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名人大全-P4
王徵(1571~1644年),字良甫,号葵心,晚号了一道人。明代发明家、科学家。西安府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人。出身于耕读家庭。他的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兼长数学,著有《算数歌诀》、《浒北翁训子歌》,对王徵童年智力的开发与爱好有很大的影响。王徵的母亲张氏,是奉…详情 ▷
窦融(前16~62年),字周公,东汉初大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他与刘汉王朝的关系渊源久远,七世祖姑是西汉文帝的皇后。窦融在王莽摄政时期曾做过军司马,受爵“建武男”。由于他的妹妹嫁给了大司空王邑为妾,因而他能在长安出入贵戚,结连豪杰,颇有名气。他…详情 ▷
何敞(生卒年不详),字文高,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其父何宠,建武年间做过千乘都尉,后因病免官,隐居山野。何敞为人公正,自认为志趣与时尚不相合,所以州郡每次请他做官,皆以有病推委。元和三年(86),宋由任太尉后,召他为从僚,以殊礼相待。他在太尉府中处…详情 ▷
鲁恭(32~112年),字仲康,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祖父鲁匡在王莽新朝做官,颇有权数,人称“智囊”。父亲在东汉建武初任武陵太守。他12岁时,父亲死于任上,15岁时,与母亲、弟弟鲁丕一起居住在太学,并在这里学习《鲁诗》。鲁恭读书相当用功,终日闭门诵…详情 ▷
韦彪(89年),字孟达,扶风平陵人,西汉丞相韦贤玄孙,东海太守韦弘曾孙,大司马韦赏之孙,东汉时期官员。韦彪见识广博,被称为儒学宗师。初举孝廉,官拜郎中,后因病免官。永平六年(63年),汉明帝任命他为谒者,后多次升任至魏郡太守。汉章帝继位后,历任左中郎将、长…详情 ▷
乐恢(~91年),字伯奇,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亲乐亲,做过县吏,因得罪了县令,被借故抓了起来,准备处死。年仅11岁的乐恢为救父亲,跪在县衙门外,日夜号泣,终于感动了县令,放了他的父亲。乐恢成年后,随博士焦永学习经学。焦永任职河东太守,他跟着一起…详情 ▷
方望(—25年),东汉平陵人。隗嚣起事,请为军师。公元24年,隗嚣应汉更始帝刘玄征召,方望旋即辞官而走,与安陵人弓林聚众数千立刘婴为天子,被李松、苏茂统兵击破,最后被杀。新末天下大乱,天水人隗嚣被众人推立为上将军之后,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做军师。方望至,向隗…详情 ▷
第五种(生卒年不详),字兴先,扶风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司空第五伦的曾孙。他青年时很有抱负,做郡吏,闻名州郡。汉桓帝永寿(155~158)时期,第五种以司徒掾的身份到冀州察看灾情,考绩刺史。二千石以下的文武百官,被他弹劾的官员,或判刑下狱,或免官回乡,…详情 ▷
朱勃(生卒年不详),字叔阳,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西北)人。他12岁时已能讲说《韩诗》,诵读《尚书》,且言辞优雅,行止有则,常追随于马况左右,马况的弟弟马援自叹不如。不到20岁,右扶风即请朱勃试任渭城(今陕西咸阳东北)宰,但以后的仕途并不顺利,到马援为伏波将…详情 ▷
苏章(生卒年不详),字孺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祖父苏纯,名望很高,三辅士人称之为“大人”。苏章年轻博学,善著文章。汉安帝时,州郡举贤良方正,他在考试时高中,被任命为议郎。苏章为官,以公正无私著称,曾多次直言陈述时政得失,切中时弊,为权贵所不容。…详情 ▷
第五访(~159年),字仲谋。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司空第五伦的族孙。第五访少年父母双亡,家中贫寒,常为他人耕作,用以供养兄嫂生活,闲时学习道艺,后在郡中任功曹,举孝廉科,补任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令。因第五访治理有方,在任三年之间,辖区内人口增加了…详情 ▷
张湛(生卒年不详),字子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西汉成、哀年间(前32~前1),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时担任过太守、都尉之职。为人矜严好礼,动止有则,谈话严肃审慎,关中士人将其视为楷模。建武初期,张湛担任左冯翊,管理关中东部地区。时值东汉初建,典章…详情 ▷
窦穆,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东汉窦融长子,娶内黄公主,官至城门校尉。窦穆等与一些轻薄儿相交往,属托郡县干扰政事。因封在安丰,想让姻戚们都占据原来的六安国,就假托阴太后诏,令六安侯刘盱休妻,而以女儿嫁刘盱。五年,刘盱被弃妻家上书报告情况,帝大怒,就…详情 ▷
车千秋(—前77年),本姓田,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其先祖于西汉初年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车千秋原为高寝郎,供奉高祖陵寝。戾太子因江充谗害而死,他上书诉冤,武帝感悟,擢用为大鸿胪,数月后任丞相,封富民侯。为人谨厚持重。昭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政事壹决于大…详情 ▷
赵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1935年7月出生,1978年12月入党,大学文化。赵瑜同志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留京机会,分配到陕西省农业厅工作,并主动要求调到地处农村小镇的陕西省农业学校(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工作50年来,赵瑜同志一直坚守在生活条件十分…详情 ▷
贺绪林(1953~)生于陕西杨陵。1973年高中毕业,1974年双腿伤残,遂与文学结缘。现为陕西省杨陵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中篇小说集《远方有堆黄土》…详情 ▷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今韩家湾乡怡魏村附近)人。王莽新朝末年,战乱不息,他依险筑寨,恃强自保。铜马、赤眉等义军曾先后数十次攻击,均未能攻下,宗族与乡里百姓纷纷前来依附。后来拜见郡尹鲜于褒,做了郡吏。第五伦改任乡啬夫,因长期不…详情 ▷
王元(生卒年不详),字惠孟,一字游翁,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或说为杜陵人、平陵人)。建武元年(25),隗嚣想劫持更始帝之事败露后,逃回天水,聚集旧部,占据陇右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四处网罗人才。后更始政权败亡,三辅士大夫们为逃避战乱,纷纷投奔陇…详情 ▷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著名学者。生卒年不详,两汉之际在世。祖父冯野王在西汉元帝时曾为大鸿胪。冯衍幼有奇才,9岁时能诵《诗经》,20岁时已是一个博通群书的学者。王莽执政时不少有权势的人推荐他做官,他皆坚辞不就。王莽新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详情 ▷
郭伋(前39~47年),字细侯,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西汉哀、平二帝时期被召人大司空府,后迁渔阳都尉;王莽新朝时做过上谷大尹、并州牧。更始帝刘玄建立政权之初,关中地区屡遭战乱袭扰,百姓惶恐不安,豪强大户皆拥兵自保,不愿归附更始政权,刘玄以郭素有名望…详情 ▷
马防(~101年),字江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次子。永平十二年(69),与弟弟马光同时任黄门侍郎,汉明帝病重期间,他奉命参与治疗和护理。汉章帝即位后,迁为中郎将,不久又做了城门校尉。建初二年(77)六月,陇西保塞羌族部落起兵反汉,…详情 ▷
石越,前秦名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有智勇之名,参与秦攻襄阳之战。苻洛反,越斩其将平规。尝谏苻坚伐晋。慕容垂起于山东,越屡以良计于苻丕,丕不听。寻与垂子慕容农战,因军心动荡,大败,被斩。石越不仅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还颇具谋略,擅判大局。公元369年,苻…详情 ▷
申屠刚(生卒年不详),字巨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西汉末年做过本郡功曹。他生性耿直,崇尚史、伋黯的为人。西汉平帝时,王莽专权,对朝中大臣猜忌甚多,压制外戚冯、卫两家的势力。申屠刚对王莽专断朝纲极其不满,他借举贤良方正之机,向平帝献策,认为当今朝廷…详情 ▷
马严(17~98年),字威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子;其父马余在王莽新朝时做过扬州牧。马严7岁丧父,8岁亡母,与弟弟马敦跟随姻亲九江连率(即太守)王述生活。建武三年(27),亲戚曹贡又接他们到梧安。此后,马援在随光武帝刘秀东征时,…详情 ▷
公孙述(~36年),字子阳,两汉之交时期的地方割据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在西汉哀帝时以父荫为郎(皇帝侍从),后出任天水郡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北)县长。天水太守认为他非常能干,让他兼摄五县政务,结果“政事修理,奸盗不发”【注:见《后汉书·公孙述传…详情 ▷
马续,字季刚,是马援的侄孙,马融的哥哥,拜护羌都尉,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东北)人。生卒年代不详。幼时聪明好学,七岁读《论语》,十三风学习《尚书》,十六岁研习《诗经》。他博览群书,还擅长《九章算术》。元和四年(93),班固着《汉书》未成而死…详情 ▷
张敞(~前48年),字子高,原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祖父时徙居关中茂陵(治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宣帝年间始迁居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张敞好学,少时即有名士之誉,且颇有识见。初为小吏,后升任太仆丞,深受上司杜延年的器重。昭帝逝,昌邑王刘贺为帝,张敞曾上…详情 ▷
王陆一(1896~1943)原名肇巽一名天士本县北秦堡人。少年时聪颖有志。5岁入私塾八九芗写诗作文后考入西北大学法科因家贫不能继续学业遂任陕西省图书馆管理员。辛亥革命后与王绍文等共举反袁事泄王绍文遇害遂回三原继续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后参加“三原起义”。于…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