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长沙市名人>长沙县名人

沈荩

沈荩人物照片

长沙名人沈荩介绍

岳麓书院
中国首位殉职新闻记者

沈荩(1872—1903),男,汉族,湖南长沙人。为人“性情耿直,雄于胆略”,拥护变法,是非常坚定的革命主义者。

1903年,沈荩得知中俄两国要签订卖国密约的消息。他秘密查找到了《中俄密约》草稿,将《中俄密约》的草稿寄给天津英文版的《新闻西报》。《新闻西报》刊登此文后,国内外各大报纸纷纷转载,有识之士纷纷对这一卖国条约予以抵制。满清政府也因此而未能签订这个密约。满清政府得知这一新闻是沈荩所披露,便下令拘捕沈荩。1903年7月19日晚上,沈荩在北京寓所被捕,7月31日被满清政府下令绞杀。

沈荩人物简介

沈荩,祖籍江苏吴县,随其祖到湖南,寄籍善化(今长沙县)。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交,认为湖南要实行革新,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00年春返回上海,与唐才常等共同组建“正气会”,后来改名为“自立会”。担任干事,主持交通,工作十分积极,出力甚大。随后又到汉口,参加自立军,为右军统领,活动于湖北新堤一带。后来事情败漏,避走上海,潜往北京,并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3年,在报上揭露《中俄密约》的内幕,进而引发了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和国内各阶层对清廷的反抗情绪,沈荩因此被满清政府搜捕,不久被勒杀。

沈荩社会评价

这是中国第一位殉职的新闻记者,这是用生命说真话的湖南汉子。1903年,沙俄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还提出新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丧权辱国,欲与沙俄缔结《中俄密约》。密约事关中国的命运,沈荩以记者的正义,在签约之前把它昭示天下,阻止其签约。他将打探到的密约草稿立刻寄给天津英文《新闻报》。密约提前在报上发表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中俄签约计划成为泡影,他也惹来杀身之祸,牺牲时年仅31岁。

沈荩,这个日本《天津日日新闻》聘用的中国记者,向来擅长交际,他与京城内的众多洋人与贵族终日把酒言欢,过着一种“上流社会的舒适生活”。但他只是做了一个记者该做的事。1903年,沈荩得知中俄两国将签订一份密约,中国将在东三省及内蒙古的路政税权与其他主权“送予俄国”,于是,这个记者决心在签约之前,将密约内容昭示天下。

他买通了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弄到了《中俄密约》的草稿原文,并随即将其寄给了天津的一份英文报纸。这份见不得人的密约被原文刊登之后,激起强烈民愤,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签订《中俄密约》的计划。沈荩因此被清政府下令绞杀。

沈荩的牺牲激起了西方舆论的巨大的反应,1903年9月14日《大公报》披露:“探闻政府自杀害沈荩后,各国公使夫人觐见皇太后时,谈及沈之冤抑,慈禧亦颇有悔意。已面谕廷臣,会党要严拿,万不可株连良善,致离人心,等语。近日政府十分和平,绝无不合公理之举。盖恐驻京各国公使啧有烦言也。”皇太后迫于各公使的压力,装出了鳄鱼流泪般的“仁慈”和“悔意”。烈士牺牲后,革命派报纸《中国日报》发表唁文:“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沈荩补充介绍

  沈荩

  (1872—1903)

  自立军统领。

  清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县)人。原名克諴,字愚溪(也作禹希)。同治十年(1872)生。少好读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湘社。时有12人结为一社,人称为十二神,而独与长沙舒闰祥友善,吴式钊亦列名。二十三年去鄂,因潭嗣同推荐,任湖北抚署文案。不久被委试用知县,未录用。回湘参与维新运动,和谭嗣同、唐才常商讨国事,思想激进。谓“新吾湖南,非有一番之破坏不为功也”。及戊戍政变发生,嗣同死难,他极为悲愤,即和唐才常赴上海,誓为0。

  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沈荩与唐才常同渡日本,谋发动起义,得到兴中会会员毕永年等赞助。次年春,同返上海,组织正气会,作为集合志士机关,他被选为干事员,负责组织和交通联络事宜。不久正气会改为自立会,发放“富有票”,着手组建自立军,他成为自立会主要领导人员这一。是年夏,至武汉活动,与唐才常等联络兵勇、会党及绅官士庶,建自立军7军,他任右军统领,驻湖北新堤。七月二十八日,汉口自立军总机关被破获,唐才常与林圭等牺牲,他闻变将所部转移湘鄂交界各县发难,湖北监利、崇阳,湖南临湘、湘潭、沅州等地,纷起响应。旋所部唐才中、黄南阳、李寿全、曾广文、王昌年等被捕,右军亦败,他即走武昌,避匿舒闰祥家中。数日后辗转赴上海。曾参加《大陆报》及戢元丞等所创新社,鼓吹革命,排斥康、梁保皇学说。他痛国事沉沦,至友死难,“南中之事,由同志主持”,自己则潜往北京,进行反清活动,以图树立北方革命基础。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沈荩在京津一带,结纳官僚、阉宦,刺探官中情况。时,沙俄侵入东三省,他探得清廷和沙俄政府签订密约7条,丧权辱国。他得人之助,尽悉密约内容,随即在日本和上海报刊加以揭露。留学生大为震动,迅速电达全国,组织拒俄义勇队,准备回国发动各界群众,愤起拒约,一时形成巨大风潮。清廷含恨至深,严密侦缉。但他无所畏惧,进而图谋潜入官中谋刺慈禧太后,并贿宦官李莲英,共入宫中行事。时有已革翰林吴式钊和旗人庆宽亦参与是谋,然此二人忽行告密,他于闰五月十五日,在北京城内三条胡同被捕,坐系刑部狱中。

  在被审讯时,沈荩对自己言行毫不隐讳。并揭露清廷借故“富有票”,以掩盖中俄密约-行为。六月初八日,备受酷刑,先以竹鞭捶打,至4时之久。血肉横飞,惨酷万状,最后被绳索勒死。

  沈荩惨死后,群情愤慨,各地舆论相继揭发清廷-及其残暴罪行。黄中黄(即章士钊)即撰《沈荩》一书,详述沈荩生平及死难影响等,章太炎等亦赋诗悼念,成为清末重要革命宣传品之一。

  “沈荩”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