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名人大全-P3
安民(1917~1982),又名安高亮,原籍山西省长子县安家村,建国后,迁居渑池县城关人民后街。1941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安民参加工作后,曾任长子县抗日区公所千事、地壁村联校校长、坊编村村长、长子县新华医院经理、太岳行署农场五分队…详情 ▷
侯敏泽(1927~2004)笔名敏泽、牧原。河南渑池人。1948年毕业于北平铁道学院管理系。1948年后历任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干事,《文艺报》文学评论、理论组长,《文学评论》部副主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详情 ▷
杨於陵(753~830年),字达夫,中唐大臣。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幼年丧父,聪明勤学。大历五年(770)成进士,次年应博学鸿词科登第,补为润州句容主簿。秩满,调为鄂岳、浙西观察使府从事。观察使韩滉赏识於陵有才学,将女儿嫁他为妻。贞元元年(785),韩入…详情 ▷
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杨宁之子。元和五年进士,为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与阳城友好。李宗闵甚器重他,历官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太和九年七月一日甲申,贬虔州司马,卒于任上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祖燕客。父宁,贞元中为长安…详情 ▷
冯迁(501年—578年),字羽化,弘农人,州从事冯漳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冯迁初在州中任职,所任各种职务,都以勤勉谨慎著称。后北魏孝武帝元修收复潼关,平定回洛。又随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皆立战功。进入北周,任晋公宇文护府掾,…详情 ▷
李洪之,本名文通,北魏弘农人。少曾为僧,晚乃还俗。北魏太平真君时(约445年),为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相交永昌王拓跋健,随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帝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暗送饷食餐之,遂结为兄妹。得知元后在南兄弟名叫珍之,乃改名为洪之。元后人宫后,受宠于文成帝…详情 ▷
杨凭,唐代人,生卒年均不祥,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善诗文,与弟凝、凌并有重名。大历中,俱登第。时称“三杨”。后入拜京兆尹,为御史中丞李夷简所劾,贬临贺尉。官终太子詹事。杨凭,字虚受,弘农人。举进士,累佐使府。征为监察御史,不乐检束,遂求免。累迁起居…详情 ▷
杨汉公,字用义,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境)人。杨虞卿胞弟。始任兴元府(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李绛手下幕府,李绛因罪死,未受株连,升任户部郎中、史馆撰修,后改任司封郎中。杨汉公,字用义,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境)人。杨虞卿胞弟。始任兴元府(今陕西省南郑县…详情 ▷
杨敬之(约公元八二年前后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详情 ▷
杨夔,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光化末(约公元900年)前后在世。唐文学家,自号“弘农子”,弘农(今河南灵宝)人。能诗,工赋善文,与杜荀鹤、康饼、张乔、郑谷等为诗友,以《冗书》驰名士大夫间。昭宗时与殷文圭、杜荀鹤、康軿、夏侯淑、王希羽等同为宣州节度田頵上客…详情 ▷
许论(1487—1559年),明朝官吏。字廷议,灵宝人。喜研究兵法。青少年时常随父巡历边境各地,深知各关隘要道的地理形势,著《九边图论》上献朝廷,受到嘉靖皇帝的赞赏,以通晓兵法而负有盛名,被升任为南京大理寺丞。蒙古骑兵一千多人先后劫扰黄崖口、大木谷等地,都…详情 ▷
杨元琰(639~718),唐代虢州阌乡人。汉代杨震十八代孙。初任平棘(今河北省赵县境)令。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任安南(今河南省沁阳县境)副都护,又任蕲、蒲、晋、魏、宣、许等六州刺史,凉、梁二州的都督及荆州刺史。时与襄阳张柬之共舟江中,谈到国事激烈慷慨…详情 ▷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详情 ▷
董景道,字文博,西晋时后汉弘农人。少好学,千里从师,昼夜诵读诗文,小与人交往。曾精读《周易》、《尚书》、《春秋》和韩诗。皆精究大义。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精义,以东汉郑玄的主张为专遵,所著《礼通》、《论非》,较其它儒士发展了郑玄的理学。永…详情 ▷
杨汝士,唐代人,(约公元821年前后在世)字慕巢,虢州弘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穆宗长庆初前后在世。元和四年,(公元八九年)登进士第。牛僧孺、李宗闵待之善,引为中书舍人。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由兵部侍郎出镇东川。入为吏部侍郎。终刑部尚书。汝士善诗。裴度…详情 ▷
杨牢,[唐](公元八三一年至年)字松年,弘农(一作河南)人。杨牢,生于唐文宗太和五年,卒年不详。年六岁,母命就学,误入父友家。友方弹綦,戏以局为题命赋,牢应声而成。父从田弘正,死于赵军。牢走常山二千里,号伏叛垒,求尸归葬。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皱瘃,衔…详情 ▷
上官庭芝(625年公元665年1月4日),字公壁,又名纯,上官仪长子,上官婉儿之父。唐朝贞观年间著名官吏,官至周王(李显)府属。麟德元年,武则天和许敬宗勾陷宦官王伏胜与梁王李忠、上官仪谋反,上官仪和上官庭芝下狱而死。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婉儿在唐中宗时为昭容,…详情 ▷
上官弘(573—618),字含韵,又名宏,上官贤长子。祖籍陕州。生于西魏建德二年(573年)。官至隋朝北部郎中及江都(今江苏扬州)宫副监。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巡游江南。大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马德勘等率领杨广的御林军在江都(今杨州)发…详情 ▷
齐太封,字履先,后川村人,生于清道光年问。其父齐桂,清时庠生,在原陕州城东街设中药铺,为贫穷人治病不收诊费、药费,贤迹闻名退迩。太封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为文不打草稿,略加思索,就能写出好文章。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庠生(秀才)。次年又考取增广生员…详情 ▷
张柯程(1786~1836年),野鹿村人。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柯程22岁被委任知县,先后在山西省长治、河津、赵城县任职。柯程为人刚直,居官清廉,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他在办案中,为民多伸冤雪恨,对豪强权势、贯匪乡绅则多从严惩处,当地黎民百姓大都拍手称…详情 ▷
张梅,生于明代嘉靖年间,北梁村人。少年时代,聪慧灵敏,性情孤僻,读书过后能记牢熟背,办事有决心,凡事不办则已,办必成功。后来他考取江西高邮从学,曾为学正。嘉靖壬午年(1522年)受命为新安县尹。在任时,清正廉明,遇到灾荒年,他勇于请命取得上级救济,深得民心…详情 ▷
师广军(1956~1979年),交口乡侯桥村人。1972年毕业于本村中学。他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乐于助人,多次受到学校表扬。毕业后在家乡劳动,表现积极,维护集体利益,受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1976年3月应征入伍。入伍后,工作积极主动,训练刻苦认真,受营嘉奖…详情 ▷
张长庚,会兴镇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协助川运,历任广平、平越等府知府。后升湖北汉黄德道,旋升布政使,迁山东按察使,奉命征剿川楚绿林武装,办理湖北军务。不久调贵州按察使,兼贵州巡抚,诏授通议大夫,赏戴花翎,累赐蟒缎、翠玉、珊瑚、貂皮、大小荷包等物,…详情 ▷
张明仁(19101935年),会兴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6年(1927年)春,张明仁辍学投军,在吉鸿昌部下历任宣传队员、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在此期阃,受共产党员刘秉琳(新中国建立后曾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人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民国…详情 ▷
刘建造(1913~1980年),会兴乡马家河底村人。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陕县师范学校,在陕县宫前等村镇当小学教员。民国27年(1938年)6月,因受进步思想影响,向往革命,毅然告别故土,离开新婚妻子,与进步青年结伴,步行千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详情 ▷
王跃明(1951~1982年),会兴乡会兴村人,1979年招工到原三门峡市航运站工作,先后任代理船长、副航手。1981年3月外出执行任务,途中自动驳船机器失灵,随时有沉船危险。王跃明挺身而出,跳入黄河,在寒冷激流中工作两小时,排除故障,保证了安全。同年,自…详情 ▷
王大同(1880~1973年),字筱康,崖底村人。出身贫寒,世代务农。幼年聪明好学,常常为读书忘食废寝,因而积累了丰富知识。清光绪二十六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秀才。后应牛王庙村聘请,教学授徒。大同水旱烟不吸,持身严谨。每天起早喊学生(时大龄学生住校食宿)起床…详情 ▷
张谐之(1850~1922年),野鹿村人。张谐之生于清朝咸丰年间,幼时聪明过人,好学上进。21岁时上京赶考,中进士,加员外郎,衔兵部职,主持政事。皇上还先后特授其直棣、昌黎、卢龙、邢台、抚宁、定兴、东明、蔚州正堂。又署张家口、抚民府、宣化府正堂。张谐之编写…详情 ▷
魏野(约960~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宋代陕县(今崖底乡三里桥村)人,世代务农,喜欢吟咏诗篇,不追求闻名显贵。居住在陕州城东郊,依土崖凿洞,名曰乐天洞,洞前盖有草房,名曰草堂,自植竹树,凿土引泉,将居所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农闲时节,在草房弹…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