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名人大全-P30
吴平,字堪白,桥头镇潭河沿村人,1920年出生。父吴克刚是李叔同的学生,工诗文书画,尤精于山水。吴平早年拜邓散木为师,学习书画及篆刻。1949年去台湾,从雁高轩高氏游,专攻花鸟画创作。曾参加台北“七修画会”、“海峤印集”、“六六画会”。1953年、1988…详情 ▷
吴明,1919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35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社会科学研究联盟”、上海文化救国会、汉口学生服务大队工作。1937年12月至1942年4月,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后留校任队支书、指…详情 ▷
吴焕宁,女,1933年1月生于南京,籍贯江苏省苏州市,1954年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前身)经济系毕业,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工作经历1954年东北财经学院经济系助教19551957北京政法学院民法研究生班苏联民法专家民法、民诉、…详情 ▷
吴敬琏,男,1930年1月24日生于南京。1948年,考取金陵大学文学院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入学后转入经济系学习;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3年,大学毕业;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1…详情 ▷
吴涛毅(1956.9—),江苏南京人,1974年入伍,曾任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副师职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机关党总支书记、外联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美术作品展,作品《我是一个兵》获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作品奖;国画作品《脊》…详情 ▷
吴玉柱1958.年12月24日生.江苏南京人,毕业安徽教育学院油画系,大学本科,(安徽教育学院客座教授)。现就职合肥市文化馆美术部主任。研究馆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省美协…详情 ▷
吴廷燮(1865~1947),原名承荣,字向之,又字次夔,晚号景牧。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于山西榆次。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举,同年由誊录叙通判。光绪二十七年调署太原府同知,次年擢太原府知府。光绪三十年入京政务处,…详情 ▷
吴瑞年(1900~1985)字稼英,江苏南京人。幼年随家迁沪。民国9年(1920年)进圣约翰大学读理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学成,原可留美工作,但为实现报国夙愿,即行回国。民国15年,受聘任浙江公立专科学校(今浙江大学)无机化…详情 ▷
吴新雄,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3月参加工作。1967年3月1971年1月任江苏省江阴长江服装厂职工;1971年1月1973年2月任江苏省江阴南菁高级中学教师;1973年2月1…详情 ▷
吴青(1937年),原名吴宗黎,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北京;是已故中国著名作家冰心和社会学家吴文藻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教授。自1984年首次当选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就开始遵循《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积极为选民进行维权活动;1989年至2004年,又…详情 ▷
吴冰,1935年生,社会学家吴文藻与著名作家冰心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84年至1987年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详情 ▷
吴贞毓(1653)南明大臣。字元声,宜兴(今属江苏)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事唐王为吏部文选主事。事败,拥立永明王,由郎中累任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清兵南下,王奔广南,孙可望迎王入安龙府。因守护将无人臣礼,王不堪其忧,遂与贞毓谋,遣人间道驰李定国所…详情 ▷
吴鸣,江苏宜兴人。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1977年于江苏陶校学习,1986年华业于无锡轻工职大美术装潢专业,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紫砂博物馆设计中心主任,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级职称评委,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宜兴市紫砂学科带头人。发表…详情 ▷
吴锡兴(1944.12—)别名君羊、吴夕兴,江苏无锡人。擅长水彩画、水墨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历任江苏淮安县文化馆美术干部,淮阴地区创作组创作员,淮阴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淮阴画院院长,二级美术师。作品《淮河新歌》获纪念《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详情 ▷
吴可人(1952.6—)江苏宜兴人。擅长漆画、壁画、彩墨画、装饰艺术设计。197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7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漆画《马蹄莲》中国美术馆收藏;《渔米之乡》、《阳光下的傣女》、《圣光》…详情 ▷
吴嘉麟(1927.3—)江苏无锡人。擅长工艺美术。1947年肄业于武昌艺专,1951年毕业于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曾在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从事工艺美术教学。1972年在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美术工作部从事考古绘图和陈列设计。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详情 ▷
吴冠南,江苏宜兴人,1950年生。擅长书法、绘画,尤精写意花鸟画。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如:消解山水与花鸟画的边界;利用平面构成肢解传统花鸟画的构图;用纯色彩表现形象,一反传统以墨为主的方法,将墨作为众多色彩中的一种颜色来运用等项研…详情 ▷
吴文治(1925~2009)笔名石牧。江苏江阴人。1949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国文系,1952年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中国文学史专业,研究生。历任人大新闻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学报《教学与研究》常务编委、校学术委员、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研组长及…详情 ▷
吴海发(1934~)字烛人。江苏无锡人。民进成员。195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同年分配到徐州郑集中学任高三语文教师,兼任徐州高师函授站辅导教师。为海瑞罢官问题而写《与姚文元同志商榷》一文,于浩劫中经历生死磨难。调回无锡后,在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详情 ▷
吴碧莲(1955~)女。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无锡市文化局创作组编剧,太湖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兼部主任,无锡市文联专业文学创作室主任、副秘书长兼组联部主任、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无锡市作协副主席。198…详情 ▷
吴永乐,生于1932年7月,江苏镇江人,1953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5月,历任冶金工业部中南勘探公司201队、江西地质分局201队技术员、组长、技术负责人,1958年8月,历任地质部江西省地质局钨矿大队技术负责人、工…详情 ▷
吴庠(18791961)原名清庠,后去清字,字眉孙,别号寒竽,镇江人。少读诗书,后来又攻读新学,30岁时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清末,诗文与丁传靖、叶玉森齐名,人称“铁瓮三子”。他尤工于词,“豪迈而不失之伧,沉骏而不失于放”。是南社社友。民国4年(1915年)…详情 ▷
吴兆曾(18731935)字缙云,号寄尘,别号味秋,镇江人。5岁丧父,由母林氏教育。23岁入学为秀才,次年入南学舍继续求学,同时设馆授徒以养母。30岁,弃学到沪,佐其兄季农经营商业。民国元年(1912年),经他舅父林兰荪推荐,到张謇开设的大生纱厂驻沪事务所…详情 ▷
吴鹏(1910~2001)吴鹏,男,江苏镇江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吴鹏抗日战争期间曾任军校学生总队队长、通信学校教官、军政部少将点验主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等职。1981年起,吴鹏任南市区政协委员,1985年起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南市区工作…详情 ▷
吴兆恩(生卒年不详)字泽民,镇江人。习业于镇江源记糖行,后创设生茂源糖北货行栈,不久倒闭,改创德新源号。营业日有发展,清偿了债务,信用大著。至光绪中叶,德新源已成为糖北货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型行栈,吴泽民在商界中也树立起很高的威望。他曾经纳捐和慈善公益的保举,…详情 ▷
吴桂林(1924~1945),句容东昌乡桥东人。出身农民。1939年3月参加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后改编为新四军新三团。1940年2月,部队奉命转移到丹、金、武地区,打击日伪清乡活动。1941年春,新三团与长滆人民抗敌自卫团合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四…详情 ▷
吴伯让(1918~1942),原名振金,扬中县玉皇庙施家埭(今永胜乡合兴村)人。吴青年时期阅读进步书籍,接受革命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扬中师资训练班学习。1940年2月,主持成立了雷观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详情 ▷
吴子周(1884~1957年),原名鹤龄,以字行,镇江人。少时,潜心经世致用之学,读赫胥黎《天演论》,深以清代国势崩颓为忧。从其伯父吴兰宾习医,勤于学习,有所成就。宣统年间,与陈邦贤等人创立丹徒县自新中医专科学堂,开中医教育风气之先,与沪、扬等地医友合作,…详情 ▷
吴寄尘(1873~1935年),又名兆曾,字缙云,别号咏秋,镇江人。5岁丧父。中年始协助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1926年张謇病逝,吴为张作墓志。1930~1933年,负责并出巨资创建绍宗国学藏书楼,将自家书室“咏秋轩”藏书送往楼中收藏。1935年,因病由沪…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