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名人梁晓天介绍
梁晓天(1923年7月28日—2009年9月29日),出生于河南舞阳,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梁晓天于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9月回国被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物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第三医学科学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级会员;2009年9月29日逝世,享年86岁 。
梁晓天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蓁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成果 。
梁晓天人物生平
1923年7月28日,梁晓天出生于河南舞阳。
1942年,从西北联大师大附中高中部毕业,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现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
1946年,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在家乡开元中学任教。
1948年,赴美国西雅图留学,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学习。
1952年,从美国华盛顿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1953年,抗美援朝刚一结束,梁晓天立即辞去哈佛大学的职务,进行要求回国的斗争,并于1954年9月回国。
1955年,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现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物研究室主任。
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学部常务委员、兼化学部副主任(至1982年)。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担任第三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级会员 。
2009年9月29日21时03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86岁 。
梁晓天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梁晓天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蓁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成果。曾研究并确定结构的天然产物有:川楝素、鹤草粉、鹰爪甲素及乙素、创新霉素、亮菌甲素、芍药新苷以及一些二萜生物碱等数十个。对一叶秋碱、猫眼草素等天然药物进行了全合成的研究 。
1961年,梁晓天领导研究了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和面部神经麻痹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一叶碱,很快就搞清其化学结构,论文和日本人几乎同时发表。
1964年,梁晓天在外汇很有限的条件下,药物研究所陆续进口了各种现代化仪器,如红外光谱仪,紫外-旋光仪,60兆核磁共振仪。后来又购进了质谱仪,5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等。
学术论著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撰写及编纂专著6部,发表论文300多篇 。1964年编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核磁共振谱的中文著述《核磁共振解析简论》。1976年将自己在核磁共振氢谱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编著了《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4.06
《常用中药基础研究 第2卷》
梁晓天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1
《药物与化学》
梁晓天主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06
《常用中药基础研究 第1卷》
梁晓天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01
《梁晓天诗词》
梁晓天著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02
《同位素的基本化学和应用》
(英)Elvidge, J.A., Jones,J.R.编;张青莲,梁晓天译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76.05
《核磁共振 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
梁晓天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4.10
《核磁共振光谱解析简论》
梁晓天编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参加与指导的研究项目获部级以上奖励的有1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和应用》
全国科学大会著作奖
1987年
鹤草酚及鹤草芽制剂
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7年
国家发明四等奖
教育原则
梁晓天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对论文署名有三条原则:一是帮助外单位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二是指导本所科技人员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三是自己主持的项目,论文署名一般放在最后 。
指导学生
根据2011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网站显示,梁晓天先后培养研究生60余名,指导博士后多名 。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82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1994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
199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梁晓天人物评价
梁晓天是用现代谱学在中国研究天然产物结构化学的开拓者,在确定一系列天然药物结构和推动中国药物化学学科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梁晓天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五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应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测定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的开拓者。“一叶萩碱”,“鹰爪甲素”,“亮菌甲素”,“仙鹤草素”,“创新霉素”,杜鹃类植物的药用成分,紫杉醇类等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均被梁晓天院士一一破解,为祖国医学药学的现代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评)
梁晓天补充介绍
梁晓天,有机化学家 1923年7月28日生于河南舞阳。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起对药用天然产物进行系统研究,最早在中国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物理手段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并开展天然产物的化学修饰、药物人工合成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蓁艽甲素、乙素及一叶秋碱的核磁共振结构测定,是一些典型的成果。曾研究并确定结构的天然产物有:川楝素、鹤草粉、鹰爪甲素及乙素、创新霉素、亮菌甲素、芍药新苷以及一些二萜生物碱等数十个。对一叶秋碱、猫眼草素等天然药物进行了全合成的研究。专著有《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等。2009年9月29日逝世。
“梁晓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