘱,以后勿以我死而心灰意冷,忘却前进……”
给其女的遗书写道︰“汝父将于某日被军阀-,汝将永记此日,长大后,为党效忠,为父报仇”。
我们将永记那个日子,1934年2月15日。
敌人的看守去开牢门时,心慌手颤,总打不开牛耳铁锁。苟永芳正在写字,见看守的神色,便泰然地说︰“我知道了。”立即放下笔,脱下身上的旧毛绒背心,递给同牢的难友说︰“我已无用,送你吧。”在“打倒军阀”、“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苟永芳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苟永芳”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