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京市名人

汪承灏

汪承灏人物照片

南京名人汪承灏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汪承灏,1938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汪承灏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承灏主要从事超声学、物理声学的研究工作。

汪承灏人物经历

1938年1月,汪承灏出生于江苏南京。

1954年,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8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6月,出席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活动。

汪承灏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汪承灏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发产生弹性波场完整的Green函数理论,它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分析声表面波激发和传播的最严格的方法”,并运用该理论,发展出压电晶体表面激发、传播、衍射和散射理论体系,构成了声表面波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发展了多种声表面波和高频体声波器件和系统,其中一些已获得实际应用;提出压电可调频换能器原理,可构成捷变频声源,以及压电阻尼原理,压电材料可构成振动阻尼材料;发现曾引起国际物理界关注热点的声空化发光准确发生在空化气泡闭合崩塌的瞬刻现象。

汪承灏此外在声空化效应,超声换能器和振动系统,功率超声,声悬浮,超声聚焦和成像,压电薄膜,可调焦声学显微镜,声学时间反转方法,以及声学微机电系统(MEMS)等方面作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 汪承灏在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150余篇。

发明专利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 汪承灏已申请发明专利19项。

授权日期

专利名称

专利号

2008年5月14日

一种硅微压电式传感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ZL200410098844.0

2009年7月15日

一种用于硅微电容传声器中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ZL03153253.5

2009年10月21日

一种图形化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的剥离制备方法

ZL200610112678.4

2017年6月27日

压电薄膜厚度机电耦合系数的检测方法

zl2014103868266

2019年8月27日

一种MEMS压电矢量水听器及其制备方法

2016100071665

2019年8月27日

具有串联结构的MEMS压电矢量水听器及其制备方法

2016100072494

2020年5月26日

一种固-液/液-固分层介质的目标定位方法

2018116304448

2020年7月17日

一种分层介质中目标或缺陷的声学检测方法

2017105255053

2020年7月28日

一种分层介质中的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

2019108385503

2020年9月8日

一种多层分层介质中的目标定位方法

2018116304429

科研奖励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 汪承灏已获得国家奖项4项,科学院重大成果奖6项等奖项。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85年

离子束刻蚀沟槽技术及其在声表面波器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1996年

压电体在声电耦合作用下激发产生的弹性波场和振动特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7年

声表面波信道化滤波器组件

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三等奖

1999年

压电体在声电耦合作用下激发产生的弹性波场和振动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03年

声表面波低插入损耗滤波器

北京市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

分层半空间中瑞利波的传播机理与介质参数反演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人才培养

实验室建设

1999年,汪承灏成立了声学MEMS实验室。

培养成果

姓名

学位类别

学科专业

魏炜

博士研究生

无线电物理

乔东海

声学

黄歆

鲁来玉

李红浪

陆铭慧

李俊红

信号与信息处理

李剑成

潘昕

硕士研究生

张晓辉

李亚奇

张迪

(表格内容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摘录时间:2022年10月8日)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2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1997年

饶毓泰物理奖

中国物理学会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中国电子学会

汪承灏人物评价

“汪承灏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研事业,在科研工作中学风正派,科学态度严谨,为中国超声事业作出了重大的系统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汪承灏为中国的超声学和物理声学研究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主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评)

汪承灏补充介绍

  汪承灏, 物理学家 1938年1月10日生于江苏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广义格林函数理论,它构成现代声表面波技术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压电晶体表面源产生的衍射场严格分析,克服了流行的角谱理论的缺陷得到了声表面波在表面栅阵产生散射场的准确表达。发展了一些声表面波和高频体波器件和系统。研究压电振动系统电气负载特性,提出压电可调频换能器的结构和压电振动阻尼原理。开展单一空化气泡声致发光的研究,发现除光辐射外还存在电磁辐射,并证明辐射均发生在空化的闭合瞬间。

  “汪承灏”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