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娄底市名人>双峰县名人

谢建新

谢建新人物照片

双峰名人谢建新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材料加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 ,男,汉族,1958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双峰,材料加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1978年,谢建新担任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豪胜小学民办教师;1985年,在中南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1987年,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师;1987年—1991年,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5年,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材料加工学系助教、副教授;1995年—1996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96年—2000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年—2004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2014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2008年,担任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主要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

谢建新人物经历

1958年6月14日,谢建新出生于湖南双峰。

1977年9月—1978年2月,担任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豪胜小学民办教师。

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82年2月—1985年5月,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塑性加工学专业学习并以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

1985年6月—1987年9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师。

1987年10月—1991年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4月—1995年3月,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材料加工学系助教、副教授。

1995年6月—1996年10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1996年10月—2000年9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

2000年10月—2004年6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4年7月—2014年12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2008年3月,担任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主任。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谢建新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谢建新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艺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重要成果。

1998年,铜的价格还相对较低,谢建新预测到未来国家建设会非常需要铜资源,并且铜的价格会大幅上涨,因此提出了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的选题,用铜铝复合材料来替代百分之百的纯铜将大幅度节省成本,其推广应用极大地缓解中国对铜资源的需求压力,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铜铝复合材料传统方法是在铝棒外面包一层铜皮,将铜皮焊接起来,但铜铝结合质量较差,谢建新发明的方法是连铸成形铜管,同时往铜管里连续充入铝液,一步制备出高质量的复合坯料。

截至2016年12月,谢建新带领团队最终发明了连铸过程固液界面精确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解决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关键技术难题,与中国国外的产品相比,谢建新研发的复合电力扁排和扁线界面结合强度提高10%以上,工艺流程缩短40%-60%、节能30%-40%、综合成材率提高20%-30%、成本降低30%-50%,有利于实现大规模替代纯铜产品,推动以铝节铜,缓解铜资源紧缺问题。

科技获奖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谢建新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人员

2014年

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谢建新,刘新华,吴春京,刘雪峰,王连忠,董晓文

2013年

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2年

铝合金等温挤压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

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套工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谢建新,刘静安,谢水生,赵云路,李静媛,杨文敏,黄国杰,薛荣敬,刘雪峰,朱鸣峰

2011年

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

高性能钎具特钢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谢建新,李明锁,赵长有,刘雅政,唐山,吴春京,郑军,刘雪峰,张新起,肖道存

2006年

高性能钎具特钢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5年

金属挤压理论与新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术论著&发明专利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谢建新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专利实施企业20余家。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2年4月

《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1辑)》

谢建新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2年

《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第2版)》

谢建新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

《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加工技术》

谢建新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材料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

谢建新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技术与工模具优化设计》

谢建新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年4月

《材料工程基础》

谢建新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材料组织性能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平装)》

谢建新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月,谢建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讲座报告

2016年4月18日,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第八十讲在教职工礼堂举行,谢建新到场并做了题为《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加工新工艺》的专题报告。

教育理念

谢建新认为,做科研要勤奋、要有毅力,要尽可能亲力亲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善于提问以及常常怀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谢建新一直强调学生选择课题要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鼓励学生从应用型课题中提炼科学问题,从理论型课题中寻找应用价值。

谢建新重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派学生去中国国外的大学交流,了解学术前沿动态,鼓励学生发现前沿的问题。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03年

第三届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14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5年12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0月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6年4月

中国材料名师讲坛特殊贡献奖

2021年5月

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2年2月9日

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谢建新人物评价

谢建新始终坚持科技报国、服务社会,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己任,他以战略家的眼光、科学家的严谨、实干家的务实不遗余力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向生产力的转化,虽然谢建新在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他始终保持着好学、谦虚、朴素的作风,对待学术问题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对待身边的人以诚相待、和善质朴,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深深爱戴 。(中国教育新闻网评)

谢建新具有积极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极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突出 。(北京科技大学评)

谢建新补充介绍

  谢建新(1958.6.14- )材料加工工程专家。湖南省双峰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91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专利实施企业20余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