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人沈家和介绍
沈家和,生于1943年12月, 天津人,著有长篇小说《天桥演义》、《大栅栏演义》等。
沈家和人物经历
1965年在黔西南种子站工作,为黔西南人民调入“三粳”、“台北8号”水稻种30万千克,“内乡5号”小麦55万千克,均为黔西南的主载品种。
1966年10月赴海南参加“中杂号”玉米双交种繁殖制种工作,结合黔西南实践,撰写“中杂号”玉米双交种教材,为黔西南州培训第一、二支杂交玉米技术骨干30余人。撰写“三豆一花”的调查报告。1972年调黔西南农校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和主持玉米育种工作,28年坚持教学、科研、推广工作,测配玉米杂交组合4000余个,测定玉米自交系配合力2000余份,选育玉米自交系150个,用于生产的自交系有多伊、亚1、亚2、亚10公枣等。选育超过“对照”的优良组合200余个。选育立叶型偏紧凑型耐密植的“亚单11、18、19号”玉米单交种,一般亩产700—800千克,高的亩产达1027千克,比对照增产30%以上,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撰写立叶型偏紧型耐密植的“亚单11号”玉米单交种选育,载人《贵州省遗传学会论文汇编》;撰写《玉米茎叶交角的遗传论文》,2000年4月获“国际优秀论文奖”。从遗传角度提出选育紧立型玉米单交种的理论,使玉米的株、叶型育种从理论和实践上向前推进。编撰《作物遗传育种学》讲义四稿供教学用。
1998年《黔西南州报》连载撰写的“白蓝花、白玉蓝。广玉蓝、紫玉蓝的栽培和繁殖”(简称四蓝),共4篇。
1997年授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沈家和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天桥演义》、《大栅栏演义》,剧本《天桥演义》,连载小说《大栅栏传奇》、《天桥传奇》。自1997年以来,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鬼亲》、《话祭》、《老铺》、《药王》、《鼓妞》、《典身》、《坤信》、《闺梦》、《戏神》;在群众出版社出版《青楼泣血》、《柳巷悲声》两部长篇,《风雨烟花巷》《烟柳寒》等。
沈家和补充介绍
沈家和 (1943~)
笔名蒋寒中。天津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天桥信托商店售货员,北京宣武区百货公司通讯干事,宣武区委财贸部干事,工人日报社。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天桥演义》、《大栅栏演义》、《鬼亲》、《活祭》、《老铺》、《药王》、《鼓妞》、《典身》、《坤伶》、《闺梦》、《戏神》、《青楼泣血》、《柳巷悲声》、《孽生缘》、《烟柳寒》、《花溅泪》16部,600余万字,另有剧本《天桥演义》。小说《大栅栏传奇》、《天桥传奇》等在报刊上连载。纪实文学《凿空万里创奇迹》获1994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者采风佳作奖二等奖。
“沈家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