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名人张熙宇介绍
张熙宇(1783~1853) ,字玉田,号晓沧,四川峨嵋县(今眉山)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
张熙宇人物经历
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四年(1834),以知县分发广东候补,历任揭阳、乐昌知县。
道光二十六年(1846),调任澄海知县,调任番禺知县,升南澳府同知。
道光三十年(1850),升任广西南宁知府,署广东左江道兼巡右江。
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任福建兴泉永兵备道。当时,道闻同安、海澄交界,有小刀会聚千人为民扰,即密遣侦捕。到任才六日,获小刀会首领陈庆真,立毙杖下。后又募谍赴龙、同、海三县界,捕会党王泉等60余人,置之法。离任后,厦民为他立《去思碑》。 历任甘肃署按察使、安徽署按察使。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攻安庆,张熙宇见大势已去,拔刀自刎未果。后清廷以罪处死。
张熙宇文学成就
著有《曲江书屋诗文集》、《花洋山馆诗钞》、《评选七家诗》行世。孙桐生谓:“先生耽情《风》《雅》,诗笔清新。所选《七家试帖诗》,清丽庄雅,允为应制正宗。几于家有其书。……其诗婉丽清腴,兼有中晚唐之盛才人吐属。”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峨眉续志》有传。
张熙宇补充介绍
张熙宇
[生卒]1783-1853 [籍贯]峨眉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曲江书屋诗文集>,<花洋山馆诗钞>,<评选七家诗>
[小传]
性孝友,颖悟过人。年十五受知于郡伯宋梅生,以第一优贡送案。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以知县分发广东,委署乐昌县事。乐昌盗风甚炽。熙宇先清河道,复派干役严密巡逻,盗贼敛迹,行旅称便。后调仁化,视事月余,补揭阳知县。兼署海阳。是岁海阳大水,逐处堤皆决。熙宇驻河干数十日,亲自指挥各乡兴工复堤,较历年省费十分之七,民感其德。后又兼海澄令,一官三印,事务繁剧。熙宇德威兼施,故能绰有余裕。林则徐督粤,秉见时留与畅谈,首肯者再。调番禺知县。升南澳府同知。迁广西南宁府知府。擢左江道,兼右江道台。咸丰元年(1851)调福建兴泉永道。去之日,士民送数十里不舍。简放甘肃按察使。又改调安徽按察使。太平天-席卷江南,攻安徽。熙宇奉命率军抵御,全军覆没,议处正法,年七十一岁。著有《曲江书屋诗文集》、《花洋山馆诗钞》、《评选七家诗》行世。孙桐生谓:“先生耽情《风》《雅》,诗笔清新。所选《七家试帖诗》,清丽庄雅,允为应制正宗。几于家有其书。……其诗婉丽清腴,兼有中晚唐之盛才人吐属。”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峨眉续志》有传。
“张熙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