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名人大全-P3
徐化溥,字云山,号云门,自称云门山人,阳和卫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徐化溥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徐氏祖上家境还算不错,母亲就让他安心读书,好长大以后有点出息。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徐化溥,本想凭着十年寒窗苦熬的满腹经纶连中三元,考个进士混个一官半职。谁知经…详情 ▷
靳伟,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城镇靳家窑村。其父靳天理,先后娶妻两房,生有五子两女。靳伟排行0,故也有人称其靳二先生。幼时学于私塾,少年习武,对七节鞭尤其擅长,十八岁中武秀才。由于天资聪明,长大后外出经商,业务拓展到…详情 ▷
张万邦,字三锡,阳和卫人(今阳高县),明代高级将领。张万邦的祖父张勋,嘉靖(15221566)、隆庆年间(15671572)曾担任指挥使官职,死后因战功被朝廷赠与劳禄大夫、一品正职。张万邦的父亲张秉忠,承袭指挥使官职,继而升任都指挥使,万历(1573162…详情 ▷
阳高名人——李培仁(~)晚清留日学生。大同市阳高县人。年考入山西大学堂,年冬被选送日本政法大学留学。时山西争矿运动受当权者和英人干扰,陷入困局,留日学生对清廷的丧权辱国行径强烈不满。年月,山西争矿斗争出现曲折的消息传到日本,李培仁悲愤交加,决心以死抗争。日…详情 ▷
根据清代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记载:武棠,字次南,号憩亭,山西阳高人。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进士。历任福建盐法道,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咸丰初在江苏布政使任内致仕(文职从二品)。另据《福建通志·职官志·清·总辖·盐法道》载:武棠,阳高人。二十四年任…详情 ▷
薛纶,生于明嘉靖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1534年),卒于万历十九年五月十三日(1591)。其后人居于马家皂乡东要泉村。东要泉薛氏祖籍直隶兴化人(今江苏兴化)。其先祖(一世祖)士秀,明初从军,到山西河曲镇戎,被扩入军户并举家随军迁居驻地。后调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天…详情 ▷
拓跋他(416年488年),一作拓跋佗,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之孙,阳平王拓跋熙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拓跋他身高八尺,身材相貌俊美,性格谨慎忠厚,武艺过人。初袭父爵为阳平王。延和三年(434年),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山胡人白龙叛乱,因功改封临淮王,任…详情 ▷
清武进士——王万邦王万邦(1723~1773)清阳高人。少时体格雄伟,读书通大意,勇略过人。乾隆十六年(1751)考取武进士,授花翎侍卫。越年出任陕西凉州营游击。当时正值西陲用兵,万邦率偏师跟随定边将军攻车库,克其南门,俘馘甚众。后因累积军功而先后任保定城…详情 ▷
二喜财原名孙艾,中年以后更名孙文甫,生于一八九六年卒于一九四七年(生卒年仅凭回忆)。其父孙明英,膝下有三子。长子早丧,除二喜财孙艾,还有三喜财。成年后,兄弟俩一同经商。孙明英在砖井村开设有碾房、油房和当铺。地方上有一点名气,勉强算得上小财东。清末民初时候,…详情 ▷
鲁胜:(生卒年待考),字叔时。代郡人(今山西大同阳高),著名西晋学者、逻辑学家。少有才操,曾宰建康令。年轻时曾在京都洛阳做过佐著作郎。晋惠帝时调任建康(南京)令。见世道多故,便称疾去官,专事著述。著有《墨辩注》、《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详情 ▷
清朝人——吴子琳吴子琳[生卒不详]清阳高人。守静好读书,笃行孝友,有古君子风。族侄振兴早夭,遗母老、妻少、子幼,孤苦无依,田园托咐子琳管理。20余年公明无私。本城一姓徐的将百金寄在他家,徐的子孙俱不知。徐偶然得暴疾不会说话,子琳急拿钱交其子,说这是你父留在…详情 ▷
拓跋黎(428年),北魏道武帝第八子,明元帝拓跋嗣八弟、生母段夫人、广平王拓跋连同母弟。天赐四年(407年)道武帝封拓跋黎为京兆王。京兆王死于神19749元年(426年)。有一子拓跋根,袭其爵,改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当拓跋根薨时并无子嗣,显祖献文帝以南平…详情 ▷
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熙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熙治兵于东部,下诏拓跋熙都督十二军校阅,甚得军仪,明元帝特嘉许他,赏赐隆厚。…详情 ▷
清总兵——母椿龄母椿龄[生卒不详]清阳高人。由行伍累官辰州(今湖南沅陵县)协副将。后任镇筸镇(今湖南凤凰县南)总兵。时值坏人挑起苗汉冲突,苗寨少数人居险闹事,经略下令攻公鹅寨。公鹅寨筑在一峻岭上,丛林密竹,四面环溪,深不可测。母椿龄命士兵设高大的战船,架起…详情 ▷
拓跋曜(401年422年),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第四子,明元帝拓跋嗣四弟、生母王夫人。天兴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曜为河南王。五岁时,曾在道武帝前射雀,道武帝惊叹其箭术。长大后,拓跋曜武艺出众,与阳平王拓跋熙等一齐督诸军讲武,众皆佩服他的武勇。泰常七年(…详情 ▷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异母弟,母贺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天兴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征南大将军。天赐六年(409年),拓跋绍母亲贺夫人有过失,道武帝即将下令杀她。因天色已黑未处决。贺夫人…详情 ▷
清知县——母仪母仪[生卒不详]字范公,清阳高人。由教谕升广东长乐(今五华县)知县,消灭盗贼,铲除,息讼安民,人皆称颂,政绩显著,上宪提调为英德县知县。在英德,关心黎民疾苦,每遇荒歉,开仓济粮,曾豁免数万人的盐课,穷苦人感恩戴德,在其调离后,建生祠,春秋祭祀…详情 ▷
刘撝(1095——1155),字仲谦,号南山翁,浑源(今山西浑源)人,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词赋进士第一。刘撝中第后,累官安东节度副使、大理寺少卿、石州刺史、中大夫、翰林学士,六十三岁卒,名士大夫多出其门下,有“一代词学宗”之称。…详情 ▷
唐平同志,男,汉族,1919年10月出生,山西浑源县人。1938年4月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总会参加革命,1940年4月在延安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纺织学校、陕甘宁边区纺织厂、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延安市公安局…详情 ▷
井绍云(1947~)山西浑源人。下乡知青,当过工人。1985年毕业于河北省电大中文专业。历任张家口市文联干部、作协副主席、主席等职。河北省作协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三娘子传奇》、《魂系海峡》、《桃花眼之靓女…详情 ▷
田应璜(1865—1927),1916年5月至1916年8月出任山西大学校校长。田应璜,字子琮,号秘斋,男,汉族。清光绪举人。山西浑源县人。曾任湖北省来风县、恩施县知县。1912年施鹤司令部参谋长,山西省都督府顾问,署归绥观察使。1913年任参议院议员。1…详情 ▷
荣鸿胪(18851972年)山西浑源人,字甲三。山西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1936年1月24日授任陆军中将,晋绥军第6路军司令兼山西太原城防司令。1914年,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毕业,荣鸿胪、杨爱源、孙楚、周玳、傅汝钧、徐岱毓、孟兴富…详情 ▷
黄文仲,1917年10月生,山西浑源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入伍,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总参干部处处长、总参干部局副局长,军委防化兵政治部副主任,总参测绘局政治委员。正军职。…详情 ▷
王遵文(1832~1895),灵丘水涧人,字艺庵。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详情 ▷
陆万友(903~986),五代灵丘人。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后汉祖刘知远起兵灭后晋时,提拔为护圣指挥使。乾祜二年(949),汉隐帝刘承佑继位,被任命为天雄军(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节度使。广顺元年(951),后周太祖郭威起兵反汉,陆万友为郭威出谋划策。当郭威…详情 ▷
宋起凤,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任灵丘知县,清康熙元年(1662)离任,在灵丘任职九年。他到任后,因明代的县志失散,决心编纂一部新县志。每当政务之暇,就亲自调查访问,并参阅《蔚州志》、《浑源州志》和《广昌县志》进行编纂,经过六年…详情 ▷
诚慧,五代后唐灵丘人。传说其母祈祷于五台山,身感怀孕,便生下诚慧。诚慧长大后,誓不配偶,到五台山的真容院拜法顺和尚为师。诚慧曾在李牛谷背诵《华严经》,还给人们讲经说法,常召五、六名儒生而听。儒生们很佩服诚慧,有时带来异花鲜果敬赠于他,而诚慧很生气地质问他们…详情 ▷
武梓,字东山,灵丘人。武宁周次子。清雍正五年(1727),任甘肃漳县知县。到任后首先革除旧惯例,节省白银900两。领导农民开渠,引水灌田,收成增加1倍。漳县人民给他建起祠堂来祭祀他。有一年,正逢西南边境发生灾情,他遵照檄文办理驿站。因廉洁有才干被调到宁夏后…详情 ▷
李广金,灵丘县西关村人。生于清嘉庆中期,出身贫寒。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次年赴京殿试,中武科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授头等侍卫,官秩正二品。后放外任,为江南松江府参将,提标中军参将,继擢升两江副将、江南总兵等职。李广金登第之后,其李氏家族援例赠武职勋官…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