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扬州市名人>仪征市名人

吴熙载

吴熙载人物照片

仪征名人吴熙载介绍

篆刻家、书法家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让之生平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吴让之印作颇能领悟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道理,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其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应手,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让翁在继承邓完白的基础上有所创建,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吴缶老赞曰:“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盖有守而不泥其迹,能自放而不逾其矩。”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熙载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亦善画。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吴熙载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吴让之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早年居住在仪征,青年时期因从事科考,每三年两考,他都要往返于仪征、泰州。吴让之最终只被录取为“生员(秀才)”,仅是一个普通的县学“诸生”,但从这时起,他和当时泰州的文人雅士有了比较多的交往,建立了友谊。

中年后,吴让之长期寓居扬州。据清董玉书《芜城怀旧录》记载,吴让之在扬州时,曾住在石牌楼观音庵。当时观音庵内还寄居着画家王素,“王画吴字”为时推重,士大夫家皆以“非王画吴书不足相配”论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吴让之受宿迁王惜庵之托,以枣板续刻高凤翰集撰的《砚史》后半部分。此书刻成时他题有长跋,其中谈到“余于今年分典文汇阁秘书”并曾“分辑《南史》注”。扬州文汇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这里本是吴让之的用武之地,但为时不久,在清兵对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文汇阁付之一炬。

吴让之艺术成就

吴煕载,原名廷飏,字煕载,后因避穆宗载淳讳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他长期寓居扬州,以卖书画刻印为生,晚年落魄穷困,栖身寺庙借僧房鬻书,潦倒而终。吴煕载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其行草学包世臣,篆隶及篆刻则师法邓石如。尤其是篆刻,不仅自成面目,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邓派印风,后来学邓派印者,多从吴让之入手。吴煕载以篆书和隶书最为知名。其篆书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古朴虽不及邓石如,而灵动典雅似则过之,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在晚清书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均有影响。

吴让之作品

《三乐三忧帖》

臣闻天下有三乐,有忧焉。阴阳和调,四时不忒。年榖丰遂,无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乐也!圣明在上,禄不遗贤,罚不偏皋。君子小人,各处其位。众臣之乐也!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惕,安土乐业。民之乐也!乱则反是,故曰三忧。

吴熙载补充介绍

  吴熙载(1799~1870),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包世臣的学生。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熙载工四体书。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书- 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亦善画。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 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吴熙载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 ,字让之,亦作攘之,别号还有让翁、晚学生、晚学居士、言甫、言庵、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师事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所以是邓石如的再传弟子。书- 力极深,尤以篆隶见长。他从小喜欢篆刻,十五岁起即对汉印下过近十年的功夫。三十岁后见到邓石如的篆刻,惊佩不已,便倾心效法,并在学邓的基础上创立自已的面目。邓石如的资料很少,而师邓的吴熙载风格显著,作品很多,后人便觉得学习邓石如应以学吴熙载入门。艺术大师吴昌硕曾说过:“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其推崇可想。尽管如此,邓石如在篆刻史的发展上作出的革新贡献,仍然是吴熙载所不能取代的。他的作品有《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等行世。 篆书三乐三忧帖

  “吴熙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