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名人林尊琪介绍
林尊琪(1942年6月3日—2018年5月28日),男,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工程师 。
1964年林尊琪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研究生,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实员;1973年至197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固体激光组长;1976年至198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室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中心激光部做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六路实验室负责人;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8年5月28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6岁 。
林尊琪主要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等 。
林尊琪人物生平
1942年6月3日,林尊琪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
1959年9月,林尊琪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学习 。
1964年7月,林尊琪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研究生,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实员。
1968年7月,林尊琪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 。
1973年2月,林尊琪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固体激光组长(至1976年4月)。
1976年4月,林尊琪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室副主任(至1980年5月)。
1980年5月,林尊琪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卢瑟福实验室中心激光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实验)学习(至1982年8月)。
1982年8月,林尊琪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六路实验室(高功率激光装置和等离子体实验物理)负责人(至1985年12月)。
1986年1月,林尊琪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高功率激光与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副主任 。
2003年,林尊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林尊琪牵头组织中国激光战略发展研究,对中国激光产业做了调研,形成了《突破激光源头高科技瓶颈,开辟我国激光产业发展新局面》的咨询报告上呈国务院 。
2018年5月28日19时30分,林尊琪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6岁 。
林尊琪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林尊琪研究高功率激光空间传输的基本物理问题,在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中创新解决了同轴双程主激光放大器的新型空间滤波技术、全激光系统像传递技术、新型三倍频模拟光技术、三倍频稳定高效转换系列技术、神光Ⅱ高效全光路系统自动准直技术等难题,推动了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质的跨跃。完成神光Ⅱ激光功率平衡、精密瞄准、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装置精密化工作。研究激光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冕区传播的多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若干重要新现象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2年
六路钕玻璃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7年
宽频带、窄频带激光打靶的相互作用比较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0年
激光等离子体内爆动力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2年
神光II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5年
神光II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
神光II精密化技术研究
JD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育理念
林尊琪一直强调“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依靠团队”,遇到项目申报,总把自己的名字抹去或往后挪,并一再明确,自己的名字不参与任何报奖 。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5月,林尊琪先后培养了4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
时间
荣誉表彰
1991年
第二届胡刚复物理奖
2000年
上海市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
国家高技术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200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4年
上海市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7年4月
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
林尊琪人物评价
林尊琪长期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为中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发展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提出和发展了精密激光瞄准、激光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创新科学技术,为中国高功率激光装置精密化稳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负责了中国首个主动诊断光“神光Ⅱ多功能高能激光系统”、以色列国家激光装置和国家重大专项“神光Ⅱ升级激光装置”的总体设计和研制,为中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林尊琪一生着眼国家需要,爱党爱国、坚守信念、治学严谨、勤恳敬业、诲人不倦,获得丰硕科研成果和多项殊荣,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功率激光技术人才,并为中国惯性约束聚变驱动器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林尊琪后世纪念
2018年7月18日下午,在上海市科技系统“学习先进典型,增强创新动力”座谈会上,上海光机所党委书记邵建达以“‘神光’赤子”为题,介绍了林尊琪院士着眼国家需求,以毕生心血奉献“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研究,实现中国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研制能力重大跨越的先进事迹 。
林尊琪补充介绍
林尊琪,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1942年6月3日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现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等。研究高功率激光空间传输的基本物理问题,在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中创新解决了同轴双程主激光放大器的新型空间滤波技术、全激光系统像传递技术、新型三倍频模拟光技术、三倍频稳定高效转换系列技术、神光Ⅱ高效全光路系统自动准直技术等难题,推动了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质的跨跃。完成神光Ⅱ激光功率平衡、精密瞄准、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装置精密化工作。研究激光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冕区传播的多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若干重要新现象。
2018年5月28日19时30分,林尊琪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林尊琪”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