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第121页

福建名人大全-P121

吴清淞(1886~1940)字子澄小名汝贤崇安县城关人。早年任崇安高等小学校校长后毕业于天津陆军军医学校。毕业后先任福建陆军医院医官。民国8年(1919)任厦门海军医院院长并兼任厦门两个地方医院院长。他精通医学内外科都很擅长。吴清淞为人公正廉明生活简朴善于…详情 ▷

安少亮(1885~1929)又名安全崇安县岚谷乡际下村人。其父安媚老是前清贡生当地有名的塾师。安少亮童年时期在家乡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劳动对家乡农民具有深厚的感情。青年时代他到江西南昌读书毕业于高等警官学校之后回到福建长汀县警署任警务长。在南昌求学时亲历了任警…详情 ▷

朱敬熙(1852~1917)字缉斋清朝附生累试不中。他是崇安县著名缙绅田产居全县首户。因捐金遂援例为农部郎中。后以花翎二品衔改道员候补浙江。清光绪十三年(1887)他遵照母亲意愿出资三万银元构建城南馀庆、垂裕二桥。现仍存馀庆桥成为武夷山市著名的旅游对外开放…详情 ▷

李弇(约1110~约1178)字季纯崇安县城区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任福建连城县令。当地民性凶狠好斗李弇为政宽平提倡孝顺、友爱、不欺侮人任期中推行善政受到黎民拥戴。当地伍家兄弟曾因财产继承纠纷连年争讼不决李弇到任后对两兄弟喻之以理双方大受感动遂…详情 ▷

何昌世(约1098~约1159)字正卿崇安县上梅乡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建炎年间(1127~1130)任台州司理。金兵南下宋高宗避居东南各地官吏望风逃遁唯独何昌世迎驾护驾高宗剪下内衣尺许慰勉他说自从南渡以来国势紧张政事繁冗很多官吏没有力量去办理…详情 ▷

翁采(约1089~约1148)字景文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太学生曾多次向朝廷上书言事。重和元年(1118)中进士任归州教授。因上书朝廷评议“花石纲”为害百姓降为潭州刑曹不久就辞官告隐。…详情 ▷

胡安老(约1076~)字康年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以他哥哥理学家胡安国关系荫补朝散大夫。他父亲临死前把两根荆棍交给胡安国要他严格管教两个弟弟(安老、安止)但胡安国始终没有动用过。通过胡安国的抚养教育两个弟弟感奋力学在学术和品行上都得到社会的赞许。胡安老…详情 ▷

詹时升(约1062~约1126)字正行崇安县星村镇黄村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任兴化(府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升任汀州(府治今福建长汀县)知府当时因暴雨成灾居民大受其害。詹时升即疏引河道消弭水患政绩显著。后调任兴化知府。不久辞官退隐。…详情 ▷

吴仲虎(约1049~约1113)字公炳崇安县建平里(今星村镇黎源村)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进士淡薄名利。登第后将田产全部分赠给贫困的族人。任容州司理时与一个商人同住一个旅馆内。旅馆发生一起旅客被谋杀的案件商人涉重嫌被拘捕无法辩白只得违心认供。吴仲虎仗…详情 ▷

詹范(约1042~约1100)字器之崇安县星村黄村人。北宋嘉祐八年(1063)进士任惠州知事。时值战乱之后野多曝骨詹范筑公墓掩埋。苏东坡被贬谪后到惠州与詹范诗词唱和频繁有“江上同0天涯又一尊”句。苏东坡称赞詹范“治行超卓”。…详情 ▷

翁纪(约1006~约1064)字世则崇安县吴屯乡人。与哥哥翁纯同在北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出仕后他任大理司直迁观察御史勇于弹劾不法官员出任袁州知府有政声。子翁肃中进士后回乡终生不仕。…详情 ▷

吴评(约1005~约1073)字正词崇安县人。北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任明州鄞县县尉。时值大旱下县官为了虚报政绩隐瞒实情。吴评检查核实据实上报。升迁常州通判。他疏浚河流从苏州引湖水灌溉田地利国利民。治平年间(1064~1067)吴评任怀安知县又被宋神宗…详情 ▷

詹公荐(约989~约1042)字文举崇安县星村镇黄村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京城立张邦昌为伪朝皇帝。张邦昌很赏识詹公荐的才华要重用他他却潜匿不去并将敌情详细上报南宋朝廷。宋高宗褒扬他说国家危难人心骚动詹公荐临危不乱的确是…详情 ▷

詹庠(约980~1044)字周文崇安县星村镇黄村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进士官至三门白波辇运判官。景祐中(1034~1037)著《君臣黾鉴》60卷得到朝廷褒扬。…详情 ▷

刘滋(约980~1041)字润之崇安县五夫里人北宋景德二年(1005)中进士。初任江苏无锡知县后调任福州通判。仁宗时任福建延平知府。当地溪流中有黯淡滩水势汹涌船只多沉没。刘滋在滩旁疏通三条渠道又开凿七盘石引水绕山700余米从此河道畅通无阻。刘滋前后历任9个…详情 ▷

罗春仲,又名五弟,南平县第五区(今南平市西芹镇)篁路村人。民国8年(1919)4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没有上过学。民国28年春,彭德怀的第三军团(亦称东方军)五师十三团路经篁路村,春仲要求参加红军,因仅14岁未被收下。罗春仲坚决要跟着队伍走,怎么劝说也不离…详情 ▷

黄土金,民国4年(1915)5月生于南平市峡阳镇江汜村。父亲黄吓启经营中药铺,长兄务农,二兄撑船。父母早年病故,家境清贫,未上过学,兄弟共同维持生活。民国22年8月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顺昌和南平郊区一带,黄土金目睹工农红军处处关心群众,对贫苦人民亲如手足,…详情 ▷

陈世焕,又名应雷,字雨田,南平县(今南平市)樟湖镇香山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就读于樟湖坂小学、私立流芳中学。民国10年(1921)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政治经济系,因参加反帝大同盟运动被开除。后赴上海,毕业于持志大学法律系。…详情 ▷

游元贞,别名鲁诣,南平县(今南平市)王台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幼时读私塾,后在南平闽北中学高中毕业,考入福建法政学院。毕业后,任国民党南平县党部执行委员、福建省议会议员。民国32~36年(1943~1947)任国民党南平县党部书记长。民国3…详情 ▷

陈玉林,乳名细弟,南平县(今南平市)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二十八日。祖籍长乐县,父迁樟湖坂定居,以打铁为生。陈玉林于宣统元年(1909)开始学打铁。民国3年(1914)冬,经樟湖坂基督教堂介绍,进南平流芳学校工读。民国5年在南平县吡哩医院附…详情 ▷

林天录,南平县(今南平市)樟湖坂溪口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祖辈渔民,自幼在船上生长,未进过学堂。稍长,继承父业,撑船为生。他长期生活江上,对闽江河流情况了如指掌。闽江上游河床浅,暗礁多,水流湍急。三都口至双坑村的河道最为复杂,河床形似秤钩,…详情 ▷

叶全兴生年不详,今武夷山市人。历任闽北红军广(丰)浦(城)独立营政委、独立师第三团政委等职。民国24年(1935年)春,率部随挺进师进入浙南的江山、龙泉、遂昌等县活动,开辟大片游击区。8月,独立师回到闽北,和团长周汝春在建(瓯)松(溪)政(和)浦(城)等地…详情 ▷

章荣生,南平市王台乡(今王台镇)溪后村人,生于民国3年(1914)5月,祖辈务农。民国22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东方军)入闽驻王台乡,章荣生报名参加红军。他随红军赴江西根据地时,在途中的一次战斗中失散,寻找不到红三军团队伍,后返回家乡。不久被国民党…详情 ▷

林敏(1914~1988)崇安县武夷乡洋墩村人。民国18年在家乡参加贫农团和少年先锋队组织。民国19年(1930)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年7月参加红军。民国21年初林敏在崇安县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0月经中共闽北分…详情 ▷

温卿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今武夷山市人。民国16年(1927年)春,参加农民协会。翌年,参加上梅农民武装。民国20年春,任中共闽北分区委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谋兼秘书。民国21年11月,为分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分区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委员及文化委员会…详情 ▷

沈九妹(女,1904~1982年)小名九妹子,建阳县书坊乡丁厝天王寺人。幼年随父从浙江到丁厝务农,并从事香菇生产。民国24年(1935年)春,红军指导员葛松品经常来村里访贫问苦,宣传革命道理。不久,她家成为党的地下接头户。红军游击队干部吴先喜、林敏、刘水生…详情 ▷

叶挺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绰号三角耙。政和东平人。叶挺芳出生塾师家庭,从小随长兄砍柴,长大后以阉猪为业。他好为穷人打抱不平,排忧解难,人称为“三角铁耙。”民国23年(1934年)8月,闽北红军攻克东平镇,在凤池村成立苏维埃政府,挺芳带领农会会员…详情 ▷

何自为又名福成,光泽县止马岛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青年时在福建公立法政专科学校肄业。民国15年(1926)当国民革命军攻下福州时,他毅然决心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在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任股长。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光泽县长。在国民革命军大力宣…详情 ▷

裘朝慎光泽县崇仁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民国19年(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组织上派他回福建工作。民国22年,参与蒋光鼐、蔡廷楷领导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革命人民政府,进行反蒋…详情 ▷

李午亭(1886~1967年)原名炳年,字学定,出身水吉镇李氏家族。其父名香苑,有兄弟5人,做木材、茶叶生意起家,成为首富,仅租谷每年收千余担。其长兄学禹,次兄学濂,都在外从政。午亭在京师法律学堂毕业后,到广西任桂林地方法院检察官。民国5年(1916年)调…详情 ▷

福建省名人共6006名/201页,当前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