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鄂州市名人>鄂城区名人

彭楚藩

彭楚藩人物照片

鄂城名人彭楚藩介绍

武昌首义三烈士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彭楚藩(1884年—1911年10月10日),湖北鄂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接触进步思想,立志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利用自己宪兵的特殊身份搜集清军情报,并居中调解两会关系,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实验炸药时引起爆炸,起义事泄,印信、旗帜、名册等都落入清军之手,全城大搜捕随即展开。彭楚藩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起义指挥部报信,与众人商议起义是否提前等事宜。夜半,清军骤至,彭楚藩身着宪兵服,本可乘机溜走,但他决意与战友共生死,主动申明自己是革命党人。在接下来的提审中,彭楚藩慷慨激昂,痛斥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恼羞成怒的清吏下令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杀害。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枪声就回荡在武昌城。

彭楚藩生平经历

彭楚藩世居鄂城东门,后迁华容凉亭村。楚藩童年就读于私塾,致力经史,稍长便能以诗文抒发大志。20岁在家乡附近的广福寺教私塾时,阅读过《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刊,接受了进步思想。1906年夏,湖北新军炮兵标统万廷献回本籍招兵,楚藩遂决意投笔从戎。入伍后,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不久,加入革命组织“日知会”被破坏后,刘静庵下狱,楚藩涉嫌被逐出炮队。

1910年,彭楚藩考入湖北宪兵学校,毕业时充任宪兵,因勤于职守,学术均优,被升为宪兵营正目。时值“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楚藩于1911年初加入“文学社”,曾毅然剪辫,以示革命决心,其时,革命党人欲以“文学社”、“共进会”为基础共图大举,可是两组织不易联合,为协调,楚藩又慨然参加“共进会”,以双重会员身份,翰旋于会、社之间,力促其成,因此,被大家举为两组织的宪兵营代表,负责联络纠察。

1911年6月,“共进会”活动经费奇缺,适逢该会会长刘公携巨款来汉,党人希望他资助革命,但又无法可施。彭楚藩遂自告奋勇,身着宪兵制服访刘:“听说你准备北上捐道台?”刘怫然冷笑道:“买官乃家父之意,我岂能捐道台做满清走狗,为革命者所不齿,不过借此向家中索款输助革命。”彭楚藩伸手道:“现新军运动成熟,只是缺乏举事资金,既然如此,请把汇票交给我们!”刘复基轻笑道:“我岂是吝啬之徒,怎奈这笔款子乃我父亲毕生辛劳所得,我凑来即是为了反清革命,但唯恐这钱用不到刀刃上去啊,倘若革命不成功,到时我有何颜面面对父亲大人!”彭楚藩听完站起身,叹息一声,语气突然变得严厉:“既入我党,财产当共有,戮力同心,皆为反清大义所驱使。今“共进会”已选有管财务的负责人,你何不把钱拿出来,难道真要去北京捐道台吗?那好,这是你的手迹吗?我不如持此首告于官“。说着,出示刘公从东京“同盟会”抄回的革命方略。刘公望着楚藩怒不可遏的样子,偷偷一笑,遂尽数拿出银票。

同年9月的武汉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为适应革命的需要,24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胭脂巷召开大会,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会上通过了《人事草案》,任楚藩为军务筹备员。会议还决定中秋节湘鄂联合起事。会后,出入楚藩寓所的党人众多,经常通宵达旦地谋划起义的具体方案。中秋在即,为确保不误事机,也顾不得合家团圆,楚藩遂将妻子女儿打发回华容。后因湖南“准备不足”,起义时间延缓。在举事筹备期间,楚藩利用职事之便,出入敌对营垒,刺探官府诡密。当清吏偶察党情,问及宪兵时,即阴为调护,党人因此少触罗网。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检验炸药失慎爆炸,事泄,当场捕去刘公胞弟刘同等多人,党人的名册、旗帜、印信等也均为清方所获。清湖广总督瑞澄得报,立即下令全城戒严,按名捕杀。顿时,城门紧闭,屠手四出,一张大网撒向武汉三镇,党人同志均被困于各处,无法互通音讯,生命危在旦夕。楚藩得知此事,即赶至武昌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商议。蒋翊武主张延迟举事日期。刘复基霍地拔出手枪,愤然道:“不可!现形势如此危急,你作为总怀念却犹豫不决,难道真个贪生怕死吗?”邓玉麟也焦虑道:“刘同年轻,恐怕一经刑讯,就会尽情吐实,一旦党人花名册落入瑞澄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啊。”楚藩轻轻抚拍着蒋翊武的头,叹息一声,低声说道:“如不立即下手,你我死生是小。我等能忍看大汉同胞常受列强欺凌和鞑虏奴役吗?忍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白流吗?忍看武汉革命烈火就此湮灭吗?忍看泱泱华夏被列强瓜分而无动于衷吗?那样你我倒真成了千古罪人!”。 “你们真以为我怕死吗?大好头颅,同拼一掷。人生自古谁无死,能为覆灭满清助一臂之力,我等当万死不辞!”蒋翊武勃然大怒,遂下令于夜半发动起义。

尚未到夜半,清军警破门而入,楚藩从楼窗跳下后,被围在一个巷子里,他身着宪兵服,本可昌充前来拿获党人的清方军警,但他决计与其他同志共存亡,自称革命党人,与刘复基等人一起被捕。

深夜,清督署开庭张灯会审,先提彭楚藩。主审官铁忠见着宪兵服,想到自己的妹夫是宪兵营管带,宪兵营出了革命党,不仅连累妹夫,于自己也难堪,便有意开脱道:“你是宪兵,是去捉拿革命党吧?”彭楚藩大笑说:“老子就是革命党!岂能甘为你等的走狗”铁忠听完一惊,便喝斥道:“你既身为宪兵,应知王法受皇室俸禄,自当爱护大清,而你竟敢谋反,该当何罪?”楚藩厉声反问:“所谓俸禄,是我汉族同胞的血汗,吃同胞的饭,为同胞报仇,这是理所当然,何罪之有?”其时,他气愤语塞,作手势索来纸笔书供:“自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兴狱蓄发罹罪,残暴数百年,与我汉族同胞不共戴天。亲贵用事,卖官鬻爵,失地丧权,犹以”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之手段,断送我大汉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黄帝子孙,不忍见民族之沦亡,同伸革命救国之大义,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铁忠等看后,大惊失色,但仍不甘心地说:“你年纪轻轻,父母妻儿尚在此地,如执迷悟,罪不容诛;若能认罪伏法,可以免死”。他冷笑道:“我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要杀就杀,何必多言!”铁忠知不可屈,叹息一声。经禀明瑞澄,于次日黎明前,将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押到督署东辕门内斩首示众。

因彭楚藩曾字青云,为纪念烈士,其家乡华容曾改名“青云”乡。鄂军政府改武昌紫阳路皇殿为“三烈士祠”,还在武昌命名有“三烈士街”和“彭刘杨路”,并于三烈士慷慨就义处建置纪念亭供后人瞻仰。解放后,鄂城县政府、政协曾拨款修整烈士墓,墓前的门牌上撰刻着“浩气贯长虹黄帝子孙原有种;红旗光大地人民事业正无疆”的对联,墓后的青松翠柏四季长青。

如今,该墓被烈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至此,总要肃立致敬。顷怀这位为了国家民族大义,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辛亥革命先烈。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结队前往凭吊祭扫。

彭楚藩人物简介

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祖籍湖北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华容人。幼年攻读经史。后受《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影响,立志反清革命。1906年入湖北新军,在二十一混成协炮兵营当兵。后结识刘静庵,参加日知会,被推为评议。不久,日知会被破坏,更名楚藩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任宪兵,未几升正目,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初,先后参加文学社与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利用宪兵身分的便利条件,从事秘密活动。

1911年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准备武装起义,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布置及防务情形。10月9日,得悉汉口机关遭破坏,便与蒋翊武等在武昌总部,决定当晚以炮声为号,举行起义。因传令受阻,起义未成。小朝街机关被军警包围,当场被捕。面对严刑审讯,坚贞不屈,自认革命不讳,并大斥清廷腐败。次日清晨,在武昌湖广总督署门前从容就义,为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

彭楚藩补充介绍

  彭楚藩(1884——1911),原名潭藩、家栋,字青云,世居鄂城东门,后迁华容凉亭村。楚藩童年就读于私塾,致力经史,稍长便能以诗文抒发大志。20岁在家乡附近的广福寺教私塾时,阅读过《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刊,接受了进步思想。1906年夏,湖北新军炮兵标统万廷献回本籍招兵,楚藩遂决意投笔从戎。入伍后,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不久,加入革命组织“日知会”,被破坏后,刘静庵下狱,楚藩涉嫌被逐出炮队。

  1910年,彭楚藩考入湖北宪兵学校,毕业时充任宪兵,因勤于职守,学术均优,被升为宪兵营正目。时值“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楚藩于1911年初加入“文学社”,曾毅然剪辫,以示革命决心。其时,革命党人欲以“文学社”、“共进会”为基础共图大举,可是两组织不易联合。为协调,楚藩又慨然参加“共进会”,以双重会员身份,翰旋于会、社之间,力促其成。因此,被大家举为两组织的宪兵营代表,负责联络纠察。

  1911年6月,“共进会”活动经费奇缺,适逢该会会长刘公携巨款来汉,党人希望他资助革命,但又无法可施。彭楚藩遂自告奋勇,身着宪兵制服访刘:“听说你准备北上捐道台?”刘怫然道:“买官乃家父之意,我不过借此向家中索款助革命。”彭楚藩伸手道:“目前新军运动成熟,只是缺乏举事资金,既然如此,请把汇票交给我们!”刘不悦:“这笔款子,顶好由我保管。”彭楚藩地站起身,声色俱厉:“共进会”已选有管财务的负责人,你却不愿把钱拿出来,难道真要去北京捐道台?那好,这是你的手迹吗?我将持此首告于官。“说着,出示刘从东京“同盟会”抄回的革命方略。刘公无奈,只好尽数拿出银票。

  同年9月的武汉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为适应革命的需要,24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胭脂巷召开大会,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会上通过了《人事草案》,任楚藩为军务筹备员。会议还决定中秋节湘鄂联合起事。会后,出入楚藩寓所的党人众多,经常通宵达旦地谋划起义的具体方案。中秋在即,为确保不误事机,也顾不得合家团圆,楚藩遂将妻子女儿打发回华容。后因湖南“准备不足”,起义时间延缓。在举事筹备期间,楚藩利用职事之便,出入敌对营垒,刺探官府诡密。当清吏偶察党情,问及宪兵时,即阴为调护,党人因此少触罗网。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检验0失慎,发生0。事泄,当场捕去刘公胞弟刘同等多人,党人的名册、旗帜、印信等也均为清方所获。清湖广总督瑞得报,立即下令全城-,按名捕杀。顿时,城门紧闭,屠手四出,一张大网撒向武汉三镇,党人同志均被困于各处,无法互通音讯,生命危在旦夕。楚藩得知此事,即赶至武昌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商议。蒋翊武主张延迟举事日期。刘复基霍地拔出手枪,愤然道:“不可!现在形势如此危急,你难道真个贪生怕死吗?”邓玉麟也焦虑道:“刘同年轻,恐怕一经刑讯,就会尽情吐实,我们就都活不成了。”楚藩轻轻抚拍着蒋翊武的头,戏谑地说:“如不立即下手,我看你这头,怎么保得住?”“你们真以为我怕死吗?大好头颅,同拼一掷!”蒋翊武勃然大怒,遂下令于夜半发动起义。

  尚未到夜半,清-破门而入,楚藩从楼窗跳下后,被围在一个巷子里,他身着宪兵服,本可冒充前来拿获党人的清方-,但他决计与其他同志共存亡,自称革命党人,与刘复基等人一起被捕。

  深夜,清督署开庭张灯会审,先提彭楚藩。主审官铁忠见着宪兵服,想到自己的妹夫是宪兵营管带,宪兵营出了革命党,不仅连累妹夫,于自己也不好看,便有意开脱道:“你是宪兵,是去捉革命党的吧?”彭楚藩大笑说:“我就是革命党!”铁忠喝斥道:“你身为宪兵,应知王法,受皇室俸禄,应爱护大清,而你竟敢谋反,该当何罪?”楚藩厉声反问:“所谓俸禄,是我汉族同胞的血汗,吃同胞的饭,为同胞报仇,这是理所当然,何罪之有?”其时,他气愤语塞,作手势索来纸笔书供:“自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兴狱蓄发罹罪,残暴数百年,与我汉族不共戴天。最近亲贵用事,卖官鬻爵,失地丧权,犹以‘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之手段,断送我大汉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黄帝子孙,不忍见民族之沦亡,同伸革命救国之大义,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铁忠等看后,大惊失色,但仍不甘心地说:“你如执迷不悟,罪不容诛;若能认罪服法,可以免死”。他冷笑道:“我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要杀就杀,何必多言!”铁忠知不可屈,经禀明瑞,于次日黎明前,将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押到督署东辕门内斩首示众。

  烈士的鲜血,浇剧了革命烈火,革命党人矢志报仇,决心拼死一战。当晚7时许,工程营打响第一枪,党人同志踏着先烈的血迹,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烈,覆清必楚;三烈在前,我们在后”的口号,猛攻督署。经过一夜浴血奋战,11日首义成功,全城汉帜飞扬。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辛亥革命中急剧解体。

  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找到烈士遗体,将尸、首缝合,装棺入殓。因时值阳夏之战激烈,遂停放于武昌紫阳路皇殿,供革命党人祭吊。南北议和告成,武昌军政府下令开吊3日,随之移棺鄂城。移棺当天,棺前扎龙头,棺后扎龙尾,32人摇龙抬棺,200名士兵列队护从,鼓乐军号开道,旗幡联幛蔽日,绵延数里。武昌全城闭市,所经沿街摆设香案,各界人士挥泪拜送。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湖北都督黎元洪及武昌军政府全体要员,均亲自送灵柩至码头上船,再派20艘炮舰抗航出武汉港。棺至鄂城,军民皆烧香化纸,燃鞭放炮,设案祭奠,把酒酹江,鼓乐喧天,迎送上西山,安葬于灵泉寺大雄宝殿后。

  因彭楚藩曾字青云,为纪念烈士,其家乡华容曾改名“青云”乡。鄂军政府改武昌紫阳路皇殿为“三烈士祠”,还在武昌命名有“三烈士街”和“彭刘杨路”,并于三烈士慷慨就义处建置纪念亭供后人瞻仰。解放后,鄂城县政府、政协曾拨款修整烈士墓,墓前的门牌上撰刻着“浩气贯长虹黄帝子孙原有种;红旗光大地人民事业正无疆”的对联,墓后的青松翠柏四季长青。如今,该墓被烈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至此,总要肃立致敬,顷怀这位辛亥革命先烈。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结队前往凭吊祭扫。

  “彭楚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