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保定市名人>高阳县名人

侯玉山

侯玉山人物照片

高阳名人侯玉山介绍

昆曲艺术家

侯玉山(1893年8月28日-1996年11月4日),北方昆曲演员。汉族。河北高阳人。侯玉山的戏路宽,功夫硬,气质朴实,表演富于乡土气息。能演花脸、武生、武丑、老生戏60余出,并擅长濒于失传的弋腔。他以大净戏著称,享有活钟馗的美名。代表剧目有《嫁妹》《五人义》《火判》《通天犀》《华容道》《敬德钓鱼》等。

侯玉山个人简介

男,北方昆曲花脸。河北高阳县人。出生:1893年8月28日,光绪十九年(癸巳)七月十七日;逝世:1996年11月4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廿四日。

侯玉山个人经历

十一岁学武丑,十七岁改学花脸。先后在京东一带演出花脸、武丑戏,深受观众欢迎。1919年至北京参加荣庆社,先后与韩世昌、王益友、魏庆林等合作。时值五四运动兴起,侯玉山等演出反映明末市民运动的《五人义》,剧场内外挤满观众,交口称赞。1936年随韩世昌等辗转演出于河南、湖北、湖南、苏州、杭州、南京、上海、济南、烟台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返北京,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任教。1956年与韩世昌、白云生等组成北方昆曲代表团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南北昆曲会演,以六十四岁高龄演出。后任北昆院院顾问。侯玉山戏路宽,功夫硬,气质淳朴,表演富于乡土气息。他演的钟馗形象生动传神,一时有“活钟馗”之誉。他对河北的弋腔也非常熟悉。

侯玉山早年曾参加文安县任义礼、任铁庄父子创办的昆曲元庆社。任义礼绰号活阎王,其子任铁庄,人称小阎王。元庆社被称为阎王班。这父子俩苛刻待人,谁也不敢惹。但侯玉山硬是在元庆社唱了些日子戏。这说明侯玉山有坚忍耐苦的好脾气,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也磨炼出自己的好本事来。

一九一九年,二十七岁的侯玉山初次进北京,与韩世昌等合作。这以后即长期在北京、天津演出。三十年代中期,侯玉山参加韩世昌、马祥麟、白云生、侯永奎的荣庆昆弋社,在天津小广寒戏院演出。彼时,北昆著名演员郝振基、陶显庭、侯益隆等人都在天津,人才济济,可谓北昆的兴盛时期。

一九五七年,北京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侯玉山应邀参加,一方面演戏,一方面传授徒弟。四年前,一九八三年,侯玉山九旬整寿,又适逢北昆老武旦吴祥珍七十五岁,青衣花旦马祥麟七十岁,北京剧协和北方昆曲剧院,特为这三位老人举办联合庆寿大会,称为三星高照,为北昆界的一段盛事。

侯玉山补充介绍

  侯玉山(1893~1996)高阳河西村人。幼年曾从北昆花脸张子久学武丑,14岁即在乡村演出,演《盗甲》、《偷鸡》等武丑戏,打下武功基础。17岁师从北昆名净邵老墨,改学花脸,在京东一带搭班演出,擅演《嫁妹》、《通天犀》、《激良》等剧。1919年到北京加入荣庆社,先后与韩世昌、王益友、侯益隆、陶显庭、郝振基等合作。1936年随韩世昌等辗转各地演出。1949年应邀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教。1952年调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任教。

  1956年与韩世昌、白云生等组成北方昆曲代表团参加上海南北昆曲会演,演出《嫁妹》、《火判》、《下书》、《激良》、《通天犀》等剧。1957年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任艺术委员会委员兼教师,并经常参加剧院的公演,后任剧院顾问。1960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他戏路宽、功夫硬,能演花脸、武生、武丑和老生戏60余出,尤以演花脸著称,演《嫁妹》,将钟馗刻画得活灵活现,有“活钟馗”之誉。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侯玉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