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吉林省名人>长春市名人>二道区名人

高玉臣

高玉臣人物照片

二道名人高玉臣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

高玉臣(1937年5月27日-2005年10月6日),吉林长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

高玉臣196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6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1968年—197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70年—1994年任教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2005年任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10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高玉臣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高玉臣人物生平

1937年5月27日,高玉臣出生于吉林长春。

196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同年,留校任教。

1966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

1968年—197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力系。

1970年—1980年,任教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

1980年—1985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1981年—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5年—1994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1986年4月—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6年11月—12月,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做访问教授。

1989年—1990年,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0年,在以色列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0年—1991年,在法国电力部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1年—1992年,在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4年—2005年,任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

2000年12月—2001年3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10月—2002年4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学者。

2005年10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高玉臣主要成就

高玉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高玉臣致力于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主要研究领域为弹塑性断裂力学、细观复合材料力学以及大变形理论等。在裂纹尖端场方面取得了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国际同行未能解决的难题。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方面,建立了若干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的基本模型,为在细观层次上定量分析复合材料断裂破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非线性连续力学方面,建立了两种最本质的弹性大变形本构关系,给出了应力状态的新的描述,完成了大变形情况下应力张量的分解,以及用基面力对大变形能量原理的描述,并解决了若干悬置百年的大变形奇异点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05年10月,高玉臣共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固体力学基础性研究方面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1部。其中有34篇论文被CSCD收录。由SCI检索的论文已被他人引证286次 。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高玉臣.弹性平面问题复变方法的基本方程[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8(04):386-390.

[2]章梓茂,高玉臣.幂硬化介质中平面应力动态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J].力学学报,1988.

[3]高玉臣.纤维增韧材料的损伤理论[J].中国科学:A辑,1989(2):8.

[4]高玉臣.动态裂纹尖端的单参数粘塑性场[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0,11(1):11.

[5]石志飞,高玉臣.一类不可压缩材料平面应力问题的裂纹尖端场[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4,15(5):7.

[6]刘波,高玉臣.集中力拉伸作用下的不可压缩橡胶类锥体[J].力学学报,1995,27(4):9.

[7]刘波,高玉臣.不可压缩橡胶类材料平面应变缺口试件顶端的应力场[J].中国科学:A辑,1995,25(5):9.

[8]石志飞,高玉臣.橡皮薄膜缺口顶端场的大变形分析[J].力学学报,1996,28(2):9.

[9]陈少华,高玉臣.理想塑性材料中Ⅱ型扩展裂纹的尖端场[J].铁道学报,1996,18(6):6.

[10]闫立平,高玉臣.橡胶楔体与刚性缺口接触的大变形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3,20(4):4.

[11]钱华山,高玉臣.橡胶材料大变形接触问题渐近分析及有限元计算[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2005.

发明专利

时间

专利项目

专利类别

1997年

迷环(几何拓扑原理)

国家发明专利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87年

裂纹扩展过程与断裂准则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6年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断裂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高玉臣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从1996年至往后的十年间,高玉臣一直致力于力学学科建设。北京交通大学力学学科相继建成了固体力学硕士点、博士点、工程力学硕士点、博士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学科和其他6个学科先后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力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科点的每次发展规划、每次申报评估中,都离不开高玉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思维方式。

培养方法

高玉臣关注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他对学生严格,高玉臣有一个规矩:作为他的学生发表论文,如果要属上他的名,必须符合如下要求:第一,论文的内容一定要是和他一起研究讨论过的;第二,他一定要把学生的名字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第三,论文的定稿一定要通过他亲自的审阅。

培养成果

截至2001年12月,高玉臣指导硕士研究生17名,已毕业16名;指导博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9名。 如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石志飞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力学系郭雅芳教授等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8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8年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年

詹天佑北方交通大学科教育人奖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玉臣人物评价

“高玉臣是中国著名固体力学专家,取得过多项重要成果,为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力学学会的建设和成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力学学会评)

“高玉臣是一位杰出的专家学者,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勤奋耕耘,奋发有为的一生;是严谨治学,精心育才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北京交通大学评)

“高玉臣是中国著名的固体力学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国内外力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为断裂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评)

高玉臣补充介绍

  高玉臣(1937.05.27-2005.10.06),固体力学专家。生于吉林长春。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6年清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北方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裂纹尖端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及非线性连续力学。裂纹尖端场方面,得到了理想塑性及幂硬化塑性材料中准静态扩展裂纹的一系列奇异解发现了动态扩展裂纹的平面应变塑性场的奇异性必然伴有激波发现了静止裂纹的理想弹塑性混合型裂尖场应包含弹性区揭示了大变形弹性裂纹的扩张区及收缩区。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方面,建立了纤维复合材料的桥连模型及界面疲劳磨损模型。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方面,提出两种弹性大变形本构关系,完成了大变形情况下应力张量的分解,解决了若干大变形奇异点问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玉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