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名人大全-P15
张若谷(生卒年不详)字德繇,沙县城关兴义坊人。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任巴州、全州军事推官和大理寺丞兼蒙阳知县等职。当时朝廷有专管铸钱的广宁监,每年铸钱四十万贯。张若谷被荐为主监官,一年余所铸钱币超额三十万贯。提升为处州知州,转任江湖、淮南、益州路转运…详情 ▷
王玉祥(1920~1968),出生于黄坊乡安寅村洋背一贫农家庭。民国20年(1931)工农红军进入建宁,县、区、乡相继成立苏维埃政权,11岁的王玉祥加入安寅乡少先队组织,参加站岗放哨、张贴宣传标语等活动。民国22年初加入安寅区游击队,担负交通联络、传递文件…详情 ▷
李林(1916~1948),原名李囝仔,出身于县内洛阳保西山亭(今金溪乡大源村堵树下)一个贫农家庭。父母种田,李5岁丧父,继父也是农民。12岁开始下田干活,给别人放牛。15岁时继父病逝,母又招赘。从此,李常挨继父打骂。同年红军第一次攻克建宁,李产生离家当红…详情 ▷
谢镇茂(1914.3~1989.10),溪口乡桐源村人。出身中农家庭。其父民国20年曾任乡苏维埃主席、区苏维埃粮食部长。谢幼年读过私塾,小学文化程度。解放初,任村贫协会主席。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74年卸任。桐源村离县城…详情 ▷
何笙(1910~1950),本县芦岭朱坊人。十几岁就读于邵武汉美中学。抗日战争中曾到汉口接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训部战时干部训练团训练。后任过建阳县国民兵团团附,建宁县丰安乡乡长,县第二保安中队指导员等。建宁解放前夕,何与城内几位青年组织“青年联谊社”,参加…详情 ▷
张运贵(1909~1989),又名永贵,建宁县黄埠陈余人。1931年3月参加游击队,同年底编入红十二军,1932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张运贵出生于贫苦农家,从小务农,做过长工。1931年2月下旬,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一个30多人…详情 ▷
孔仕安,又名书安,福建省建宁县溪口乡杨林村巧洋人。1931年6月参加革命,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在保卫澎湃县战斗中牺牲。孔仕安出生于贫苦农家,7岁丧母,10岁上私塾。1920年因父亲重病卧床,停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协助兄长筹款医治父病。…详情 ▷
汪盈科(1904~1987),字香圃,出生于本县贤河龙安。父曾教私塾。民国6年(1917),入乡国民学校。民国10年入县立小学。民国13年入县凤麟中学,在校教务主任黄农影响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民国17年,考入南京文化大学。次年由黄农介绍进上海暨大生物系。…详情 ▷
陈纲(1899~1925),又名芳瑶,字辅周,号绍尧,建宁县南乡高岭村人。父亲在崇安开茶厂,做生意。兄弟3人,陈居长。7岁进私塾,清宣统二年(1910)进宁化县安远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回到家里,挑水、砍柴、养马。善骑,能跃上无鞍的奔马。民国9年(1920)…详情 ▷
余永富(1896~1934),里心镇余家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给人做短工。由于身材矮小,打短工糊口都有困难,不久便随里心宜黄戏艺人学艺。余学戏勤奋,较快地掌握了全套的锣鼓经,能司鼓、锣、铙、钹,能弹拉吹奏多种乐器。其师父去世后,由于他能指挥后台器乐…详情 ▷
艾继荣(1895~1954年),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于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处的大寺院,听教求…详情 ▷
张云松(1893~1936)原名久桢,建宁岩上人,毕业于福建政法学校。曾任福鼎县第一科科长,代理县长。民国10年(1921)至13年间在新加坡华侨办的吉隆坡中华中学任校长,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辞职回县,创办凤麟中学,任校长。聘请进步人士黄农为教务主任,…详情 ▷
宁李泰(1887~1960),字墨公,县内洛阳堡(今金溪大源)柿树下人。本姓李,过继给姑父,兼桃二姓。16岁考取清宣统末科秀才,18岁考入福州武备学堂,后由武备学堂保送河北保定军校。民国2年(1913)随同学奔赴云南唐继尧部队,任讲武堂少校教官。后又就读于…详情 ▷
阮宗权(1884~1975),字徽猷,出生于县内艾阳牛寨的一个农民家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福建巡警学校。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任建宁巡警教练所长。民国元年(1912)至3年任邵武警务长。民国4至5年回县任高等小学堂教员,并参与重修…详情 ▷
范毓桂(1878~1941),号秋帆,建宁县城关人。自幼随祖父范祖义在浙江官邸读书,童年入泮。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建宁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1909)举拔贡。毓桂善书法,行楷皆工。性豪放,嗜酒而少醉。民国3年(191…详情 ▷
董艮,字敦仁,号兼山,建宁蓝田排前(今溪口乡溪枫村)人。家清贫,小时在村里私塾上学,读书刻苦,未冠便入泮。后来授业于李绌斋,工诗与古文。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二十四年(1898)以大挑二等授以教职,掌教建宁濉川书院达21年之久。常行善事,家境稍好后…详情 ▷
何觐光,字浣斋,建宁北乡珠溪坊人。年青时即立志从医,曾对人说:“吾不能为官以活人,当以医活人也。”凡病家求医,有求必应。即使半夜出诊,也未曾厌倦。曾说:“余自五十后,医术疑有神助,故活人辄效。”节俭而不吝啬,亲戚朋友借贷,即使明知其无偿还能力,也决不拒绝。…详情 ▷
朱仕琇(1715~1780),字斐瞻,号梅崖,仕玠弟。自小颖悟过人,而拙于记忆。15岁入县学,从江西名孝廉汪世麟学古文,并按照汪的建议,专心攻读经传,旁及诸子百家。曾代族人作书,求教于左副都御史雷鋐,雷见书惊叹说:“是书淳古冲淡,古大家手笔也”乾隆九年(1…详情 ▷
朱仕玠(1712~1773),字壁丰,号筠园,建宁人。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生,先后任德化、凤山、尤溪、台湾教谕。后被任命为河南内黄知县,未到任就去世。朱幼聪慧,壮年与弟仕琇同游京师,琇以古文扬名,玠则以诗为沈德潜、黄叔琳等所称许。黄说:“吾师新城先生…详情 ▷
徐中安,字居之,建宁城关人。医道高明,几次断人生死,一二年后果然应验。又精外科,一经诊治,便迅速痊愈。清康熙二十年(1681)前后,知县檀光熿家人皮肤溃烂,已奄奄一息,徐采用“金灯照眼”方,以药线燃灯,让患者注视。只3天,溃烂处便结痂,不久脱落康复。…详情 ▷
陈衍,字永万,建宁人。清代例贡。任云南省弥勒州知州时,缅甸匪帮入侵骚扰。守边部队需买牛供军用,待陈买到300头牛时,入侵匪帮已肃清。陈为了不加重老百姓负担,宁可自己倾家荡产,偿还了买牛的全部费用。老百姓深为感动,要以牛价的一半退还给陈,陈坚持不受。随后任云…详情 ▷
陈愫,字素心,建宁城关人。清顺治五年(1648)拔贡,八年(1651)举人。康熙五年(1666)任陕西咸阳县令。到任后,将那些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规章一概删除。并多次捐献薪俸倡建学校、桥梁等公共设施;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耕种,积极发展教育;在任3年,政绩显著。病死…详情 ▷
宁文龙,均口半寮人。智勇双全,在乡间颇有威望。明王朝亡,明故将金声桓据守南昌抗清,闽、赣郡县纷纷响应。四营头曹大镐等屯军建宁严峰山、岩上等处。宁文龙由半寮率乡兵进攻已被清军占领的县城,图恢复建宁,不克而退。半寮周围几十里内乡民,为躲避清军,都进入宁文龙据守…详情 ▷
谢朝爵,字达卿,号源泉,建宁大南黄源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中举人,任广东雷州徐闻县令。当时一股倭寇常侵扰徐闻。每次谢都亲自率领徐闻军民奋勇抗击。后消灭了寇首,残寇如鸟兽散。官至江西吉安同知,卒于任上。…详情 ▷
范良仲,元末明初建宁东乡人,聪明博学。元末战乱,遂弃儒从医。洪武四年(1371)游金陵,与宋濂交往很深。当时宫嫔患病,宋推荐范前往诊治,往往手到病除,得到明太祖赏识,钦授南京太医院提举司。不久范即辞职返回故里。…详情 ▷
黄可英(1909~1934)沙县夏茂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中共建瓯县委书记。黄可英曾两度受中共福州市委的派遣,到建瓯加强党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他再次到建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以往仅开展城镇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详情 ▷
林万春(1948~)笔名林野。福建沙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沙县第三中学教师,二轻系统政工干部,政府秘书,《三明日报》副刊,三明市文联副秘书长,三明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详情 ▷
张如腾(1942~2014.5)福建永安人。民盟成员。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中学任教25年,后供职于中共永安市委宣传部、永安市文联。主编市文联刊物《燕江》。1958年开始文学创作。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酽酽的乡情》、《大…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