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名人雷丰介绍
雷丰(1833年-1888年),字松存,号少逸、侣菊,天资聪颖,善书画,旁及星卜,有医术、丝竹、书画“三绝”之誉。
著有《时病论》、《雷少逸医案》、《脉诀入门》、《病机药论》、《药引常需》、《药赋新论》、《本草诗三百首》等书籍。
雷丰人物经历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福建浦城人,后随父辗转徙居浙江,先迁龙游,再迁衢州。
其父逸仙,习医于程芝田,在衢县悬壶于市,著《逸仙医案》二卷。
晚年自号菊布衣,颇喜风雅,兼娴丝竹,间作书画,也都工妙。
雷丰中文著作
雷丰幼承父训,推崇《内经》之学,历览诸家医书,引申触类,结合长期实践,以一年中杂病少而时病多,且前人论时病之书甚少,遂加意精研时病,颇有心得。其曰“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知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何时而变,诀何时而解,随时斟酌”,因撰《时病论》一书八卷,以论四时温病为主,并兼及疟痢泄泻诸证,每病之后又附有个人验案,亦为温病学中重要而切于实用之著作。
《时病论》全书8卷,列四时病70余种,从病因、病机、症状、治法、方药等方面详加论述,并于每一病证后附列自己治案。各病证持论有宗,作者总结自己临床经验,自拟60余种治法,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颇有影响,对临床人员有指导价值,是一本重要参考著作。
还著有《雷少逸医案》《脉诀入门》《病机药论》《药引常需》《药赋新论》《本草诗三百首》等。
雷丰补充介绍
雷丰
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论13则,临床医药87例,附验方105首。书中详尽地介绍诸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方剂。刊行后,受医家推崇,民家亦多有购置珍藏。1954年,绵章书局石印线装本。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根据光绪十年(1884年)雷慎修堂本校勘印行。
雷丰医道驰名闽浙,一生治愈不少病人,培养出一批高徒。后徙居浙江衢州。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去世。其子雷大震及学生江诚、程子曦等,医术亦颇闻名。
“雷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