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名人大全-P6
周翊襄(1910~1952),又名方正,今杨家滩镇金盆湾人。民国17年(1928),周考入湖南省地方自治训练所学习1年。毕业后,派为零陵地区自治筹备分处委员,负责《零陵自治旬刊》。民国19年调任湖南“剿共”宣传委员会宣传干事。民国21年1月,任省公路局特别…详情 ▷
肖作霖(1908~1987),名克念,今茅塘乡涧溪人。民国15年(1926)2月,考入黄埔分校第六期,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四·一二”事变后,投入张发奎部教导团,任连指导员,参与东征讨蒋。逾年入南京中央军校黄埔系军官研究班。民国18年,肖任唐生智军总指挥…详情 ▷
李春莲(1907~1927),女,今山塘乡荷塘村人。7岁丧父,被送到枫树刘家当童养媳。至10岁,不忍婆母,只身去长沙依附当伙夫的长兄。长兄亦仅糊其口,托人将她安置到一家公馆做工。3个月后,因不胜重活,被解雇回家。逾年再去长沙,在一家袜子店当学徒。店主嫌其年…详情 ▷
梁建新(1907~1932),名益湘,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毕业后,任安化常安镇立小学教员。同年10月,任国民党安化县第五区党部宣传委员。“马日事变”后,奉命去三甲,组织农民拿起梭镖、…详情 ▷
梁翰周(1906~1938),又名梁轶凡,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安化县茶业中学,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蓝田地区成立国民党安化县第五区党部,梁任党部农动指导员,发动三甲农民成立马陵区农民协会,自任指导员。同时组织农民纠察队…详情 ▷
梁化中(1906~1985),名益怀,今三甲乡星燎村人。民国9年入三甲作新小学补习班读书3年。民国13年春,考入长郡中学。民国1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学习。民国19年毕业后分配至陆军第十五师。民国24年由十五师师长王东原保送入中央军事科学研究院学习。民…详情 ▷
陈海泉(1906~1942),号剑秋,今财溪乡财溪村人。民国18年(1929)2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此后先后任连长、营长、中校团附、师干部训练班主任、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等职。民国31年3月,日军攻占仰光,国民党为确保滇缅公路,决定以第五、六、…详情 ▷
吴颖才(1906~1930),名光芹,号至德,别号香圃。今四古乡樟树村人。民国12年春,考入安化县甲种师范。中共党员卢天放任教该校,常在进步师生中宣传革命,吴深受启迪。越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待毕业,奉命回乡开展农动。民国16年初,吴当选为樟溪区农民协会…详情 ▷
李萼(1904~1934),字启贤,名锦禹,今伏口镇李家湾人。民国15年(1926)10月,国民革命军来桥头河招兵,李欣然前往应招,化名李萼,抛下妻儿别家而去。入伍后,编入唐生智部第三十五军第一师,参加北伐。民国17年,李随部进驻平江,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详情 ▷
刘琦松(1903~1933),名新岧,号徐峰,今岛石乡浆江人。民国15年(1926)春,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先后任唐生智部排长、连长。勇敢善战,能辩会写,且能与部下同甘苦。武汉“七·一五”事变后,在武汉被“清洗”出伍,并当即被捕…详情 ▷
梁湘芸(1903~1927),女,今三甲乡人。父在宝庆经营土纸。16岁承父命出嫁,因夫酗酒,不务正业,逾年离婚。民国12年(1923)春,考入宝庆爱莲女师,常以秋瑾自期。“女当如秋瑾,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民国1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12日…详情 ▷
陈文光(1901~1939),又名养吾,蓝田光明街人。善书、能诗、娴武技。民国14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任中共安化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驻蓝田特派员。同年月,任国民党安化县五区党部委员。发动搬运工人,组织脚帮工会,开展斗争。与此同时,又动员弟妇…详情 ▷
李道宗(1901~1928),字太和,名章保,号踏峨,今石陶乡排下村人。民国3年(1914),投考安化培英堂,名列第一,免费入学。民国5年,培英堂毕业,因家贫,辍学助耕。民国9年,房亲李秀仁资助八吊铜钱,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以勤敏过人,屡获优绩优遇。八吊…详情 ▷
陈浴新(1890~1974),名世梅,字积发,号志壮,蓝田光明街人。不足12岁,设馆教蒙童。光绪廿九年(1903)秋,赴长沙入湖南游学预备科习德文、数学。光绪三十年,加入谭人凤等组织的会党——岳麓山道义堂。宣统元年(1909)湖南陆军小学毕业,考入湖北陆军…详情 ▷
毛炳文(1891~1970),又名秉文,字慈衡,今快溪乡芙蓉村人。16岁入长沙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入武昌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民国5年(1916),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任湘西镇守副使署上尉参谋。民国7年任军第三路第二梯团中校…详情 ▷
李柏荣(1893~1969),今孙家桥乡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举家迁往邵阳城南黄氏试馆。民国2年(1913),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民国7年毕业后,先后任邵阳县小学教员、校长。民国13年,一师教师易培基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长,推荐柏荣担任清室善后委员会…详情 ▷
吴觐光(1894~1965),字仲吕,号养缺,又号养拙,今古塘乡白竹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安化县立培英堂,投考安化县立甲种师范,名列榜首。因家贫,未入学,任教于龙安龙氏巨富家校。次年复从当地名师吴步云学习经史,旁及子集。2年后应新化田坪康女生…详情 ▷
罗驭雄(1895~1983),号丹光,今伏口镇林家村人。民国2年(1913)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年级。民国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以游学名义作社会调查,作客罗家,罗资助银洋40元。民国8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文史系。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详情 ▷
罗宗翰(1897~1926),字耻迂,今伏口镇伏口村人。民国3年(1914)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深得校长易培基、老师杨昌济的器重。与毛泽东过从甚密,加入毛泽东发起的新民学会。民国8年夏,罗一师毕业。时湖南各界掀起驱逐督军张敬尧运动,罗与毛泽东并肩奔走…详情 ▷
聂昭良(1897~1965),字进忠,化名志良、佑熙,今湖泉乡川门桥人。民国8年(1919)6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以教书为业。民国16年,任湘乡县农动讲习所教务主任、湘乡县公法团联席会议主席团主席、湘乡县军事委员会主席。“马日事变”后,与中共湘乡县委…详情 ▷
李岳峰(1897~1968),字笃敬,今杨家滩镇人。民国5年(1916),其兄李鑫同杨王鹏等从日本回长沙策划反袁(世凯)。李岳峰闻讯,欣然前往,任联络兼侦察员。不久,李鑫等事败死难。李岳峰掩埋好兄长尸首,立赴广州,旋被派往上海。一次,雇人力车暗运、手枪接应…详情 ▷
王蛟池(1898~1951),今七星乡白鹞人。出身佃农家庭,少时由族产资助读书。刚满15岁,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班共读。民国8年(1919)赴法勤工俭学。民国9年回国,在长沙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俄罗斯研究会。协助毛泽东创办工人夜校,开展工人运动…详情 ▷
卢天放(1899~1927),字惟掌,原名金吾,化名安邦,今桂花乡珠璜村人。民国9年(1920)考入北京大学。半年后去苏联考察学习。民国11年2月在长沙由毛泽东、夏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由党派遣回安化开展革命活动。利用教师和县议员的身份,在知识分子中…详情 ▷
刘若云(1899~1977),原名明俨,化名李玉山,今青烟乡小冲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在校期间加入新民学会,同年10月进北京留法预备班学习。在京参加“五四”反帝。民国9年6月赴法勤工俭学,8月参加工学励进社。翌年2月和9月先后参加蔡…详情 ▷
李进隆(1888~1967),字琦伯,今古楼乡东冲人。出身于官宦家庭,16岁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历时4年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获取清华大学第一批公费留美资格。留美近十年,先后在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里海大学、挪威大学、道特茅斯学院学习骑兵、采矿、冶金、土木工…详情 ▷
王校膺(1888~1952),原名校瑛,今龙塘乡龙宫村人。20岁时考入湖南私立明德中学。武昌首义胜利后,先后投入湖南学生军和上海学生军。民国4年(1915),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调湘西镇守副使署,历任连长、少校参谋等职。后因跟随廖湘芸开展护国运动而受通缉。民…详情 ▷
李继昌,字应梅,1903年出生在湘乡县永丰镇和风总(今双峰县永丰镇和塘街),父亲李定六,自幼习武,精于腿功、拳术,尤以“拐脚功”著称,清末参加过赖荣甫组织的“哥老会”,1944年7月,已79岁的李定六避兵难于石牛三龟塘时,曾杀死一名日军,乡民无不钦佩他的英…详情 ▷
笔名薛昌青。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68年赴文昌潭牛罗脉村插队务农,后历任琼中县光华修配厂党委秘书,广东画报社部主任,南方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综合副刊部副主任、主任,主任。广州市职工对外交流中心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详情 ▷
黄定初(1943.2—)湖南双峰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61年在报刊发表作品。历任铅印工人,工厂宣传干事,文学期刊,湖南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南书画院办公室主任、职业画家。早年从事插图、连环画、版画创作。1990年起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作品二次入选全国版…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