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姓氏名人>吴姓名人>第38页

“吴”姓名人大全-P38

吴周文(1941~)笔名周文、周雯等。江苏如东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江苏扬州师院。历任江苏扬州师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及现代文学教研室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著《散文十二家》…详情 ▷

吴功正(1943~)笔名吴文、埝任等。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如皋师范学校、南通师专中文系教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主编,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详情 ▷

吴志骞(1904~1939),原名嘉隆。江苏南通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民国20年,创办上海女子中学,校址在南市文庙路学前街19号。聘请蔡元培等人为校董,吴志骞为校长。开学伊始,分高中、初中、幼稚师范及成人补习班4部。秋季师范班人数…详情 ▷

吴焕章(1914~1990)笔名戴夫、戴富等。江苏泰县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1937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山西决死3纵队宣传科长,长治局长,冀鲁边军区《前线报》主编,渤海区党委机关报部长,东北民主联军6纵队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处长,南京军区政治…详情 ▷

吴梅(1914—1985),女,原名吴曼华。海宁硖石人。自幼患脊柱结核,驼背多病,但身残志坚,刻苦向上。1935年9月在上海读书时,参加共产党组织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和救国联合会,从事革命活动。一二·九运动后,回硖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硖石商报》上副刊《女…详情 ▷

吴育英(1920—1949),又名宁,海宁盐官人。学生时期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考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该行中共支部办有刊物《书声》,育英参与、发行。1941年初,被日伪逮捕,后获释。是年秋,调往昆明中国银行。育英团结同人,很快把上海停刊的《书声》在…详情 ▷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号正厂,海宁硖石人。幼失父母,生活艰困,眇一目,刻苦好学。8岁即能日记数百字。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业于唐文治。好治宋理学。以才思敏捷,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例假日常怀烧饼坐图书馆中,攻读终日。1923…详情 ▷

吴清化(1918—1943),女,原名庆华,原籍平湖县,生于北平(北京)。1930年随母迁居南京,后考入南京栖霞山师范。1935年秋,考入金陵大学,由大哥吴志恒(共产党员)介绍,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奔走于上海、南京,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被捕,在狱中始…详情 ▷

吴穀祥(1848—1903),字秋农,初字蓉甫,别号瓶山画隐,晚号秋圃老农,嘉兴人。工山水并擅人物花卉,用笔苍劲,设色清丽。俞曲园评其画为“神品”。清末在上海鬻画,时画风习尚纵横草率,而其独能不落时尚。一度去北京作画,声誉鹊起,名噪南北。光绪二十六年(19…详情 ▷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石门(今桐乡)崇福镇人。自幼聪颖,无意功名,醉心艺术,终年杜门挥毫,不预外事。能诗善画,尤擅山水。山水取法高古,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习,卓然成家,名重一时。花卉墨色厚浓淡雅,无不适宜,恰似…详情 ▷

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幼即聪颖过人,文才隽秀。清顺治九年(1652),13岁应童子试,即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梨洲(宗羲)兄弟交往。举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亦不赴任…详情 ▷

吴廷璆,又名默健。男,汉族,1910年7月2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绍兴人。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16年9月杭州私立惠典女中小学部读书。1920年9月杭县县立第二高小读书。1923年9月杭州两浙盐务中学读书。1927年2月…详情 ▷

吴善庆(1872~1922),字善卿,绍兴柯桥州山人。出身贫苦。14岁去沪谋生,在咸康公司和外人所办礼和洋行工作,因勤勉机灵,深得中外老板的赏识与信任。清光绪三十年(1904),自办公和来公司,经营颜料,因管理有方,生意蒸蒸日上。民国元年(1912),东渡…详情 ▷

吴鉴卿(1912~1956),绍兴昌安三脚桥人。父为碗店职工。鉴卿15岁去箔庄学徒。20岁后与父以小本自营碗店,常向县内外集镇推销商品,寒暑不辍,由是日益发展。后在昌安官塘桥开设万春碗店。民国30年(1941),日军侵绍,到处掳掠,曾被逮囚禁,于深夜挖墙逃…详情 ▷

吴殿扬(1880—1974),又名殿标,字绍庸,嵊县浦口乡(今嵊州浦口镇)棠头溪村人。出身儒医世家,喜练拳舞棒,清末武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浙江武备学堂求学时,杭州拱宸桥已划为日租界,日本人为宣扬武士道精神,在拱宸桥摆擂台,殿扬挺身而出,击败日…详情 ▷

吴昌顺(1889—1968),绍兴小保祐桥人。曾学中医外科,粗有文化。先在乡间宣卷,后又在道士队里唱曲,因家人不支持,到上海越声票房工作,得到绍剧老艺人李玉水的悉心指导与传授,乃参加乱弹班。因其说白老练有力,出腔声旺,颇受欢迎和好评。此后,与李玉水、王桂法…详情 ▷

吴钦烈(1896—1966),号景直,诸暨孝四乡(今陈蔡镇)柯溪坞村人。中学毕业后,入浙江高等学堂。1914年,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科学习,得学士学位。后又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化学硕士学位。旋任安德拿0公司化学师。1920年,在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详情 ▷

吴道熔(1852—1936),原名国镇,字玉臣,号用晦,晚号澹庵,会稽(今绍兴)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不愿入仕,以讲学终身。历任潮州韩山、金山,惠州丰湖,广州应元、越秀等书院讲席、山长。光绪三十年(1904),任两广高等学校监督。民国成立后,闭门著…详情 ▷

吴凡吾,浙江定海人,1918年8月出生于上海。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安吴堡青训班第五期、延安抗大第四期学习,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后在延安抗大总校、华中抗大总分校、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八分校任组织科干事、宣传股股长、文工团主任、政…详情 ▷

吴文云(19141986),曾名吴蓉卿、吴敏诚、王阿云,定海临城街道洞岙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6月参加革命工作,派往定海县国民兵团任政工队员,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筹办白泉后岙小学,作为中共定海县工委驻地,任中共定海县工委委员。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五…详情 ▷

吴执御(1590—1638),字朗公,黄岩县城(今黄岩区)西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济南府推官,洁躬执法,人称“吴靖街”。时宦官魏忠贤篡权,党徒在德州建生祠,府县官吏俱往祝贺,唯执御拒绝。崇祯二年(1629),魏伏法,帝亲书“清介第一”赐执御。…详情 ▷

吴秀明(1952~)浙江温岭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学会副会长。20世纪80…详情 ▷

吴中杰(1936~)原名吴中极。浙江临海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作协理事。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学术著作《论鲁迅的小说创作》(合作)、《论鲁迅的杂文创作》、《鲁迅文艺思想论稿…详情 ▷

吴云祥,又名吴兆叶,化名赵贤木,湖雾镇台头村人。1929年在湖雾、水涨等地组织农民武装,1930年3月率部编入红军坞根游击大队,同年6月任红二团湖雾中队长。红十三军失败后,继续在沿海岛屿坚持斗争。1937年5月被捕,惨遭酷刑死于狱中。…详情 ▷

吴百亨(1894—1973),祖籍乐清,出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少时仅在教会崇真小学读过三年书,后去农村替人牧牛,做帮工。17岁到温州普益药房当学徒,刻苦自学调剂学、药理学和外文等,得到晚清进士陈幼农的赏识,招为女婿。婚后由陈家资助3000元,在五…详情 ▷

吴超徵(1905—1933),永嘉瓯渠人。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好学,尤爱武术。不仅文墨蔚然可观,而且拳法娴熟,技击、举重远胜常人。年弱冠,随祖父寓居平湖乍浦,朝夕习拳,武艺益进。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次年6月参加省港,队伍经过沙基遭到英驻军开枪射击,…详情 ▷

吴钟镕(1877—1926),字璧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官费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振武学堂学习语言和军事。三十一年回国完婚。翌年再次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专攻军事,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后应四川总督赵尔巽礼…详情 ▷

吴庚伯(19061982),字省三,号苕东居士,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关镇人,原籍余杭闲林镇。16岁师从名医单懋清。民国22年(1933),获中医医士职业执照,在上海辣菲德路自设诊所,因医术精湛,名扬于沪。24年,“七君子”事件发生,为“七君子”保健医师,与…详情 ▷

吴来富(1928.91953.4),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上堰头村人,1951年3月入伍,曾荣获模范称号3次,三等功1次。1953年4月在朝鲜牺牲,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2团小车连班长。…详情 ▷

吴农华(1894—1974),原名荣华,又名雄华,曾化名非是。1894年2月出生于义乌义亭樊村—个中农家庭。1911年,吴农华毕业于稠西高等小学,1913中1月就读于浙江省公立甲种农业学校农科。1915年5月在浙江入伍,后升军士从军官候补生。1915年入保…详情 ▷

吴姓名人共1485名/50页,当前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