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宜昌市名人>猇亭区名人

黄声笑

黄声笑人物照片

猇亭名人黄声笑介绍

武汉市文联原副主席

黄声笑 :(1918——1995)男,汉族,湖北宜昌人。中共党员。历任码头搬运工人,湖北宜昌港装卸一队支部书记、第四工会分会主席,宜昌港宣传部干事、俱乐部主任,长江航运管理局宣传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著名工人诗人。

黄声笑人物简介

黄声笑(原名黄声孝)(1918-1994),14岁就在码头当搬运工。解放后,码头工人翻身做了长江主人,他成为宜昌港务局的一名工人。在党的培养下,他从一个没文化的最底层劳动者,最终登上了多姿多彩的文学殿堂。1953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二次赴朝鲜慰问团赴朝慰问。

黄声笑是诗歌创作的有心人。他一生不断学习,努力创作。1951年,宜昌市文联筹委会在码头工人中,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创作组,黄声笑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他身边常有一个小本子,叫做"万宝归宗"。听到了群众中的生动语言,或是他自己偶得的佳句,就赶紧记在本子上。一首首诗,就是这样积累、创作出来的。他多次参加创作学习班,并得到著名作家徐迟的指导和支持。《长江日报》的诗歌编辑称他是"一口”打”不完油的油井"。

黄声笑的文化水平低,写诗碰到有的字写不出来,他留下空格或用实物的形状代替。他把心里想说、想抒发的思想感情,编成劳动号子喊,喊出来就舒畅、高兴了。他一边学文化,读字典,一边学写顺口溜、快板诗。"队伍一到码头上,准备工作做到堂。搭好跳板开好路,绊手绊脚一扫光。"慢慢地越编越多,用粉笔写在趸船、货舱的甲板上。因为是写码头工人身边的事,"杠子伙计"们喜欢听他的朗诵。

黄声笑是港口文化的传播者。他的诗歌素材来源于码头生活、生产现场,作品大多反映了港口的生产生活。他在装卸作业过程中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地下滑》:"天上下雨地下滑,踏上跳板水渣渣,扛起米包看地下,拿稳脚步莫打岔。"语言平白朴实,叙事亲切实在。

黄声笑荣誉成就

黄声笑立足港口,一生写了几千首诗歌。1960年,他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从此,黄声笑的创作生涯达到一个高潮时期。他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等几十种报刊发表诗歌一千余首,先后出版了《搭肩一抖货满仓》、《搬山担海跟党走》、《我亲眼看到了毛主席》著有作品集《黄声笑诗集》,《地下滑》、《歌声压住长江浪》,长篇叙事诗《站起来了的长江主人》(第1、2部)等诗集十多部。这些成就使他加入了全国作家协会,当选过武汉市作协副主席,出席过全国民间文艺家大会,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第三次、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黄声笑补充介绍

  黄声笑 (1918~1994)

  湖北宜昌人。中共党员。历任码头搬运工人,湖北宜昌港装卸一队支部书记、第四工会分会主席,宜昌港宣传部干事、俱乐部主任,长江航运管理局宣传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武汉市文联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作品集《黄声笑诗集》,长篇叙事诗《站起来了的长江主人》(第一、二部)等。

  “黄声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