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名人>固原市名人>西吉县名人

郭文斌

郭文斌人物照片

西吉名人郭文斌介绍

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协主席。

郭文斌,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任宁夏作协主席 ,宁夏文联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宁夏授予“塞上英才”称号 。

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第八届主席(兼职)。

郭文斌职务任免

2018年11月1日,政协第十一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定郭文斌任宁夏自治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2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八届六次全委会在银川召开,大会表决通过补选郭文斌为自治区文联第八届主席(兼职)。

郭文斌人物经历

现任宁夏作协主席 ,宁夏文联兼职副主席 ,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等。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短篇《冬至》获“北京文学奖”;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

六盘山—创作起步

郭文斌早年求学于固原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宁夏西吉县将台中学任教、后考入宁夏教育学院(现合并为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在西吉县教育局当秘书,随后调至固原市文联《六盘山》编辑部。《六盘山》编辑这个岗位,对于郭文斌来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它让郭文斌站到了成为一个作家的起跑线上。

《空信封》—首部作品

编辑和写作相得益彰,很快,一本优美的散文集《空信封》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为1—2800册。这是1998年8月的事情,不到一年,《空信封》已被抢购一空。到了1999年9月,再印3000册,与众不同的是,二次印刷时作者在原来的定价基础上下调了四元钱,回报读者。《空信封》中的许多篇章 屡屡被全国刊物选载,有的还被拍成电视散文在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等媒体播放。撰稿并协拍的电视片《西部娃》宁夏部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奖。感动是感动的积累,温暖是温暖的升华。《空信封》是郭文斌文学才华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他以写作者身份闪耀在西海固作家群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苏启运在《空信封》再版序言中所说的:“对于《空信封》,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序幕。”后来的事实和发展,印证了这句话的深远寓意。从这个时候开始,郭文斌的作品,一直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和评论家们的密切关注。《空信封》不空!

1997年

1997年,《朔方》杂志给他个人安排出了小说特辑;1998年,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半月刊《佛山文艺》给他开设了小说专栏。

2000年开始

从2000年开始,郭文斌的小说创作进入爆发期,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天涯》《钟山》《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雨花》《作家》《收获》等期刊发表作品近三百万字。作品先后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作品与争鸣》《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中华文学选刊》《青年文摘》《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国家核心选刊和选本选载,入选多种年选本,有多篇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

2004年

2004年在文学名刊《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大年》后引起争鸣,分别于同年的5期、10期、2005年3期的《作品与争鸣》上有四位评论家展开争鸣。其后小说《水随天去》《陪木子李到平凉》等也引起争鸣。2005年5月,小说集《大年》出版发行后,6月30日由《小说选刊》牵头,在京为其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专门为一位作家召开研讨会,这在复刊后的小说选刊尚属首次。同一时间,南京方面也为他召开了研讨会。郭文斌的创作作为当代文学新的力量,从对西部文学风貌丰富的意义上,引起了高校学者的关注。2006年6月散文集《点灯时分》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普遍的认可。6 斩获文学大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 2006年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得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小说集《大年》获宁夏第七次文艺评奖一等奖。短篇小说《吉祥如意》在《人民文学》2006年第10期发表后,先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多家权威选刊全文转载,作为唯一的一个短篇获得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在2003至2006年度“小说选刊奖”评选中,又获得短篇第一名,在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排行榜评选中获得短篇第二名,在“中国最新文学作品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短篇小说,并被收进多种选本。

2007年

2007年10月,郭文斌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摘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1年

2011年3月25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宁夏文联、宁夏作协、银川市委宣传部、上海文艺出版社、银川晚报和黄河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上,专家就《农历》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认为:这是一部试图续接传统和谐力香火的长篇,是一部在民间传统中寻找灵魂复苏力的长篇,是一部在田园牧歌中寻找永不遗忘永不迷乱永不被物质制约的根本幸福的长篇,是一部试图展示善的繁枝茂叶的长篇,是一部以美学方式探讨中国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长篇。整部小说对传统农耕文明和民间乡土文化的梳理与描绘,真实感人,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语言功底。《农历》一书的创作,郭文斌历时12年,就长篇《农历》,郭文斌这样表达他的写作初衷:“奢望着能够写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读的书,也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读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增益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入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了。”

2011年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61名评委通过实名投票,在京决出了5部获奖作品,至此,历时半年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正式落下帷幕。本届评奖中,宁夏作家郭文斌的作品《农历》获得提名,以第七名的成绩进入十强。

郭文斌在屡获大奖之后说到,“喜欢能给人带来安详、温暖的文字,那些能提醒你向往美好的东西,能唤醒你的灵魂,能让你对世界万物心存敬畏、感激,能让你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能使人心生宁静的文字,就是好的文字。随笔集《寻找安详》由2010年由中华书局重磅推出之后,广受好评,一印再印,读者评价《寻找安详》填充的是现代人因为价值多元而找不到北或者信仰危机带来的内心空洞,更为准确些说填充了社会转型时期终端价值观的空档,在人们最饥渴的时候送上了一杯可口的安详茶,在人们最疼痛的时候送上一剂有效的止痛药,在人们无家可归的时候给人们指出一条离家最近的路。长篇小说《农历》创作历时12年,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汪政先生特别看重这部长篇的教育意义,他说:“《农历》并不是一部有关历法的科普读物,郭文斌要表达的比单一的农历、传统世俗节日要多得多的文化释义与文化情感。他试图以农历为依傍,演绎传统文化对生活的意义,塑造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人格,叙述个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的养成。”他说,节日化的“日常生活最能彰显文化的根基,也最能使人从中得到浸染与化育。”

由郭文斌主编的文学期刊《黄河文学》,经过改制,刊物质量不断提高,作品屡屡被其他报刊转载或收入作品年选,在文学期刊界也不断夺人眼球。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王正伟,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十分关心文艺工作的领导。2003年,他从区党委宣传部到银川市工作,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这时,本届文联主席高耀山已年届退休年龄,他深知选好一个文联主席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意义,他把接替高耀山的人选,选定在年轻人的范围内,随后点名让郭文斌到市上来工作。而此时,高耀山主编正因《黄河文学》人手不够,和郭文斌商讨调动事宜。富有戏剧性的是,此时,郭文斌又因冯剑华老师的推荐,拿到了调往自治区文联《朔方》编辑部的商调函。

郭文斌一时陷于两难境地,觉得到任何一方去都会辜负了另一方的美意。

而冯剑华老师则从郭文斌的角度考虑,作为一个从山区出来的作者,许多问题在区文联解决起来不如市上方便。在冯剑华老师给了郭文斌“口话”后,郭文斌的工作关系落到了银川市,随之担任了《黄河文学》副主编、银川市文联助理调研员。2001年,高耀山又为郭文斌争取到了去北京上鲁迅文学院的机会。

2004年8月,高耀山主席退休前夕,郭文斌被市委任命为银川市文联主席。成为银川文联历史上第一位38岁的文联主席。

2005年,银川市文联到届要召开文代会。接任王正伟担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的崔波同志,是位来自孔子故乡的领导干部,他饱读诗书,谈吐儒雅,对文联领导班子的配备同样深谋远虑。两任市委书记真可谓是不谋而合——都看好郭文斌的人品和才华,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都想把文联主席当作银川市的一张名片来擦亮。

之后,市委费尽苦心地为郭文斌选配了两位搭档,一位是曾在文联工作多年的罗云飞,担任党组书记、副主席。此人忠厚热诚,十分熟悉文联乃至文艺界的情况,善于做机关党建和思想工作;另一位是有着基层工作经验、在文联几个岗位都工作过的郭可峻,此人热心文艺事业,爱好写作、书法、摄影等,对文联机关工作轻车熟路,由他担任驻会副主席配合书记主持文联日常工作,郭文斌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搞专业。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实了市委的考虑是正确的。这个班子不仅精诚团结,而且在抓好机关建设、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许多不了解文联工作性质和市委用人意图的人,都觉得郭文斌担任文联主席只是挂个名。事实上,郭文斌对于银川市文联的作用是远远超出了一个主席的领导作用。文代会后,面对班子的两位搭档,一位比自己大12岁,另一位也大6岁。如何一块共事,如何带好这个机关和全市文艺工作者队伍,如何实现人格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是38岁担任市文联主席的郭文斌考虑最多的。

郭文斌文学成就

2007年到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鲁镇领奖,对于郭文斌来说,也是终身难忘的。 刚刚坐着“乌篷船”,来到灯光如炬的领奖台前,郭文斌分别给他的老师、同事发出一条短信:“此时此刻,心中充满无尽的感念……”

当天下午,他代表获奖作者在获奖作品展的开幕式上发表了如下感言: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能够获得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真是莫大的荣幸!能够在伟人的故乡领受如此盛大的美意,真是无比的幸福!我们越来越觉得,在当今中国,做一个作家是幸福的、愉快的,而且是体面的、优越的。这种幸福和愉快,这种体面和优越,来自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无比厚待,来自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无比重视,来自中国作协对我们的无比关爱,来自各大文学期刊对我们的尽心培养,来自各位前辈和师长对我们的精心呵护,来自鲁院那让人终生难忘的课堂,来自种种重点扶持,桩桩特别关注,同时来自地方各级文联、作协、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格外关心和支持,以及同道之间的互相赏识和鼓劲、同事之间的理解和担当,包括绍兴人民的热情和友好,等等。这种优遇和氛围,恐怕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都无缘享有的。今天,在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举国同庆的喜悦日子里,在一位伟大灵魂的故乡,中国作协又以他的名义,举行隆重的仪式为我们授奖策励,这是多么令人激动。”

除了激动和感念之外,郭文斌谈得更多的则是责任:“掌声是感人的,鲜花是醉人的。但我们却分明从掌声中听到了岁月的召唤,从鲜花中看到了大地的心事。无疑,我们更愿意把这次获奖看作岁月、大地和人民的嘱托和期待,看作中国作协和各位评委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今后,我们将在党的各项文艺政策指引下,以一颗赤子之心,踏着伟人的足迹,沿着老一辈开创的光荣文学传统,尽毕生之力维护文学国土的神圣和庄严,维护心灵家园的崇高和洁净,做一个大地的忠实代言人,做一个真善美的合格使者,也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以中国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命名的这一文学奖项,是我国文坛和茅盾文学奖齐名的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

郭文斌是宁夏第二位获此大奖的青年作家。短篇小说《吉祥如意》从全国推荐的224件短篇小说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夺取了本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二名的好成绩。本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给予了郭文斌短篇小说《吉祥如意》非常高的评价:“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的答记者问,就会感到他对《吉祥如意》的偏爱,他在讲到郭文斌时,用了“身手不凡”。

为此,中共银川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表彰奖励郭文斌荣获鲁迅文学奖的决定,奖给郭文斌6万元并号召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郭文斌为榜样,勇攀艺术高峰。决定指出:“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活动中,我市文联主席郭文斌的作品《吉祥如意》,荣获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成为本届我市、我区乃至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家,为我市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就宁夏首府银川市而言,郭文斌是银川市50年来,第一个在全国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的人。

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在致《黄河文学》创刊100期的贺信中写到:“在绍兴举行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展览’揭幕仪式上,郭文斌同志代表获奖作家作了发言。他十分深情地讲了那一方高天厚土对他的滋养,讲了一些文学热心人对他的培育,讲了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学的高度重视和格外关怀,让文学界的朋友们对宁夏和银川的党政领导心存敬意。不久前,我又看到了郭文斌同志在银川市委、政府为他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举办的庆功会上的长篇发言,知道了许多生动的细节,非常感动。从中,我更为详细地知道了两届市委书记亲自关心他的工作和生活,关心他的写作和成长,知道了银川市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文学的认同和呵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郭文斌领奖归来,银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尤艳茹同志深夜冒着寒风到机场迎接,转达宁夏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和市长王儒贵同志的问候,并在第二天就召开庆功会对他给予重奖。这种对文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都是可圈可点的。它已经也必将在宁夏乃至全国文坛产生巨大的影响。”

郭文斌作品赏析

1、大年

ISBN:7-227-02944-1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作者:郭文斌

目录

自序:以笔为渡

代前言:西部生命的多情歌者——郭文斌小说、散文艺术论

大年

开花的牙

剪刀

三年

雨水

我们心中的雪

学习

快乐的指头与幸福的纸

呼吸

玉米

撒谎的骨头

水随天去

陪木子李到平凉

瑜伽

睡在我们怀里的茶

上岛

小城故事

证据

理由

春首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忧伤的风衣

触雪的感觉

深红色

邻居

大枣

爱情故事

特定时候的水果刀

一个情人和大概几十个文字

秘密

甜根

寻找丢失的眼睛

雪迹

未曾失明的盲者

原的生B和祭B

一个永果和它的名字

忧伤的钥匙

附录:本书所选部分小说刊发索引

郭文斌作品评论索引

跋:回家的路:我的文字

编辑花絮

2、点灯时分

《点灯时分》是郭文斌的散文精选集。它是在《大年》(郭文斌短篇小说精选)走红的基础上应市场要求推出的。是他所有散文作品的精华。大多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青年文摘》等全国性选刊选载过。《腊月,怀念一种花》《牵挂是一种美丽》《塬上的风》等被中央电视台选播,《点灯时分》《教子日记》等被收进《中国散文年选》《我最喜欢的散文一百篇》《中国精短美文一百篇》等二十余本国家级选本。《永远的堡子》等获国内多种散文奖项。

3、我被我的眼睛带坏

自 序 怀念一位高士

第一辑 比思念轻

◎在北京看雪/002◎夏天的原野◎040心事/006

◎无援/007◎家书/◎080关门雨/009◎荞/010

◎被花灯装饰的夜晚/◎012◎镰刀/014◎月亮1015

◎久埋心中的鸟声被阳光唤醒/016

第二辑 齐肩软枕

◎一棵名叫郭文斌的树(组诗19首)/019

◎我被我的眼睛带坏(组诗18首)/029

◎镶嵌着杏子的梦境(组诗14首)/038

◎风流泪(组诗10首)/057

第三辑 爱情报告

◎爱情报告/061◎你有一条上好的牛皮裤带/062

◎葡萄干下酒挺好的/064◎潮湿年代/066◎不怪雪/068

◎正在做梦的玫瑰/069◎无人赦免/070◎爱情流水账/072

◎谁能为我守住千年月光/073◎婚事/074

第四辑 非梦经历

◎中文系的小郭/076

◎某个元宵的后半夜我从梦中惊醒/078

◎非梦经历/083◎禾是一个人的名字/087

◎只有一个字的日记/089◎西吉,你为什么泪流满面/092

4、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郭文斌的散文精选集《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近日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近年来,作者应邀到多所学校和单位以同名长篇散文为题进行演讲,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听众多处求索讲稿。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本精选集。出版时,作者又对该文进行了大量扩充和修订。评论家哈若蕙在给本书所作的序《郭文斌与于丹的区别在哪里》中谈道:如果说于丹的孔子是西医,那么郭文斌的孔子就是中医;于丹解决患者的表症,郭文斌解决患者的里症;如果说于丹的孔子是花朵,那么郭文斌的孔子就是粮食,于丹美丽了我们的眼睛,郭文斌健康了我们的身心。

5、吉祥如意

小说原发表于 《人民文学》(2006年第10期)后,先后被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多家权威选刊转摘,又进入2006年的小说排行榜,先后获2006年度《人民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贞丰杯”2003年—200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奖。 《吉祥如意》回望了传统乡村生活之深厚喜乐,着重描写了姐弟俩在端午节上山采艾的过程,通过这两个心灵纯净的孩子,怀着对自然土地的神秘感去面对世界,进而观照成人的心灵世界。评委会认为,全文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鲁迅文学奖始创于1997年,三年评选一次。本届所评选的是2004年—2006年间的作品。共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和外国文学翻译等7个奖项32位作家、诗人、理论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获此殊荣。

6、瑜伽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郭文斌最新短篇小说集《瑜伽》。该书收入他近年发表的18部短篇小说,如《玉米》《剪刀》《水随天去》《我们心中的雪》《陪木子李到平凉》《今夜我只想你》等,集中体现了郭文斌近年来推行“安详文化”,求解当代人所面临的精神疑难和心灵困境的努力。有论者称,通过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思考如何“防止伪快乐,警惕浅幸福,走出泡沫式生活”,如何“回归真诗意,享受大自在,安妥漂泊式灵魂” 。

郭文斌补充介绍

  郭文斌 (1966~)

  郭文斌,祖籍甘肃,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

  著有长篇《农历》,合著长篇《西夏》。出版小说集《大年》、《吉祥如意》、《郭文斌小说精选》,散文集《点灯时分》、《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诗集《我被我的眼睛带坏》,随笔集《寻找安详》等。

  先后获“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

  部分作品被译成外文。

  现任银川市文联主席、宁夏作协副主席、《黄河文学》主编。

  “郭文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