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人大全-P66
曾广(1912~1983年),原名祥光,本县五经富镇下油房村人。早年毕业于道济中学。由于博学多才,被人们誉为“才子”。1929年前后,曾广受东江农动的进步思想影响,从事农村新文化工作,联合当地进步知识分子,以反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和封建迷信为宗旨,…详情 ▷
林美南(1909~1955年),笔名缪南,本县东园镇东桥园村人。林美南两岁丧父,家庭贫困。1924年得姑母资助,先后在五经富教会办的小学和道济中学读书。1927年初,考进揭阳榕江中学。1928年起,他开始读《新青年》、《语丝》和北新书店、创造出版社的书刊,…详情 ▷
刘向东(1906~1984年),乳名盛草,学名汉荣,曾用名潜迅、何向东,本县良田乡水井头村人。8岁进私塾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24年秋,转读于河婆大山下国文专修学校。1926年,考进潮州金山中学,后因学费高昂而转学韩山师范学校。1927年初,经…详情 ▷
曾近义同志生平(19202011)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原常委,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曾近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24…详情 ▷
李耀先(1904~1928年),又名文肱,本县灰寨新图村人。191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他大量阅读、李大钊等主编的《新青年》、《每周评论》以及《新潮》、《中华新报》、《广东群报》等进步书刊,初步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3年6月…详情 ▷
李彤(1920~1983年),本县灰寨镇新图村人。李彤少年时代,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在家务农。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青抗会”活动。1939年3月,李彤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区委书记、区特派员、武工队表。1948年6月20日,潮汕人民抗征队第六大队…详情 ▷
陈元才,字汉先,号健亭,本县棉湖镇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举人。母亲仁俭识义,邻里有急难,脱簪典珥以周济,并经常教育陈元才要行善乐施。陈元才遵从母训,凡遇乡邻有不幸之事或过往旅客陷入窘境,他都多方周全。雍正四年丙午(1726年),其家乡棉湖暴发…详情 ▷
黄声(1909~1966年),原名寄因,本县塔头镇顶埔村人。自小聪颖好学,高中毕业后考进上海医科大学。由于受进步思想影响,毅然转学北平中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1932年春,黄声离开大学,应友人邀请前往泰国曼谷,协助许宜陶筹办崇实侨校,对华侨青年进行爱…详情 ▷
张仿周(1900—1975年),乳名子仓,本县坪上镇石内村人。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张仿周在汕头震东中学读书,积极带领同学欢迎东征军,上街宣传;积极参与组织汕头海员工人纠察队和工会,支持省港;撰写文章在岭东《民国日报》发表,揭露国民党的阴谋。1926…详情 ▷
黄居谷(1910~1937年),原名国盘,河婆马头村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河婆大光学校和大山下光华国文专修学校。1927年,到潮安金山中学学习,中途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29年,他得兄长援助,在汕头市大中中学学习。半年后,又到广州参加陈济棠…详情 ▷
林德镛,字白菴,清康熙辛丑(1721年)武状元。生卒年日不详。光绪《揭阳县志》有传,称其“在城人。天资豪宕,膂力过人。康熙丁酉(1717年)武围第二人。辛丑(1721年)会试第九人,殿试第一人,授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加哈哈珠子扈。驾幸热河,宠幸方隆,未竟其用…详情 ▷
林学贤(~1646),龙溪都谢塘村(今大南山华侨农场谢塘村)人。原籍福建漳浦,明天启年间(1621~1627),父林肖吾流寓龙溪都鲁阳村,佃耕蔡氏庄田,居龙溪都谢塘村。学贤遂同家人定居于此,过着佃农生活。学贤性颇聪明机智。崇祯六年(1633)考进潮州府学,…详情 ▷
陈光世(1518~1586),字复振,号雪坡,明龙溪都岐石里(今岐石镇岐石村)人。祖陈原父,原籍福建莆田人,南宋时任海丰县令,至梅峰居士,卜居岐石。数传至仁凯,生四子,光世排行第四。光世早慧,十岁能文,他博览群书,善吟咏,工音律,驰声艺林。三十二岁时,应嘉…详情 ▷
方廷兰(1572~1629),字华畹,明时惠来都陇头里(今东陇镇寄陇村)人。父早逝家贫,故而奋志教学,养活他的母亲。万历二十七年(1599),他二十八岁,应岁贡人南京国子监。在京曾参加京闱考试,成绩优等。不料名额为有势者挤掉,没有考中举人,这使他对科举失去…详情 ▷
方汝辑,又名章若,1899年10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惠来县惠城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早丧,寡母患了不治之病,靠祖母经营小摊档抚养过活。方汝辑4岁在惠城德馨小学毕业,家贫不能进中学。他白天帮祖母经营小摊档养家糊口,夜里刻苦自学,进步很快,深得邻里的称赞。18岁受…详情 ▷
谢正蒙(1563~1631),字子圣,号中吉,明代惠来都华谢村(今华湖镇华谢村)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自幼警慧好学。万历八年(1580年)为邑庠生。自学于“仙井古岩”,请邹元标、何乔远二先生讲正学(儒学)。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与邑人林世…详情 ▷
陈梦龙(~1279),字五斋,南宋大坭都江心村(今潮阳县田心村)人。少有大志,讲求气节。宋开庆元年(1259)考中进士,任湖北石首县主簿。曾向朝廷陈奏改革州府司法的建议。职间,元兵逼境,在御敌问题上,与守将意见不合,弃官归家闲居。景炎元年(1276)九月,…详情 ▷
方骥之(~1197),字德振,号文邰,惠来都人(原籍福建莆田)。从小勤奋攻读,深受儒学薰陶,有“生以救时,死以明道”之志。生性豪放耿直。宋淳熙十年(1183)以荫生授潮阳县尉,不久改任县丞。在职期间,廉明正直,克己奉公。曾因公务到惠来都,见其地平畴沃野,遂…详情 ▷
苏福(1371~1384),为明代征士,潮阳县酉头都神泉村(今神泉镇)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两岁时,父亡故,到五岁还未曾开口说话,家人误为哑巴。有一天,见一死蛙僵卧路旁,福忽指着僵蛙开口说:“这不是出字吗”听者都感惊异。此后其祖延师课读。福颖悟…详情 ▷
宋超月(1568~1701),号乙镜(俗称宋禅祖师),惠来县靖海所南门外人。诞生于明隆庆二年四月初七日。少年时以磨豆腐为生,后到麦家做长工,因勤劳得家主器重,将婢女许给他为妻。妻未成婚而被当地豪强0,超月忍无可忍,乃将妻改嫁。后谋杀豪强未遂,逃走他乡。初于…详情 ▷
胡禄(1335~1367)字则万,号万山,元代潮阳县大坭都荆陇村(今仙庵镇京陇村)人,为荆陇始祖胡道夫(漳州东山人)第八代孙。胡禄少时,即熟习武事,才略过人。元至正十九年(1259),四方大乱,寇盗纷起,焚烧劫掠,荆陇众乡困于兵燹,因共推胡禄为光华寨长。胡…详情 ▷
林乔梧(1751~1829),字世标,号碧岩,龙溪都长青村(今东港镇长青村)人。武夫出身,中年因仇斗,飘流在外,后捐州同,得权贵赏识,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奉钦差任户部宝泉局监督。东港地方称他为“部爷”。嘉庆初年,乾隆帝时权臣和珅被嘉庆帝查办,林乔梧受和珅党牵…详情 ▷
翁延寿(1563~1641),字康静,号仁寰。明代惠来县惠来都华翁里(今华湖镇华翁村)人,后移居惠城翁厝城脚。祖父翁南泉为惠来巨富。延寿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少年读书,在学生中总是名列前茅。万历二十二年(1594)考中第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六年(1608)他受…详情 ▷
张经(1628~1693),字虚舟,龙溪都船场乡(今隆江镇区内)人,后移居惠城。张经七岁时,得其祖母讲授圣谕六箴,自幼好学不倦,及长淹贯群书。为人从容恬雅,有师德高风;关心桑梓,不遗余力。顺治二年(1645)南明隆武元年,林学贤率众围惠来城三个月,城中粮断…详情 ▷
林逊(1364~1404),字文敏,号志宏,明代潮阳县酉头都狮石里(今周田镇狮石村)人。祖林盛原籍福建莆田,宋时任潮阳县尉,子孙落籍于此。林逊为盛的第九代孙。青年时期,他曾在铭湖岩石室潜心攻读,石室中曾刻他的诗句。后来,他到潮州,与杨璧一同师事蔡希仁先生,…详情 ▷
林武略(1700~1784),原名康元,字脱斋,龙溪都竹湖里(今隆江镇竹湖村)人。父林荣遇,字端毅。荣遇乐善好施,深受乡人敬重。有子三,武略是他的长子。武略七岁进私塾,天资聪敏,既能学文,更善学武。其父延师教习,武功大有长进。雍正二年(1724)武略二十五…详情 ▷
吴恭(1642~1712),本姓蚁,字云成,原籍澄海县。少失怙,事母以孝闻名。膂力绝伦,遂投身行伍,被提拔为蓬州营把总。不久移驻惠来营。驻防期间,与隆井都溪洋村吴某(吴氏十世祖)友善,结为兄弟,始改姓吴,编籍于惠来隆井都,后定居于县城三第巷(今惠城镇西联村…详情 ▷
方应祷(1617~1702),原名应祧,字彦特,号维城。惠城镇南美村人。十岁丧父,依母勤读经书。入学后,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第五十三名举人。清康熙十九年(1680)授四川重庆府南川县知县。到任时,见该县村庄一片荒凉,人民生活贫困,…详情 ▷
翁照垣(1892~1972),名锦,字辉腾,惠来县葵潭镇人。少时读过两年多私塾,14岁随父操石匠业。为人豪爽,喜拳术,广交游。16岁,为抱不平,痛打当地恶棍,被悬红通缉,逃生外地。民国元年(1912)翁到潮阳峡山参加新军。从此成为职业军人。民国6年(191…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