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名人张彦仲介绍
张彦仲,1940年3月4日出生于陕西三原,航空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 。
张彦仲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进入三机部三O四研究所工作;1984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担任航空工业部总工程师;1988年至1993年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93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张彦仲长期从事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航空系统工程工作 。
张彦仲人物经历
1940年03月04日,张彦仲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1952年,从三原北城小学毕业。
1955年,从三原县龙桥中学初中毕业。
1958年,从三原南郊中学高中毕业 。
1958年09月至1962年07月,就读于西北大学物理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09月至1978年12月,担任三机部三O四研究所专业组长。
1978年12月至1981年04月,担任三机部三0四研究所副所长。
1981年04月至1984年10月,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10月至1985年11月,担任航空工业部三0四研究所副所长。
1985年11月至1986年10月,担任航空工业部副总工程师。
1986年10月至1988年07月,担任航空工业部总工程师。
1988年07月至1993年06月,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1993年06月至1999年06月,担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 。
1999年06月,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3年—2004年,担任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兼机械及运载工程学部主任 。
张彦仲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张彦仲于20世纪60年代,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套18000g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率先研究故障诊断,排除55架飞机的振动故障。20世纪80年代,研究信息技术,提出“子群卷积”和快速递归FFT新算法;发明“有限状态机”实现数字系统的新结构;开拓“异或线路简化”新学科;引入图论法解决极限环振荡难题等多项学术创新成果。20世纪90年后,负责完成某机载导弹与雷达、多种飞机与直升机的立项及系统工程研制工作 。
张彦仲主持研究提出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的总方案,咨询把关,九年首飞,开拓中国大飞机事业的新历程。主持研究制订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和“机载系统提升计划”,全面推动航空科学的战略发展。任工程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南海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组长。制订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措施。提出填造“定海神针”工程等重大建议,维护南海主权 。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彦仲先后出版专著12部、英汉词典1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8.01
《第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1988》
张彦仲等著
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学会
1989.08
《快速傅里叶变换及沃尔什变换》
张彦仲,沈乃汉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89.09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实现》
张彦仲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02
《信号处理名词术语集》
曾义方,张彦仲编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10
《信号处理单片机及应用 上》
曾义方,张彦仲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7.09
《信号处理单片机及应用 下》
曾义方,张彦仲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9.08
《英汉信息技术词典》
张彦仲,曾义方,姜育义等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2.02
《多媒体实用技术 上下》
曹义方,张彦仲编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7.03
《工程前沿 第6卷 节约型制造科技前沿》
张彦仲,殷瑞钰,柳百成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01
《张彦仲科学文集》
张彦仲著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彦仲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级奖11项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18000g冲击标准:落球式校准装置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
航空发动机测振仪
第三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奖
1983年
稳定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二种综合
英国剑桥大学奖
1987年
运用子群卷积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1989年
信号处理系统的有限状态机实现
澳大利亚“威格瓦”电气工程奖
1990年
异或逻辑电路的简化研究
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
1992年
递归傅立叶变换研究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2年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实现》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第六届)
1998年
信号处理单片机及应用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9年
军标GJB2715-96国防计量术语
军队科技进步奖
1999年
航空重点实验室建设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
专题讲座
2011年10月18日,张彦仲做客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名家讲堂”,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航空楼D座环形报告厅为师生做了题为《大飞机工程》的报告。他从世界大飞机的进展、中国的大飞机工程和C919飞机的进展三部分为大家详细普及了大飞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他还勉励大家,要注重对自身学习、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
2001年,张彦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22年11月7日,荣获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
张彦仲人物评价
您(张彦仲)品格高尚、热爱祖国。八百里秦川赋予您泾渭般分明的性格,秦岭般绵长的胸怀。作为建国后第一位剑桥大学中国籍博士,面对国外的高薪挽留,您从未动摇报效祖国的决心,学成后毅然归国,把事业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热土上。您心怀壮志、情系蓝天。作为中国著名的航空系统工程专家,您主持研制成中国第一套18000g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主持研究提出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的总方案,主持研究制订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和“机载系统提升计划”,全面推动了航空科学的战略发展。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您创建的“航空科学基金”和“航空奖学金”曾帮助众多青年学子共圆航空梦。在担任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任期间,您积极组织和参与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工程院的发展和学部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祝张彦仲院士八十岁寿辰贺信)
张彦仲补充介绍
张彦仲(1940.03.04- )航空系统工程专家。陕西三原县人。1962年西北大学毕业。1984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任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中航二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中航科工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九、十届委员。
长期从事机械振动、信号处理与航空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套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完成55架飞机的故障诊断研究;提出“子群卷积”、快速递归FFT新算法,及用“有限状态机”实现数字系统的新结构;开拓“异或线路简化”学科,解决极限环振荡难题。负责某机载 与雷达、几种飞机和直升机的立项和研制工作。主持研究提出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二个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方案。
获国家级、部级奖11项。专著11部、英汉词典1部、论文200多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彦仲”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