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萍乡市名人

姚纯

姚纯人物照片

萍乡名人姚纯介绍

抗日将领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36军中将军长

姚纯(1894-1940),江西萍乡后埠里桐车岭人。中将,军长。字兼一,江西萍乡人。1916年12月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三连。原为赣军赖世璜部军官。1926年人国民革命军。1927年任第三十七师团长。后曾任第三十七师师长、编遣后的第五师团长、第九十六师师长、第三十六军副军长。1936年1月29日授少将。1937年12月24日授中将。1938年2月8日升军长。1939年被撤职。曾参加武汉会战、湘北会战、桂南会战。1940年5月殉职。

姚纯人物生平

姚纯(1894—1940) 萍乡县(今萍乡市)人。幼年家境贫寒,由族产资助入私塾、萍乡中学堂读书。1912年,考入南京人伍生总队,旋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4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1916年毕业,人江苏陆军任见习排长。后赴广东投奔革命,任滇粤桂援赣联军重炮队连长,赣军第一混成旅二团二营营长,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广东军阀陈炯明战役和北伐战争。

1927年,任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第四团团长。在转战苏沪,继续北伐和中原大战中,因功先后升第十六军第十四旅旅长、第五师副师长。随部人江西参加对红军的“围剿”。1933年,第五师第十旅扩编第九十六师,任师长。1934年,升任第三十六军副军长。同年因染肺病到上海治疗,转庐山休养。1936年1月29日,晋升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姚纯中断休养,率部由九江入川待命。1937年12月24日,晋升中将。1938年2月8日,升任第三十六军军长兼渝南警备司令,担任川江三峡防务及拱卫陪都重庆的任务,并先后抽调第一六七师、新二十三师参加武汉会战和湘北会战。1939年12月,率部投入桂南会战,编入第三十八集团军序列,参加反击日军企图截断滇越铁路而向广西南宁发动的进攻。在桂南会战的昆仑关之战中,作为侧翼策应第五军对昆仑关攻守。第五军消灭日军第二十一旅团之后,日军于1940年1月集结重兵反攻。12日,姚纯接替因伤亡过重的第五军阵地,与友军担任昆仑关正面防守。28日,日军猛烈进攻,姚纯率部连日激战。其间因肺病复发,吐血不止。2月1日,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被日军轰炸,各军被迫各自为战。日军遂迂回包抄夹击三十六军。姚纯率部与日军激战终日后,撤向广西上林一带。3日,昆仑关被日军再次占领。22日,蒋介石在柳州召开军事会议,检讨会战失利原因,姚纯被撤职查办,同时受处罚的还有白崇禧、陈诚、徐瑶庭等7人。

会后回到重庆治病,5月咯血而亡。重庆各报均以《三十六军中将军长姚纯抗战积劳成疾不幸殉职》为题报道,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拨款在重庆举行公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送“英名垂青史,楚地寄哀思”挽联。灵柩运回萍乡安葬。

姚纯补充介绍

  抗日将领姚纯(1894年—1940年)字兼一。生于江西萍乡。1912年考入南京入伍生总队,随后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后南下投奔孙中山先生麾下。 北伐战争时期, 青年姚纯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三十七师四团团长, 他集合部队, 誓师北伐,转战江西、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次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激战。在中原大战中,姚纯率部坚守阵地, 血战数日,终于将敌军击溃。因屡立战功, 他先后擢升十四旅旅长,第五师副师长、九十六师师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姚纯率部从军部所在地九江誓师出发,奔赴重庆,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1938年升任36军中将军长兼渝南警备司令,担负长江三峡防务及拱卫陪都重庆重任。先后抽调167师赵锡光部及新23师盛逢尧部出川参加武汉会战及湘北会战,歼敌甚众。在缴获的日军文件中有云:“如迂新23师(盛逢尧部)不可轻敌”等字样,足见将军治军有方,部队之骁勇善战。

  1939年冬率部出征广西,担负昆仑关正面防守任务。1940年1月25日,日军大举-,将军率部与日军血战一周,顽强守住阵地。激战中肺病复发,喀血不止。回到重庆后并发肺炎,高烧不退。1940年5月病逝,终年46岁。

  将军逝世后由国民政府军委会拨款在重庆举行公祭,蒋介石特派侍从室主任陈方、竺鸣涛前来吊唁,国府主席林森送来挽联“英名垂青史,楚地寄哀思。”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送来挽联“赤心报国,浩气长存。”灵柩运回萍乡,由江西省政府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姚纯”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