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名人罗成德介绍
罗成德(1909.11~1990.09),男,汉族,曾用名罗原之,陕西省延安县罗家湾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河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辽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0年9月23日10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石家庄市逝世,终年81岁。
罗成德人物生平
1909年11月生,陕西省延安县罗家湾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年时在省立延安4中读书。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在残酷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多次组织学生罢课,号召农民抗捐抗粮,两次被校方开除,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历任中共延安县委交通员,中共延川县区委宣传干事、区委书记,参加组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十七支队并任政治指导员。
1935年夏至9月任延川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曾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部长、内务部部长等职。
1936年3月至1937年7月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参与创建、巩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筹集粮款,克服困难,保证迁到延安的党中央机关的粮食供应。全国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8月到陕西省富县开辟工作,对外职务为县抗日救国大队队长,对内为中共陕西富县县委书记。
1940年2月至1941年3月任中共富县县委书记兼县长。
1940 年6月至1941年3月兼任富县裁判处(司法处)裁判员。
1941年2月至1945年6月任陕甘宁边区 三边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定边城防副司令员。为打破国民党顽固派对陕北根据地的封锁,组织生产自救,开荒种地,大搞食盐生产,发展畜牧业。
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受到表彰,被评为劳动英雄,获得毛泽东亲笔题写“不怕困难”奖状。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3月奉命率100多人的干部队伍从西北赴东北。经过热河时被留下工作。
1947年3月至5月任热河省民政厅厅长。
同年12月至1949年4月任热河省政府副主席。1948年2月至8月兼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
同年12月至1949年4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辽西省政府主席。参与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后勤组织工作。
1949年4月至1952年10月任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热河省委委员。
1949年8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委员。
1950年6月至1955年2月任热河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10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共热河省委常务委员、热河省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书记(1950年12月起)。领导土地改革、建立政权、恢复经济建设,还组织群众消灭长期危害热河人民的土匪、鼠疫、烟毒。
1952年11月至1955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2年12月至1954年4月任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东北军区后勤部党委书记(至1956年7月)。
1955年4月至1957年2月任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1956年7月至10月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党委书记。
1956年12月至1958年10月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际经济联络总局局长、外贸部办公厅主任。
1958年6月至1959年3月调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书记。
1959年3月至1962年12月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5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习。
1966年1月至5月任河北邯郸市副市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68年1月至1977年3月任河北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1年6月至1977年3月任中共邯郸地委书记。
1977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1990年9月23日因病在河北石家庄逝世。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
1986年4月8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罗成德同志列席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讨论了建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中顾委常委、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主任伍修权,及建馆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一起解决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过程中陆续出现的诸多难题,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顺利建成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86年7月10日,罗成德同志参加了在辽沈战役烈士陵园举行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罗成德(1908-1990),陕西省延安县(今市)人。少年时在省立延安4中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担任延安县交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延川县区委宣传干事,游击队支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任延川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陕北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部长、裁判部部长、内务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三边专署专员兼城防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国家外贸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局局长,国家外贸部办公厅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书记处书记,邯郸市副市长,河北省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逝世,终年82岁。
罗成德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河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罗成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9月23日10时10分在石家庄市逝世,终年81岁。
罗成德同志1909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县罗家湾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延川县区委书记,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十七支队政治指导员,延川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陕北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长、裁判部长、内务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鄜县(今富县)县委书记兼县长,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专员兼定边城防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政委,热河省民政厅厅长,热河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辽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热河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热河省委书记,东北人民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热河省政府主席、中共热河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党委常委、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国务院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兼经济联络总局局长、办公厅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邯郸市副市长,中共邯郸地委副书记、邯郸行政公署副专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罗成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罗成德补充介绍
政协河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罗成德同志是陕西省延安县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鄜县(今富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冀察热辽军区后勤部政委,辽西人民政府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罗成德同志任热河省政府主席、中共热河省委书记,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等职。他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罗成德同志为创建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罗成德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路线和政策。
罗成德同志,因病于1990年9月23日逝世,终年81岁。
“罗成德”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