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名人大全-P51
张性初(1902~1971)原名张炳仁,化名醒初、秉人,笔名冰人、兵刃、每雨。陕西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人。1920年考入华县私立咸林中学,受魏野畴、王复生影响努力阅读革命书刊。1922年随魏野畴转入西安成德中学。1924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详情 ▷
张惟任(1561~1628)字仲衡,号觉菴。明潼关卫城内第一巷人。自幼性格沉静,不喜声色,胸怀大志,秀才考试时屡次排名第一。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由戴礼膺推荐,以举人身份连续七次到礼部应试。万历二十九年(1601),赐进士及第,选拔为建德令,旋改巫山…详情 ▷
张晰哲(1889—1970),字朗仙,老县城内别家巷人。清末增生,高等学堂毕业,任教20余年,并任河南新野、镇坪县政府秘书及潼关县政府督学、科长、秘书等职。民国十九到二十年(1930—1931),与赵冠青等学者编修《潼关县新志》。建国后,任中学教员、潼关县…详情 ▷
张沣中(~1848)字兰沚。陕西潼关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刑部主事,主持提牢厅;后任郎中。因办事认真、执法公允,曾多次随部院大臣去黑龙江、奉天、山东和江苏、安徽等地平反冤狱。官至巡抚、刑部侍郎。道光十二年(1832),在直隶大顺广道任上,率…详情 ▷
张大有(1675~1730年),字书登,一字火天,号慕莘。清代漕官,陕西合阳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期成绩最优,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九年(1700)转任礼科给事中。在担任殿试授卷官时,他向皇帝陈奏了当时考场中的弊端。因居官勤慎,多…详情 ▷
张国藩(1903~1978)陕西澄城人。16岁入三原县高小,1922年8月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25年8月考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任上海浦东共青团部委书记,曾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蒋介石发动…详情 ▷
张拜云(1864~1909),后更名铣。陕西蒲城人。善诗文,能书画,尤善音律。随便取几只瓷碗,按声音高下排列,双手各执一竹筷敲奏,即能成曲。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授耀州学正。二十一年(1895)参与公车上书,力主变法维新。后居北京,主办《顺天时报》…详情 ▷
张皓强,陕西白水人,青年民族歌唱家,作词人,中国音乐制作人协会理事,中国声乐学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渭南市音乐家协会会员,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理事,白水梦想金话筒学校艺术顾问,舞精灵艺术学校艺术顾问,…详情 ▷
张青云(1777~1854)字衢九,号楠亭。陕西富平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武进士,以汉人入直禁卫“乾清门行走”。十八年(1813)奉命随陕西提督杨遇春督率清军开往河南滑县镇压“天理教”(白莲教支派)反清起义。战斗中,他带精锐100余人绕道起义军背后偷…详情 ▷
张鹏一(1867~1943)字扶万,号在山主人,晚年号一翁、一叟,笔名树叟。祖籍山西曲沃,生于陕西富平,遂以富平为籍。七岁起入塾读书。11岁始由其父每日讲授汉魏以来古诗二三十句,并要求读写。坚持五年,诵诗达千余首。清光绪十八年(1892)考入泾阳味经书院,…详情 ▷
张清和(1916~1947)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因家贫上不起学,11岁起就给人放羊、拦牛。受隐蔽在他家的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教育和影响,14岁就当了小交通员,为中共组织送信、放哨。1934年,张先加入了中共领导的少年先锋队,不久又参加了陕甘游击队…详情 ▷
张应金(生卒待考)号混天王,今延川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陕北大饥,张应金同王自用(和尚)在延川揭竿而起。崇祯五年(1632)正月,混天王等部农民军,伪装为米商,攻破白水、宜君,接着东渡黄河,攻克蒲州(今山西永济西),流动作战,攻堡破寨,夺取物资。崇…详情 ▷
张子芳,女,曾用名张芝芳,1914年9月15日生于陕西安塞。1925年瓦窑堡女子学校学习。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夏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8月毕业后起任陕甘宁边…详情 ▷
张应德(1931~1975)张应德,男,本县顺宁乡高家湾村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丧母,只读过3年小学。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在陆军76师3团3营9连当战士。1948年1月,调入西北野战军4纵队3旅7团1营1连当战士,随部队转战陕北。…详情 ▷
张廷芝(1908~1953)乳名生旺,字幼兰。陕西保安金佛坪(今属陕西吴旗)人。家庭拥有土地1500多亩,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从小顽劣,只读过三年私塾,便混迹社会。1929年春投靠甘肃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在谭部任骑兵连连长;后又投靠在宁夏平罗扩军的…详情 ▷
张万祥(1941~1969),小名院子。祖籍横山县红崖沟。1924年逃荒到华池大崾崄沟落户,后迁居吴旗县杨城子村。1956~1960年张万祥在杨城子小学读书,1966年3月应征入伍,在青海省3595部队当战士。1969年7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时年22岁。张…详情 ▷
张耀增(1906~1954)甘泉县城内人,地主成份。1938年,张耀增赴西安医防训练班受训,结业后任国民党县政府卫生助理员,并兼任戒烟所长。1939年任城区联保主任。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被驱逐出县,张耀增带着儿子张立志和侄子张立仁跑到洛川,仍任卫生助理…详情 ▷
张郁(1468—1521)字从周,号柏坡,柏坡村人(柏坡村1961年划归黄龙县三岔乡)。善写作,14岁补为廪生。但累举不第,援例为国子生。张郁平日交往的多是有名望的人,每次聚会必谈理论文。他以广博的学识受到人们的器重。弘治十七年(1504)被授予南城兵马副…详情 ▷
张文奎字应光,张郁次子。立身刚直(旧志载:曾拾乡人粮银数镒,访而还之)。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任刑部主事,曾参于锦衣卫事务。旋任四川佥事,四川参议,后归乡里,构亭教授。不久又起用为湖广江防,转四川参政,山西左布政。文奎居官清正廉洁,剖决如流,不徇私…详情 ▷
张超洛川人。其父占熬曾为荆州府通判。由父难荫河南宜阳知县。在任捐俸修学宫,设立义塾;煮粥赈饥,施药除疫,造福于百姓。宜阳历来为旱所苦,虽两川濒洛,但不知灌溉之方;张超亲自勘察地形,率民开修渠道兴办水利,从此旱不为灾。居官五载多善政,寻升广西思恩军民府西隆州…详情 ▷
张季玉(1908~1987),男,汉族,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自幼在家塾读书,聘有石达开等老先生专为其执教。民国十三年(1924)入宜川第一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相继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于二十一年(1932)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科经济系读书,二十六年(19…详情 ▷
张学让(1913—1964)乳名学堂黄陵县太贤乡四圣村人。8岁入私塾。先后在延长、延安、西安等地读书。在西安省立师范就读时于1937年10月加入民先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返乡任桥山小学校长。11月在黄陵参加国民党先后在洛川中学、中部师…详情 ▷
张林召(1915—1987)女隆坊镇人。农民文盲自幼喜爱剪纸擅长人物造型。作品曾参加延安地区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与中央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并曾在《美术》杂志发表以其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美术专家的重视和好评。张林召的作品已销往国外美术评论家钟阿城评价说“张氏…详情 ▷
张肇基(1890~1914)字乐成。陕西南郑七里乡(今属汉中市汉台区)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在校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率众在山东烟台响应,被推为民军副都督。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南京黄兴麾下任前敌指挥。失败后亡…详情 ▷
张羽字伯翔,本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初任传谕圣旨的行人官。正德初年,宦官刘瑾(兴平县人)以同乡笼络张羽,羽因不与为伍而受到压制。五年(1510),刘瑾谋反事败被杀,羽才升任考察山东吏治的御史。当时有个县官以权谋私,为害地方,并借故友关系求…详情 ▷
张子述(1903—1988),勉县城关镇劳动街人。民国15年(1926)从师学医,20年(1931)开铺行医。34—36年(1945—1947)参加北京医专函授和贵州光明眼科函授学习后,经国家统考合格后,取得中医师资格。解放后,张子述先后在县中医联诊所、县…详情 ▷
张联辉(1856~1927)男,字萼楼,祖籍湖北麻城。康熙年间,张姓先辈由麻城迁入班城西北边柳林沟。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还是生员的张参加编修《定远厅志》,为5名总校之一。七年(1881),张被选取考定优贡,与副贡程学深用俸禄380两白银在…详情 ▷
张世珍(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详情 ▷
张臣(生卒年不详),明代名将。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人。行伍出身,初任队长,矫健精悍,勇敢善战。曾随千总刘朋守黄甫川。刘朋遇鞑靼贵族来犯,失马被围,张臣单身匹马驰救,射中来犯者首领,夺马将刘朋抢回,从此扬名边陲。不久,代刘朋任千总。屡战跨马梁、李家沟、高家堡…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