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名人大全-P17
一心为公的劳动模范詹阿荣,周宁人,1913年生于豪阳村,19岁嫁到洋庄村杨家。丈夫务农兼肩挑小贩,1942年出外挑锅贩卖,不幸客死泰宁县。阿荣年轻丧夫,抚养4个未成年的子女,白天做帮工,晚上做针黹,生活艰难,时常断炊,邻居送点饭也让给孩子们吃,自己常挨饿,…详情 ▷
苏必标,屏南县葛畲村人,民国14年(1925年)9月1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他的两个弟弟同一年死于天花,年仅3岁的妹妹也卖给人家为童养媳。必标12岁时,父母先后染病去世,从此成为孤儿。此后,必标由婶娘陆宗榴照管,靠砍柴、摸泥鳅等换些粮食度日,尝尽生活的艰…详情 ▷
薛承健(1921~1961年),民国10年(1921年)生于屏南县双溪村,父亲是小学教员。承健从小读书勤奋。民国25年,他以优秀成绩考入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抗战初期,学校内迁沙县,交通不便,家庭经济经常中断,他靠奖学金艰苦度日,但仍然勤勉学习。民国29年,承…详情 ▷
张尊炷,民国6年(1917年)出生于屏南县漈头村。民国12年举家迁居前塘村,尊炷就读于前塘剑溪小学。不久,因家境贫寒而辍学。16岁随父亲学木工,开始木匠生涯。1955年,华东地质队在屏南县泮地银墙林勘探铅锌矿,尊炷参加建设厂房、宿舍。旋被推选为脱产代表,负…详情 ▷
宋焕光,又名岳碑、瑞岚。民国3年(1914年)生于屏南县深洋村。民国14年,就读于屏南县县立第一小学,刻苦读书,成绩优异。他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不济,回家务农,白天劳动,夜里挑灯苦读不辍。他看到富人不劳而获,穷人终年劳动却过苦日子,心里萌生对现实的愤慨。在…详情 ▷
薛贻源(1913~1957年),字渊如,民国2年(1913年)生于屏南县双溪村。民国21年从福州师范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民国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民国29年,贻源自北京师大毕业后,在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参与汉中盆地地理的实地考察,参与编…详情 ▷
张发祯,别号白头顶。民国2年(1913年)生于屏南县岩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母亲早丧,兄弟三人,仅靠他父亲租种地主的地苦度时光。民国9年,举家迁往周墩分县勤溪村开张客栈谋生。民国11年,发祯随亲戚学医。民国15年,出师独立行医,用青草为穷人医病,甚得好评。…详情 ▷
陈元雪(1900~1968年),乳名角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屏南县龙潭村。光绪三十四年,父母相继辞世,由叔父清沐收养。叔父系四平戏艺人,戏班外出演出时,元雪均跟随不离。耳濡目染,他对四平戏产生浓厚兴趣。有时在后台跟着“帮腔”。叔父发现他是个好…详情 ▷
谢丹籍,字仲文、鸿经,屏南县代溪乡谢厝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谢家数世操医业,迄之已六传。丹籍幼受家学,16岁时负笈跋涉于四坪村九峰寺,就学于韦凤庭学馆。民国8年(1919年),因家道日衰,丹籍遂弃儒学改承祖业从医。早晚攻读张仲景、陈修园的…详情 ▷
林光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二十四日生于屏南县路下村基督教家庭。他青年时代先后毕业于古田私立初级中学、福州私立鹤龄英华书院、福建私立道学院(基督教)。继而在英华书院任教员。民国19年(1930年),由教会资助到美国都鲁大学学习。民国21年获硕士…详情 ▷
黄宏梅,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今周宁县岭头村一个贫苦农家。17家出嫁到屏南县岩后村,29岁时其夫病故,未曾生育,过继娘家侄女为嗣,后招赘周墩楼下岗人为婿。因生计艰难,女婿女儿迁回周墩,宏梅为支撑夫家门户,不愿随从,靠做针黹、种杂粮艰辛度日。民…详情 ▷
陆品珪,字仲渊,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屏南县双溪村。八岁就学私塾,后转入双溪高等小学堂,学习勤奋,尤好绘画。民国初期,他从福州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法政专科学校法律专业。在福州,他看到官场奸侫当道,政治腐败,遂弃法学画,到上海入刘海粟主办的美专学习。…详情 ▷
李育民,原名志膺,乳名华泽,屏南县双溪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幼年入私塾,先后进县高等小学堂、福州府中学堂文科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秋,转学私立福建法政学堂(后改称福建私立法政专科学校)。民国2年(1913年),他以法专首届优等生毕业。…详情 ▷
薛敬渊,字秉其,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二月出生于屏南县双溪镇一个贫困家庭。敬渊少年丧父,从祖父读书习文,好学上进,青年时期就以诗文见称。民国初年,在新思潮影响下,为渴求新知识,敬渊筹借路费,跋山涉水到省城福州,进前清探花陈海梅倡办的福建经学会攻读法律…详情 ▷
林维海,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于屏南县路下村。少年时读过私塾,青年时务农。民国11年(1922年)出国到砂罗越诗巫垦荒种菜、种橡胶。维海好解人之难。凡初到砂罗越的乡亲求助于他,均热情接待,或为之介绍工作。他踊跃参加“诗巫救国抗日赈济会”,任职员。除乐…详情 ▷
周郑宝(1876~1944年),屏南县棠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家境贫穷,童年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从小爱好雕塑,工艺颇精。宣统元年(1909年),郑宝开始演出杖头木偶戏。他制出一整套木偶戏衣、道具和舞台设备,并选择《西游记》、《白蛇传》等神话小…详情 ▷
陆瑞徵,字家祥,号吉庵,屏南县龙源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农家。私塾仅读一年,即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后入县城双溪书院深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瑞徵考中生员。维新运动后,福建设立全省师范学堂,发文各县保送学生。瑞徵学习…详情 ▷
包嘉增,号昌国,屏南县长桥村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少时读过私塾,爱习拳耍棍,信奉基督教。经长桥教会介绍,嘉增到古田私立史荦伯中学做校工,为英会督所青睐,被收为保镖兼厨师。后嘉增又随往福州仓前山。不久,会督将养女嫁与他为妻。并因与会督这一特殊关系…详情 ▷
地下党的坚强战士柯海燕,原名久香,乳名阿仔,曾化名苏淑英、小蔡,屏南县人,1928年出生于柏源村。柯海燕早年丧父,7岁入柏源短期小学读书。1939年,在大舅父资助下入古田县平湖私立育英小学插班读四年级。1940年,中共地下党以育英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详情 ▷
范乃扬(1918~1951年),乳名志从,字其光,化名范瑛,斜滩镇元潭村人。民国7年(1918)生。先后任过国民党政权的武曲、斜滩、南阳、托溪、平溪等乡(镇)的乡(镇)长。1949年,范乃扬勾结斜滩、武曲、凤阳一带的地主豪绅及部分国民党军、政、特工人员,向…详情 ▷
郭公木(1891~1969年),又名郭梦熊,字卓如,乳名以焯。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生于斜滩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就读于福安三中及省法政学校。民国6年(1917)留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专科,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福建法政学校教员、省立第三…详情 ▷
周孝培,字拯九,斜滩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2岁时,随父到省城闽县小学读书,15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受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影响,思想倾向革命。辛亥革命胜利,福州光复。周毅然投奔学生北伐军,随队伍进驻南京。学生北伐军改编为学生团后,孝培…详情 ▷
范振辉(1911~1938)又名范岩寿,寿宁县城关人。贫民家庭出身,中共党员,历任中共寿景庆县委书记、寿政庆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7年初,中共闽浙边省委完全0,寿庆泰地区革命被敌人压下去。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闽东特委派范振辉到寿政庆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3…详情 ▷
叶渊俄,字宪栗,号继高,清源乡清源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渊俄12岁私塾毕业后,随父学医,便崭露头角。其父送他到福州,在英国人办的柴井医学院学外科。经2年多的深造,于民国21年(1932)回乡,在清源开设外科诊所,专治刀枪外伤及皮肤病。由于渊俄…详情 ▷
叶允宝,字祖清,化名马致宝,大安乡交溪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民国20年(1931),由范浚介绍参加革命,担任寿宁县第一个秘密“贫农小组”组长。以后在西区的小东、地洋一带,协助范浚建立了一批“贫农小组”。民国21年春,在范浚的领导下,允宝率领大安、…详情 ▷
林之耀(1942—)生于福建霞浦,196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大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福州高校团体分会会长。作品入选第六届至第十届全国美展,首届第三届中…详情 ▷
汤养宗(1959~)福建霞浦人。大专文化。1978年应征入伍,退伍后任霞浦闽剧团编剧,1988年起任霞浦县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宁德市第一届政协常委,现任霞浦县政协副主席。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集《水上吉普赛》、《黑得无…详情 ▷
谢郑银,双城镇下溪坪人。民国2年(1913)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3年2月,在共产党员林爱的引导下,加入革命队伍,积极参加贫农团活动,开展抗租、抗捐、抗债、抗税、抗粮斗争。同年5月,任霞鼎泰县第一区(柘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和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详情 ▷
游石秀,城郊乡南岔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三月。民国23年(1934)春参加革命,担任南岔村苏维埃政府交通员。民国24年3月间,肃反队长袁开灼让他送信给后楼村苏维埃政府,途中被反动派抓捕,斗笠中的秘密信被搜出,旋即被解押到英山村,40多个敌人用扁担…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