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名人大全-P17
吴希真(1885~1924)名聘儒,字希真,又字庠生。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早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清末的民族危机,使他无法安下心来完成学业,遂东游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在日本得遇孙中山,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旋回国从事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会,联络各地同志…详情 ▷
吴南(1953~1972)北极镇旺安村人。干部家庭出身。学生时期以雷锋、王杰为榜样勤奋学习乐于助人。1970年8月毕业于西安中学。同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参加了襄渝铁路建设任5851部队学生17连排长。在旬阳施工工地吃住条件都很艰苦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脏活累活带…详情 ▷
吴永(1865—1936),字渔川,一字槃庵,别号观复道人。祖籍吴兴(今湖州)南门前邱,生于四川西昌县。8岁能文。清光绪四年(1878)父殁,次年随母徙成都。因家贫无力延师,从亲友处借书攻读,刻苦自励。涉猎经史之余,还工于绘事,精通音律。曾随刘复初学词章。…详情 ▷
吴扆,南宋著名将领吴玠、吴璘之父。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吴扆少年从军,为水洛城寨卒,寨卒相当于乡兵的一种。由于作战勇敢,吴扆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升至指挥使。吴扆为人宽容大度,但有时未免宽大过头,对部下的管教就失之严厉,因此军纪不整。在一次对敌作战…详情 ▷
吴庚舜(1932~2012.11.27)原名赓舜,笔名挚谊。祖籍四川临邛,父辈迁居安县。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文学所学术委员,杜甫学会、李白研究会、苏轼学会、元好问学会理事等…详情 ▷
吴辉(1936~)屯溪区篁墩乡南溪南村人。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曾在军委总参谋部第五十一研究所、江苏无线电厂工作。现在江苏省电力设计院任职。1964年参与我国第一台晶体计算机(441—)研制工作;1975年研制计算机显示设备…详情 ▷
吴于廑(1913~1993)休宁人,原名保安。民国24年(1935年)东吴大学历史系毕业。民国30年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民国36年回国,曾任武汉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49年后,历任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副校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副…详情 ▷
吴信中(1772—1827),字阅甫,号蔼人,安徽休宁县长丰人,寄籍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云之子。嘉庆十三年三月,参加“戊辰科”会试。初九、十二、十五日三场考试下来,他榜上有名。四月二十一日,最后一级考试——殿试在保和殿开考,吴信中一举夺魁,成为清朝开…详情 ▷
吴陆升(1956.8)1976年至1978年喀什市文化馆美工干部,1978年至1982年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大专毕业,1982年至1989年任教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1985至1987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学习,1989年至1992年新疆…详情 ▷
吴可椟(1812——1879),兰州人,故居在南府街(今城关区金塔巷91号)。其门楣上有双钩木刻隶书:“吴柳堂先生故宅”。清道光三十年(1850),吴可读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1859)分校顺天乡试。因母丧扶柩归兰,主讲兰山书院,旋…详情 ▷
【吴瑛】(生卒不详)字松山,明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人。明嘉靖年间军事将领。初任靖虏卫指挥,经御史大夫王绅举荐转任固原守备。嘉靖13年(1534年),蒙古吉囊部进犯安定(今甘肃定西市)、会宁,吴瑛随总兵刘文与吉囊战于会宁葛家岔(今定西市葛家岔)斩敌数十人…详情 ▷
【吴思权】(1782—)字一平,会宁县人。清嘉道年间知府。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第三甲第15名进士,即授内阁中书。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任杭州府同知,二十五年(1845年)调任温州府同知。在内阁中书任中,批校了30多部策议文献、史书典章,道光…详情 ▷
吴保刚(1933~)笔名吴刚。甘肃临洮人。中共党员。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北京人文函授大学。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景泰县委宣传部长兼县报主编,白银市委、平凉地委秘书,《甘肃日报》记者,长庆石油报部主任,长庆干校党委副书记、…详情 ▷
吴祯(生卒年不详),字从善,河州(今临夏市)人。幼年志向远大,八岁入私塾,即擅长诗词,年稍长,以荫宜补千户侯,笃志学成致仕。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以《诗经》中亚魁,授四川梓童教谕,山东禹城教谕,他博通“四书”、“五经”,生员敬重。朝廷以其学识德行选聘…详情 ▷
吴鹏(1880~1916)字鲲化。陕西淳化人。任侠好义,思想激进,语多慷慨,时人以荆轲、高渐离比之。1911年西安起义时从军,任敢死队队长,随曹印侯驰骋东西战场。民国成立后,因不满时局,道服云游,后与党人在西安密议,参加“反袁(世凯)逐陆(建章)”的运动,…详情 ▷
吴碧云(1901~1966)女。陕西澄城人。幼入私塾、国民小学读书,后考入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女师上学期间,受进步教师的影响,经常阅读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书刊。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她组织女师同学上街,张贴反对帝国主义的标…详情 ▷
吴炳幼年聪明好学,素有大志,清雍正七年(1729)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中进士。其祖父吴启晋传中云:“以孙炳贵,赠文林郎”。乾隆十三年(1748)冬至乾隆十八年(1753)任陕西宜川知县。后调任陕西长安知县。陕西葭州知州。因为官正直,被人诬陷降级,平…详情 ▷
吴满有(1893年—1959年),陕西横山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后因被俘而身败名裂。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详情 ▷
吴毅丞(1882~1951)字乃武瓦房店镇人。清末秀才民国二年(1913)任县自卫局局卿四年(1915)任西区保卫团长八年(1919)任北京政府众议院候补委员九年(1920)任京东河道处工程委员十一年(1922)任广东政府大本营咨议。十五年(1926)北伐…详情 ▷
吴成周(1920~1949)陕西米脂县人逃荒至山西静乐落户在苦难中渡过童年。1940年7月参加革命在晋冀鲁野战军第4纵队12旅34团当兵。民国36年(1947)7月随军强渡黄河进击豫西转战陕南。民国37(1948)2月任陕南军区组建的郧白独立团2营6连连长…详情 ▷
吴香山(1903~1951)字阶兰,一名吴文馨,白河县小白石河人。10岁丧父,由祖母阮氏抚养成人。读私塾6年,辍学后曾执塾馆,兼学中医。白河地处秦头楚尾,山大林深,交通闭塞民国初年,豫陕川鄂驻军中常有哗变出来的队伍,到竹山与白河交界山区抢掠、“绑票”,民众…详情 ▷
吴庚扬(1823~1895)原名利松。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其父吴地忠务农为业为人忠厚诚朴公正无邪深得乡里尊重其母擅长吊挂面。治家勤谨教子甚严。吴庚扬年少时聪颖、勤奋、好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被考选为拔贡。咸丰九年(1859)考中举人翌年又中庚申…详情 ▷
吴庆扬(1841~1911)原名利桂。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为吴庚扬之胞弟清同治庚午科(1870)举人、甲戌科(1874)进士时年33岁钦点刑部主事签分四川司。后改任江西知县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历充己卯(1879)、辛卯(1891)、甲午(1894)等…详情 ▷
吴承鼎(1915~1967)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毕业于商南县南街小学随即任红庙短期小学教师。自此开始了他终生从事的教育生涯。民国三十年(1941)在郭家垭初小任教时加入国民党。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20日在国民党商南县政府召开…详情 ▷
吴荫祥字吉庵,董家沟人。务农兼行医。待人醇厚,好善乐施。凡远近老弱贫困之户,多施以周济;对其中年青体壮者则贷以金钱,指以谋生之道,若无力偿还,即当众毁其借券,示意舍免。亲友中孤老之人,接入家中供养送终。乡里相约,严禁盗贼,议定偷盗者罚钱,捕盗者奖赏。一日晚…详情 ▷
吴学德,原籍镇安县安乐乡安乐村,后迁住柞水县凤凰镇街。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初二,民国24年(1935)参加红军,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24日逝世,终年78岁。学德祖辈为佃户,家贫如洗。8岁时,因父亲有病,庄田歉收,无法交租,全家5…详情 ▷
吴潘龙,次章跃门,清廪生,柞水县石瓮乡马蹄湾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九月初八,故于1967年9月3日,终年92岁。曾任镇安修志局主任、柞水县长。潘龙幼年家境贫寒,因无钱入学读书,常在私塾窗外聆听老师讲课。久之,感到“书内有黄金”,即央求父母送他人学。…详情 ▷
吴澄(),女,云南昆明市人,为书法家吴锡忠之大女儿。年,吴澄在云南昆明女子师范求学,积极参加,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青年励进会”,开展反封建,运动。年,吴澄至广州学习,转为共产党员,年底回滇。参加云南建党工作,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工委委员,积极策动“倒唐(继尧…详情 ▷
吴天(1950~)笔名天夫。云南昆明人。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68年赴昭通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昭通东方红电厂、市供电局工人,市政府经协办干部,东川市文化局艺术室主任,编剧。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少儿小说…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