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名人舒绣文介绍
舒绣文(1915年—1969年3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原籍安徽省黟县九都舒村,中国内地演员 。
193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民族生存》 。1935年,主演剧情电影《夜来香》 。1938年,主演剧情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 。1946年,在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饰演交际花王丽珍 。1948年,主演剧情电影《野火春风》 。1952年,为动画短片《小猫钓鱼》配音 。1956年,出演古装剧情电影《李时珍》 。1957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演员 。1958年,参演话剧《关汉卿》 。
1969年3月17日,舒绣文逝世,终年54岁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舒绣文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舒绣文传》出版 。
舒绣文人物经历
1915年,舒绣文出生于一个清贫的教师之家 。1921年,跟随父母迁居北京 。1929年,因家境贫困,从北平安徽中学辍学 。1930年,在舞厅当伴舞女郎 。
1931年春,舒绣文独自一人前往上海谋生,并开始在天一影片公司教国语 ;同年,她还担任了蜡盘录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的配音演员 ;之后,在集美歌舞剧社、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担任演员 。
1933年,加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并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民族生存》 ;同年,与查瑞龙、袁美云联合出演电影《中国海的怒潮》 。1934年,加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同年,出演由张石川、郑正秋联合执导的歌舞电影《女儿经》,在片中饰演轻佻妖艳、满身珠光宝气的舞女 。
1935年,与胡蝶、赵丹联合主演剧情电影《夜来香》,在片中年未及笄、令人怜悯的卖花女 ;同年,由其出演的爱情电影《劫后桃花》上映 ;随后,与高占非、宣景琳等联合出演剧情电影《大家庭》 ;此外,还出演了由程步高执导的剧情电影《兄弟行》 。
1936年,与王献斋共同主演剧情电影《新旧上海》 ;同年,与黎明辉、英茵等共同出演剧情电影《清明时节》 。1937年,与郑君里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四千金》 ;同年,与龚稼农、龚秋霞等联袂参演剧情电影《压岁钱》 ;随后,与郑君里、尤光照联合剧情电影《摇钱树》 。
1938年,在重庆担任中国万岁剧团的演员 ,并出演了由袁丛美执导的战争电影《热血忠魂》,在片中饰演横眉执剑、英姿疯爽的秋瑾 ;同年,与魏鹤龄合作主演剧情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 。1939年,与井淼、王珏联合出演剧情电影《好丈夫》。
1941年,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并与张瑞芳共同主演了该社成立后的第一个话剧《棠棣之花》 。1942年,与黎莉莉等联合出演抗日电影《塞上风云》 。1944年,与黎莉莉、白云联袂主演战争电影《血溅樱花》 。1946年,与白杨、陶金等联合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喜欢攀附权贵、爱出风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重庆交际花王丽珍 。
1947年,与杨薇薇、周伯勋联合主演剧情电影《裙带风》 。1948年,出演根据欧阳予倩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电影《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同年,与顾而已、顾也鲁联合主演剧情电影《野火春风》 ;此外,还出演了悬疑电影《凶手》 。
1949年,与冯喆、江韵辉联袂主演爱情电影《恋爱之道》 ;同年,与王元龙、洪波联袂主演剧情电影《春城花落》 ,在片中饰演自小父母俱亡的金枝;此外,还出演了由卜万苍执导的剧情电影《大凉山恩仇记》。1950年,与柯刚合作主演剧情电影《女司机》,在片中饰演新中国第一批火车女司机孙桂兰 。1952年,为动画短片《小猫钓鱼》配音 。
1954年,与浦克共同主演爱情电影《一场风波》 。1956年,出演由沈浮执导的古装剧情电影《李时珍》 。1957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演员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参演话剧《关汉卿》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舒绣文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2009年,关于她的自传《舒绣文传》出版 。
舒绣文人物评价
在影片中,舒绣文善于把握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又能恰如其分地加以体现,开始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她惟妙惟肖的表演把交际花王丽珍泼辣的性格,丑恶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而且,她戏路很宽阔,艺术造诣深厚,表演洒脱自如,而又韵味隽永(海上电影评)。
舒绣文的表演艺术淋漓满目,美不胜收,令人望尘莫及。激情充沛是她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准确、明朗、真实,这是她念词的特点,即使只听她念一个片段的台词,也具有鲜明的行动和性格色彩。除了天赋、经验和技巧之外,她对台词的研究分析非常精细,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探索台词的内在含义,反复推敲它们在全剧所起的作用,是介绍别人,揭示性格,还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但是在体现台词时,她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人物的愿望和目的方面。她的台词不仅语言动作性明确,节奏鲜明,而且具有性格特点(《戏剧报》评)。
舒绣文主要作品
时间
名称
20世纪50年代
《乡村女教师》、《阴谋》、《无罪的人》、《母亲》、《安娜·卡列尼娜》
1952年
《小猫钓鱼》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时间
名称
1958年
《关汉卿》(朱帘秀)
1957年之后
《骆驼祥子》(虎妞)、《伊索》(克丽娅)、《风雪夜归人》(女学生)、《带枪的人》(打字员)
抗日战争期间
《前夜》、《中国万岁》、《夜光杯》、《古城的怒吼》、《雷雨》、《雾重庆》、《残雾》、《虎符》、《蜕变》、《青春不再》、《走》、《战斗的女性》、《天国春秋》、《黄花岗》、《山城的故事》、《闺怨》、《之子于归》、《祖国》、《大雷雨》、《全民总动员》
1941年
《棠棣之花》
20世纪30年代
《战友》、《SOS》、《梅雨》、《名优之死》
舒绣文补充介绍
舒绣文(1915~1969),女,黟县龙江乡屏山村人。出生于安庆。是我国杰出的表演艺术家。祖父舒斯笏为清末进士,曾任陆军部主事。
舒绣文6 岁时,随父母到天津,父亲在南开中学任教,不久,校方以他曾参加“五四”运动和鼓动-为由,予以辞退。后来在北京邮局谋得工作,全家迁往北京。舒绣文8 岁时,入北京女子师范附属小学二年级读书,不仅是学习的佼佼者,也是一位业余小演员,经常参加周末举行的文娱活动。她歌声嘹亮,表演认真,受到师生们的称赞。13岁,考入设在北京的安徽中学,不到半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只得改名许飞琼,在华北饭店当舞女,以维持全家生活,时年16 岁。民国20 年(1931 年),只身去上海寻找职业,进了天一影片公司当配音演员,兼女演员陈玉梅的国语教师。此时,她参加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配音工作。同年底,上海成立集美歌舞剧社,设话剧、歌舞两个班子,舒绣文被邀请担任话剧演员。不久,剧团因经费不足而解散。次年,舒绣文在杭州,参加五月花剧社,因演出抗日剧目,剧社遭到国民党当局查封。
民国22 年春,舒绣文参加田汉组织的春秋剧社。演出了一些进步话剧,由于她在演出中的积极热情、坚强勇敢和对表演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被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吸收为盟员。同年冬,舒绣文随田汉到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工作,同当时名演员胡蝶、白杨等合作,拍摄了10 多部故事片,她以高超的表演艺术蜚声影坛。民国25 年参加业余剧人协会,演出奥斯特洛夫斯基名剧《大雷雨》。
民国26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同史东山等去武汉,在我国第一部抗日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中担任主演。次年,随同中国电影制片厂去重庆,经常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帮助。民国29 年冬,去陕北榆林参加拍摄故事片《塞上风云》外景,两次途经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她。还参观了鲁迅艺术学院、抗日军政大学,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此,她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认识。回重庆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华剧社,主演了许多宣传抗日的进步话剧。与当时在重庆的白杨、秦怡、张瑞芳,被誉为中国话剧界四大名旦。抗日战争胜利后,舒绣文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电影工作。参加昆仑影片公司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影片,出色地塑造了王丽珍的艺术形象。民国37 年,在共产党组织的安排下,舒绣文由上海转到香港,为大光明、南群两影业公司拍摄了一批进步影片。
民国38 年,北平解放,舒绣文从香港回到内地,7 月2 日,应邀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后,中央电影局派她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进厂之前,舒绣文在上海参加大型话剧《怒吼吧,中国》的演出。她穿上军装,随军南下桂林、云南等地,体验部队生活,不顾劳累,忘我工作。
1950 年初,舒绣文的风湿性心脏病未愈,仍坚持在大连参加拍摄《女司机》,这是建国后第一部反映女工生活的影片。1956 年,主演电影《一场风波》,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赴民主德国进行访问。1957 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的折磨,全力献身于舞台艺术。先后主演过话剧《骆驼祥子》、《关汉卿》、《北京人》、《伊索》等著名话剧,成功地塑造了虎妞、朱帘秀、愫芳、克丽娅等角色。1958 年4 月,舒绣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2 年12 月12 日,舒绣文因心脏病住院治疗,-亲自写信去慰问。在住院期间,仍坚持学习俄语。回家休养时,周恩来总理和-曾几次分别到她家中探望。后来组织上送她到上海华东医院进行心脏手术,周总理指示医院,一定要把手术做成功。1965 年夏,舒绣文病愈出院,没有按照医生嘱咐去疗养而是坚持上班、演戏。正当她的艺术生命迸发光彩时,受到“-”残酷-。1969 年3 月17 日被折磨致死,终年55 岁。
舒绣文在近40 年的银幕和舞台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表演经验,她的戏路很宽,能演各种性格不同的角色,善于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表演时,感情真挚,富有热情,动作细腻而舒展,台词清晰而流畅,具有性格化和高度的表现力,她参加拍摄的影片有:《民族生存》、《中国海的怒潮》、《女儿经》、《夜来香》、《热血忠魂》、《劫后桃花》、《清明时节》、《压岁钱》、《新旧上海》、《摇钱树》、《梦里乾坤》、《裙带风》、《凶手》、《弱者,你的名字是女儿》、《野火春风》、《恋爱之道》、《春城花落》、《一场风波》、《李时珍》等20 多部。参加演出的话剧还有:《活路》、《名优之死》、《战友》、《乱钟》、《居住在二楼的人》、《婴儿杀戮》、《梅雨》、《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大雷雨》、《原野》、《蜕变》、《雷雨》、《复活》、《中国万岁》、《夜光杯》、《古城的怒吼》、《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日出》、《烈火红心》、《-》等30 多部。此外,她还先后为《乡村女教师》、《安娜·卡列尼娜》、《无罪的人》、《阴谋》、《母亲》等外国影片配音。
舒绣文生前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一级演员。当选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及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曾获上影生产工作者积极分子奖、文化部优等影片一等奖(《女司机》)、社会主义建设妇女积极分子奖。
粉碎“-”后,1979 年5 月1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全国委员会、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协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舒绣文举行追悼大会,-主持,曹禺致悼词。党和国家领导人-、聂荣臻、-、-等送了花圈。-、康克清以及有关党政部门的负责人、文艺界知名人士共500 多人参加了追悼会,香港电影界一些朋友也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
“舒绣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