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姓氏名人>张姓名人>第67页

“张”姓名人大全-P67

张叔夜(10651127),字嵇种。祖籍河南开封,后徙居铜钹山镇家潭村塔底地方。初荫授兰州录事参军。宋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历官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右司员外郎、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出知海州(连云港)。宣和三年(1121),宋江攻海…详情 ▷

张履信履信字思顺,号游初,鄱阳(今江西省)人。淳熙中,尝监江口镇,后通判潭州,官至连江守。…详情 ▷

张依登(19271947),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青洲人。1927年3月出生,1947年在东北地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六团(1949年整编后为第38军113师339团)三营战士,参加了东北战场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1947年12月参加…详情 ▷

张元筹(1909~1989年)张元筹,福州郊区城门乡浚边村人。元筹因母亲早逝,幼年失抚,寄养在姑丈家里,为表兄弟们“帮读”,但稍长,不肯寄人篱下,便回家务农,不久入海军陆战队预备干部班学习。民国15年(1926年),在乌龙江参加截击军阀张毅的战斗,幸得生还…详情 ▷

张磻(生卒年失详),字渭老、敬夫,号松山,罗源县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与弟张庠同榜进士,由检点赡军,历官国子祭酒,权兵、吏二部尚书,权刑部尚书兼礼部,拜端明殿学士,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进封长乐郡公。后辞去官职,卒赠少师。磻为人守正不阿,风采凛然。…详情 ▷

张光旭(1898~1973年),又名家聪,字位辐,英文名,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罗源县飞竹乡洋头村人。8岁随父至古田,进入培英小学读书,成绩优异,为英籍教师所宠爱,授以英文,故少年时英语即能说得流利。宣统二年(1910年)入八年制福州汉英书院(…详情 ▷

张永福(1867~1942年),又名受其,同安县安仁里灌口人。15岁随父南渡出洋谋生,在马来亚槟城和缅甸仰光等地经商,并在槟城创设新裕隆公司,在仰光开设集发商号及永通、大同油厂等。清朝末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洋一带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光绪…详情 ▷

张敏(约1440~1485年),字辅德,同安县翔风里浯州青屿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沙县、尤溪农民,波及全省。张敏的叔父招集乡里丁壮练武,准备自卫,却被仇家诬告“通寇”。成年男子被官府抓去充军,张敏和他哥哥张庆、张本等幼丁都被阉割送往南京,入宫中为…详情 ▷

张伯庭,又名张廉、阿四,1901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郊下村一个贫农家庭。小时,他读过两年私塾,以后就跟随父亲在家种地。1926年,张伯庭到涵江中学当工友。时有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党员黄苍麟在涵江中学任教。张伯庭经常与他们接触,受他们的影…详情 ▷

张美莉,1945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副主席、世界金奖艺术家。现迁居深圳。二十多年来,张美莉的水彩画频频入选参加中外重要美术大展,屡次获奖,并被美术馆收藏,选…详情 ▷

张达(~1279年),渐山人,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德祐元年(1275年),端宗为元兵所逐,至泉州,因蒲寿庚叛变又走潮州,住跸红螺山。张达闻讯,即率武馆学员斫伐树木,堵塞元兵南下通道,并毁家纾难,与郡马陈植(璧娘弟)、都部头马骥输粟万石,前往红螺山饷军,又率义…详情 ▷

张维,字振纲,一字仲钦。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初任贺州(今广西省壮族自治区东部)司理参军,后转任汀州(今长汀县)军事推官。任满,调任龙海(今龙海县)县丞,改左宣教郎,任闽县(今福州)知县。张维简政便民,廉洁奉公,百姓称…详情 ▷

张智字玄略,生年不详,顺昌县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以精通,考绩优良,被推荐到吏部,出任夷陵州(今湖北宜昌市)学正。不久任礼部左侍郎,因主张普及礼教有功,调任礼部右侍郎。明太祖提倡“务学以明礼”,对地方管教育官员忽视礼教的现象很不满意,遂诏张智修制…详情 ▷

张昇字伯起,顺昌县人,生于元大德(约1297~1299年)初。幼年聪明好学,八岁能诵《五经》,并能作诗词而名闻遐迩。九岁,被选荐到省,省官见他才华超人,以“神童”称之,上报朝廷准许进国子监深造。十二岁,被选入秘书省任正字。二十岁,升任校书郎。后出任江西儒学…详情 ▷

张荣进,原名老邱。1919年4月生于顺昌县埔上乡墩头村一个雇农家庭。少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困。十二岁就为本村富户放牛看鸭,艰难度日。1934年11月,红军闽北独立师在顺昌县西北农村开辟游击区,荣进受其启迪,于193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6月参加游…详情 ▷

张式(9891050),字景则,宋代福建浦城人。宋天禧三年(1019)进士,为将乐县主簿。将乐县有所坑冶,矿工税课没有缴清,被拘押几百人。张式到任分别贫富调整税额,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经过调整,课税0完成。后调任祥符(今河南开封)尉。赵稹到并州(今山西太原…详情 ▷

张德,松溪县城关人,明代抗倭义士。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冬,倭寇自闽东沿海入侵,先后攻占宁德、福安、寿宁、政和等县城。每到一地,烧杀掳掠,惨无人道。(清康熙《松溪县志》魏濬《御倭纪事》。)同年十二月初,倭寇窜犯松溪县境,县令听信陈旦等奸人之言,写信求和…详情 ▷

张德胜,又名张文有,1914年生于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锦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元模是个朴实的农民,母持家务,三个兄弟,两个妹妹,一家八口租佃为生。父母望子成龙,节衣缩食供张德胜上私塾读书。张德胜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七年寒窗勤学苦读,略通文理。他从小聪明伶…详情 ▷

张如屏(1907~1983),名保德,长丰县杨庙乡人。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曾到陶楼姑母家读私塾,经姑父弟弟陶淮的引导,荫发革命思想。又经陶淮介绍,于民国13年(1924年)入共产党人吴云、吴震等创办的“淮上补习班”学习,加入“淮北青年社(即共青团)”。民…详情 ▷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著名的“张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张允和的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详情 ▷

张卫明男,1957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人,汉族。1990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1976年至1978年在芜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详情 ▷

张力化(19191972),张台望之子,原名德钦,生于芜湖。少年时人安徽公职学校机械科工读;1939年国民党中央军校十四朝毕业,历任国民党部队连长、营长、团副、中校参谋、国防部预备干部受训处中校人事科长;参加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和远征缅甸;国共和谈破裂…详情 ▷

张文麟(18541928),名登锦,字鹿鸣,又名彩堂。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人。清咸丰四年(1854)生。自幼勤文习武,武艺超群,光绪十一年(1885),参加乡试中武举,同年任宣城右营把总。光绪二十五年(1899),调任铜陵县大通和悦洲汛把总,兼管江防事务。因…详情 ▷

张玉江(1936~)芜湖县花桥乡人。1953年入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科长、江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省军区政委等职。1959年立三等功一次。1970年10月至1973年1月任驻坦桑尼亚军事专家组军事专家。1978年5…详情 ▷

张邦礼(1909一1942)安徽省繁昌县新淮乡陶村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5岁因家贫辍学务农。“七七事变”后,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形势极大地鼓舞了他的爱国斗志,1938年春,他参加了革命工作,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中。1939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详情 ▷

张明水(1940~)繁昌县人,1958年毕业于合肥卫校,同年分配到安徽省立医院。1960~1964年在安徽中医学院业余医疗专科班学习。1982~1984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骨髓移植。1994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他率先在安徽省内开展骨髓…详情 ▷

张永守(19021983),繁昌县孙村乡人,出身农民。早年丧父,母亲改嫁,随继父奔走于皖、苏间的大小乡镇。其身材魁伟,不修边幅。自参加革命后,为掩人耳目,更着意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形如乞丐,故世人称其为“张叫化子”。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担任地方…详情 ▷

张希孟(18931958),原名祖惠,字希孟,又名浩。安徽五河县长淮乡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少鲁钝,讷于言,而沉着有毅力。民国元年(1912),受民主革命影响,赴南京考入南京飞行营学校,并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16年,考入江苏法政专门学堂,加入…详情 ▷

张光万(19181947),五河城关镇人。幼年丧父,伯父张旭周视其为亲生,爱护备至。7岁送私塾就读,14岁进五河县立高等小学,17岁考入凤阳省立第五中学。后因参加被勒令退学。民国26年,赴徐州在“国学讲习所”学习。翌年,日军侵占津浦路沿线城乡。光万毅然返回…详情 ▷

张珊(1922~)五河县长淮乡人。中共党员。民国36年(1947年)毕业于国立安徽大学历史系。建国后,历任蚌埠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安徽大学历史系史志教研室主任、教授等。主要著作有:《关于捻军的几个问题》、《段镜湖自撰年谱》、《捻军概述》、《中国近代史论文选…详情 ▷

张姓名人共4369名/146页,当前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