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名人谭家健介绍
谭家健教授1936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之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教授。
谭家健人物经历
1991年至199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担任客座教授。2000年至2002年,2005.11-2006年在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中文系任客座教授。2003年在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任客座教授。198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被选为中国古典散文学会会长,1999年被选为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
谭家健主要贡献
谭先生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散文是在1957年,第一篇学术论文题目是《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长达15000字,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破例分两期刊出。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文章发表后,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六十年代初,陆续有关于《左传》《桃花源记》和曹丕《典论论文》的文章发表。
八十年代,先后参加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的部分条目和《中国文学通史》中的先秦文学部分章节。1987年出版《先秦散文纲要》(合著)、1988年出版《中国文化史概要》(主编兼主撰)、1989年出版《水经注选注》(合著)。1989年出版《历代骈文名篇注析》(主编)、1990年出版《墨子选译》(合著)、1992年出版《古代神话寓言精选》、1994年出版《颜氏家训德育》、1995年出版《先秦散文艺术新探》(42万字,获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1995年出版《墨子研究》(40万字,2004年增订,50万字)、1998年出版《先秦文学史》(两主编之一)、2002年出版《六朝文章新论》(46万字,获文学研究所优秀成果奖)、2004年出版《先秦两汉文学通论》(两主编之一),2006年出版《中国古代散文史稿》58万。
上述著作中,《先秦散文纲要》《中国文化史概要》《历代骈文名篇注析》《水经注选注》先后由台湾几家出版社重版。除专著之外,谭氏还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散文随笔数十篇。多篇论文被转载。其中关于《孟子》的论文被转载三次,关于《墨子》的论文被转载两次,关于《左传》的论文被香港书局收入《中国古典散文研究论文集续集》(1969年出版)。
除长期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字讲学外,谭氏还应邀到台湾、香港和韩国讲学或开会。
谭家健社会评价
谭氏的著作,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有十余篇书评分别给予评介。
谭家健补充介绍
谭家健 (1936~)
湖南衡阳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51年参军,历任志愿军文化教员,《新建设》杂志,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创作集《海内外见闻随笔》和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散文史稿》、《水经注选注》(合作)、《颜氏家训选译》、《六朝文章新论》、《墨子全注全译》、《墨子研究》、《先秦散文纲要》(合作),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先秦文学史》(合作)、《历代骈文名篇注析》、《古代神话寓言精选》等。专著《先秦散文艺术新探》获1995年北京市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谭家健”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