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名人大全-P10
杜学诗(1900—1976)艺名“黑云彩”。原籍定陶县,后定居济宁市金乡县。山东花鼓艺人。12岁拜沛县花鼓调名家“半碗蜜”为师。1921年后,常在济宁土山书棚演唱。其嗓音清脆,表演动人,因其肤色黝黑,观众昵称为“黑云彩”,并有“南地来,北地来,谁也不压黑云…详情 ▷
杜希春(1859—1911)乳名旺,字少台,清末秀才。禹州城东褚河乡杜庄人。希春18岁因才气过人,名列诸生之冠。然而却淡于功名,以教书为业。写有许多剧本,如《同胞恨》、《驱癖验方》、《小寡妇上坟》、《花园赠金》、《绣鞋占课》等。…详情 ▷
杜孟模,字宏远。1904年生,河南杞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任北大共青团支部书记。1927年初任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1927年下半年任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书记…详情 ▷
杜秀芬(1935~),女,开封市人。1958年入开封市汴绣厂,曾任手绣车间组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汴绣艺术和针法研究,代表作有《草原英雄小姐妹》、《少儿》、《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奖,省政府百花奖、优…详情 ▷
杜政远(1932~),原籍河南省杞县,生于开封市。幼时在开封读书,高中时转入北京四中。1951年特招入空军第一航空学校,毕业后任空中领航员、领航参谋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指挥所领航员,荣立三等功。获朝鲜颁发的军功章两枚。在部队时,热衷业…详情 ▷
杜征远(1908~1995.9),原名明远,河南省杞县柿园乡前化寨人。出身农家,幼读私塾,因家贫辍学。1937年2月,他协助中共地下党员杜继曾(省吾)以续家谱跑材料为名到杞北杜庄、柿园以及豫南商水等地传送党的文件、情报。4月,随继曾去咸阳开展联络工作,返豫…详情 ▷
杜孟谟(1904~1974.9),名宏远,河南省杞县万寨人。生于官绅之家。1919年入私塾,受教师孟昭朴的影响,阅读《天演论》等进步书刊,关心时局的发展,后考入开封第二中学。1923年暑假,杜孟谟回杞县和吴芝圃、韩绍棠、高炳坦、段镜三、靳豫九、张海峰等人在…详情 ▷
杜缵曾(1897~1989),杜继曾之弟,字唯亭,曾用名杜占真。早年即追求革命,寻求救国之路。1926年在北平参加进步刊物《每日评论》、《哈哈报》的工作,结识了李大钊、鲁迅。他靠半工半读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先后在北平、绥远、广西梧州、山东枣庄等中学和师范任…详情 ▷
杜珏(1931~),清化镇十街人。1947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到北方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沈阳川厂工作。1953年到捷克斯洛伐克留学。回国后,调沈阳黎明机械公司任车间主任、试验室主任、计量科科长、检测科科长、质量处副处长、高…详情 ▷
杜毓铣(1926~),清化镇十街人。1945年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到北方大学工学院学习。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四厂技术员,太原钢铁厂技术员、人事科长。1951年到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留学。回国后,调冶金部钢铁研究室高温合金室任工程师,钢铁…详情 ▷
杜庆荣(1925~),柏山乡村人。1945年入伍,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转到地方,任博爱县委会秘书、干事、组织干事。1949年2月随军南下,先后任长江支队二中队小队长,福建省平和县县委会秘书、县检察长、长、县长、县委,漳州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详情 ▷
杜玮(1924~),清化镇十街人。中共党员,1945年入伍。先后在博爱中学、北方大学工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任教员、班主任等职。1951年到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回国后任一机部机床研究所工程师,陕西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教员、系主任,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系主任,…详情 ▷
杜伟(1909~),女,原名魏荣兰,清化镇三街人。1935年考入中国大学。1936年加入“民主先锋建国队”(简称民先)。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赴西安,经西安“民先”地方组织介绍,于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关中鲁迅师范学校教书…详情 ▷
杜毓沄,男,汉族,1908年生,河南省博爱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河北民军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任教务主任,在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任文化教育部长、副社长等职。1939年,任新华日报华北分社副社长兼华北新华书店总经理…详情 ▷
杜桂字元冲,号莘庵,清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进士,城关镇寨子村人,曾任浙江省寿昌县县令,寿昌县民因逃避赋役,被前任县令追究罪名,不敢回乡的人很多,杜桂接任县令后,多方调停慰问,宣布既往不咎,招抚外逃人民还乡生产,同时精简冗员,紧缩官府开支,以减轻赋…详情 ▷
杜九皋(1897~19847),原籍东营子村,后迁双槐树西桃花村。他8岁人私塾读书,后教书多年,一边当先生,一边刻苦精读医书,终于自学成医用土单验方为病人解除了许多疾苦。1947年,他自办药铺,开业行医,1954年在双槐树参加了卫生协会,被县批准为当地诊所…详情 ▷
杜平志,清末至民国初年朱阳关碹子沟人,后迁朱阳关街,名书堂,乳名平志,幼年曾入私塾读书,青年时期喜收画,通诗文,受南阳烙花竹筷启示,改用冬青木制烙花,并将一把(十双)并拢为一图案,改为以一根为一图案,画面每双相同,双双相对,正面为画,背面题词,图文相得益彰…详情 ▷
杜丙正灵宝县川口乡赵吾村人。1947年生,1965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工程兵4784部队8连任副班长。196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复员回乡后,即投入到红线渠水利工程建设中。8月5日下午,杜丙正带领点炮手陈立成和陈甲寅来到工地,分赴各自的…详情 ▷
杜树芝(1922~2009.3),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初中文化程度,1941年9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抗日救亡参战人员,曾任中共利川县监委书记、总工会主席。1941年9月至1949年12月在新四军任战士、班长、连指导员。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详情 ▷
杜维沫(1926~)原名杜鑫,笔名文骁、微末。河南滑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文化部艺术局干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室主任、编审,中国城市出版社编审。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屈原九歌辑注》、《一瓢…详情 ▷
杜建民,又名杜荣模。1924年生,坡头乡杜年庄人。193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县委、地委交通员,沁河支队一大队文书,济源县助理员、预审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济源县秘书,华北政治处科员,中央人事司科员、干部科科长、人事处副处长,最高人民…详情 ▷
杜李,原名杜志良。1916年生,坡头乡寥坞村人。1935年在济源师范加人中国共产党,任济源党的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代理特支书记等职,并在杜八联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1936年春,因叛徒出卖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年底赴西安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连医学院党…详情 ▷
杜荣枫,生于1920年4月,河南省济源县下冶乡竹沟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44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共产党。1950年任济源县人民副检察长。1955年后任焦作矿区人民检察长、焦作市人民检察长。1957年12月至1958年10月任城区区长。1958年…详情 ▷
杜肃字干庄,生于1900年,本县太平镇北街人。于二十年代出国留学日本帝国大学经济系毕业回国后,1938年起,在广西大学任经济系教授兼主任。他性格耿直,待人诚恳,专心教学,深得门生敬爱。1944年日军进犯广西,杜肃从桂林回到梧州家中度假,不料身体生病,此时,…详情 ▷
杜树宝(19001964)壮族。原籍马山县白山镇人。出身贫寒,1916年到自山镇济堂药房打工,始学医术。1919年被抓壮丁从军到达上海。1939年回到百色等地行医。1942年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委托在四塘街上以开设益群药房为掩护,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筹集党的…详情 ▷
杜晏波,1900年生于四川省阆中县飞凤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出世之时,恰是个严寒的冬天,大雪铺天盖地,父亲杜正生便给他取了个“雪娃”的乳名。杜晏波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虽把他视若掌上明珠,但从不娇生惯养。五六岁时,他就能干一些家务和轻巧农活。杜晏波长到8岁时,…详情 ▷
杜华安,1916年4月生,四川省营山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九军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1936年11月任西北保卫局特务队班长…详情 ▷
杜彦波(19001935)1900年出生于阆中县凤鸣乡,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组织升钟,打入南部县民团升钟区大队任第一分队长,做区民团的策反工作。在得知升钟团总何义普企图在儿子举行婚礼的宴席上将张友民等共产党员逮捕的消息后,立刻通知张友民,11月2…详情 ▷
杜光华(19151947)1915年出生于阆中市杜家岩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0月经长征到延安,后任红九军一团连长。1937年8月,任八路军——五师六八六团连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1944年,升任团长。19…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