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名人大全-P10
王宇椿(1905—1927),原名熙,祖籍南京,出生于安吉县城(今安城镇)南门外。早年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今湖州二中),受五四运动影响,公开进行“人人平等”、“平均地权”、“打倒土豪劣绅”和“铲除污吏”的宣传。回乡组织安吉青年会,后扩组为湖州青年社,团结进…详情 ▷
诸老大(1865—1927),名光潮,小名景川,原籍绍兴,兄弟三人,排行居二,因身材魁伟,人称“老大”。湖州诸老大粽子店创始人,有“湖州粽子大王”之称。幼年家贫,清光绪四年(1878)进湖州震远同茶食铺当学徒,3年满师,精通各色糕饼茶食制作技艺。十一年染上…详情 ▷
严诵三(1885—1926),名麐,又名玉麟,字诵三,长兴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秀才。康梁维新之后,提倡西学,遂负笈赴沪,专攻英语和化工。熟谙制造肥皂技术,被上海东方肥皂厂聘为工程师。其所配制腰圆形兰花肥皂,物美价廉,深受民众好评。严诵三爱好绘画、…详情 ▷
金绍城(1878—1926),又名金城,字巩北、拱北、北楼,号藕湖,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曾赴英国铿司大学留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出任上海中西会审公堂中方会审官。后为王某一案,在会审公堂据理力争,迫使英国理事撤销错误判决,因此被清政府免职。31岁出…详情 ▷
沈金鉴(1866—1926),字叔詹,吴兴(今湖州)人。19岁府试获冠,补銮舆卫。历任海军直隶局会办,天津河防同知。参与镇压义和团,因功晋知府,曾任天津保甲总办、北洋巡警学堂总办等职。后调奉天新民府知府,继充京师地方审判厅推官。宣统元年(1909)调安徽安…详情 ▷
潘申甫(1847—1925),德清曲溪(今钟管镇)人。中医世家,始于清嘉庆年间,其祖父鼎、父旭皆为名医。幼承家学,从事外科理论研究,尤以治疗痔疮见长,著名学者俞樾患痔疮,经多方医治无效,经潘申甫数次治疗即愈。俞樾赠“术精祝括”匾,从此,名噪沪、杭,医声远播…详情 ▷
姚勇忱(1880—1915),一作永成,别署永贞,名弋仲,又名志强,吴兴(今湖州)织里人。南社成员。初在上海学理化,能造,因而得以结识鉴湖女侠秋瑾。应秋瑾之邀,至绍兴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任职。又加入光复会,和王金发等密谋起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徐…详情 ▷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淳,别号寄簃,吴兴(今湖州)人。父丙莹,进士,曾任刑部郎中、贵州安顺府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任直隶(今北京市)、陕西司主稿,受刑部尚书潘文勤赏识。光绪九年(1883)进士,任奉天(今沈阳市)司正主编,兼秋审处坐…详情 ▷
傅范初(1867—1912),字公羽,号曲溪,德清人。9岁能文,13岁进国学,毕业于同文馆。好欧洲物理、化学,著有《算学进阶》、《算学源流考》、《电化理解》、《地理杂志》等书。清光绪十六年(1890),考取会典馆绘图处誊录,著《会典图说》。两年后,随办天津…详情 ▷
徐曼仙(1862—1912),女,名畹兰,字曼仙,德清人。少喜诗词,10多岁时写“牡丹纵属群芳冠,终逊东篱气节高”诗句,深得时人赞赏。后嫁湖州赵世昌,夫早逝,上敬公婆,中睦妯娌,下抚幼子,在困境中,孜孜研读《红楼梦》,著有《红楼叶戏谱》,开中国妇女研究红学…详情 ▷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绩。光绪十九年(1893),任…详情 ▷
张度(1830—1904),字吉人,号叔宪,又号辟非,晚号抱蜀老人、松隐先生,自署“无意识界老衲”,长兴人。官兵部主事、湖南候补知府、刑部郎中等职。自幼勤学不倦,少年即精于鉴别古今书画,又精小学,工书画。初学汉魏等碑帖,继获汉《梁鸿孟光之墓碑》、《抱蜀碑》…详情 ▷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纂,撰《方言考》。十三年,经总理…详情 ▷
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月河街(今湖州市月河街)人。天资聪颖,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精通九经,尤精于郑、许之学。先后拜名儒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为师。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详情 ▷
汪曰桢(1813—1881),字仲雍,一字刚木,号谢城,又号薪甫,乌程(今湖州)人。咸丰四年(1854)举人,官会稽教谕。少时受母赵氏之教,矢志于学,博览群书。平生酷爱书籍,著述自娱。精以史学,兼通数学、天文、历法。搜罗群书,致力30年,编纂成《二十四史日…详情 ▷
王书瑞(1806—1877),字云史,原名步曾,号又沂,长兴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授工部硝磺库主事,累迁营缮司郎中。咸丰十年(1860),英军侵及京畿,朝官纷纷引退,曹部几空,书瑞毅然任事,总办军需,叙功随带加二级。同治二年(1863),家有不…详情 ▷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人。4岁丧父,家境贫寒。9岁从师于乌程(今湖州)程可大,学《周易》、《尚书》,奠定了汉学基础。14岁得祖藏颜习斋书,读后惊叹不已,乃广求颜氏遗书。21岁至苏州,受业于陈奂,得声韵、训诂经师家法。又从宋翔风学习《公羊春…详情 ▷
陆以湉(生卒年未详),字敬安,号定圃,吴兴(今湖州)人,一说桐乡人。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青年即教授生徒。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知县后改授教职,任浙江台州教授、杭州教授。以母老请归后,曾主持分水(今桐庐)近圣书院以及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其弟及…详情 ▷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偶翁、长房后裔,乌程(今湖州)人。其父宗骞擅画山水。丹旭少时便得家传,后浪游于江浙闽山水间,与画家汤贻汾、张熊,鉴赏家张廷济等均有往来。擅仕女,秀润素淡,讲求补景,格调柔弱,用笔流…详情 ▷
陈杰(生卒年未详),号静庵,乌程(今湖州)人。初为诸生,考取天文生,任钦天监博士,供职天文科,主管测量事务,累官国子监算学助教。清道光十九年(1839),因病辞职还乡。生平对算学有独到研究,尤擅长代数解方程,曾著有《辑古算经细草》1卷。经过10多年探索,又…详情 ▷
赵炳言(生卒年未详),字竹泉,归安(今湖州)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主事。后补山西司,充任湖北副考官。历官山西司员外郎、郎中等职。道光六年(1826),授松江府知府。泖湖久淤,疏浚费用甚巨,减己俸,并劝众捐款用于疏浚。十一年,知江宁府。夏大水…详情 ▷
姚觐元(生卒年未详),号彦诗,晚号复丁老人,吴兴(今湖州)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由部郎官至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家学渊源,好金石,工小篆,兼工古文辞,旁及印刻绘画之事。搜集古书不下数万卷,多宋元刊本及名人精校之本,建“尺进斋”藏书楼。晚年寓…详情 ▷
郎葆辰(1763—1839),字苏门,安吉人。清嘉庆十二年(181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掌印给事中,升贵州粮储道。卒于家。生前曾疏请开浚太湖七十二溇,当地百姓深受其利;又平反徐察氏冤狱。在贵州,还教当地人民种桑织布。归里后,与山人墨客为友。工诗、善书画,…详情 ▷
张麟(—1835),字小轩,又字掌夫,长兴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任国史馆提调官,分纂《忠义传》。十七年升右赞善,转左赞善。历翰林院侍讲侍读、翰林院侍讲学士,又任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总纂。二十一年,调补国子监祭酒。御史佟济弹劾张麟斋戒不到,降…详情 ▷
沈钦韩(1775—1832),字文起,号小宛,乌程(今湖州)人。居苏州木渎。清嘉庆年间举人,官宁国县训导。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也能诗文,有《两汉疏证》、《水经注疏证》、《王荆公诗补注》、《花石湖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等。…详情 ▷
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别字郑堂,乌程(今湖州)人。清嘉庆六年(1801)拔贡。曾就学阮元,入诂经精舍,参与修辑《经籍籑诂》。同舍者多显贵,惟中孚至55岁尚应乡试,同考官得卷力荐,主考官疑其有私,置副榜第一。从此弃举业,居上海,替李筠嘉编《慈…详情 ▷
张师诚(1762—1830),字心友,一字兰渚,归安(今湖州)人,寓居钱塘(今杭州)。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南巡,在浙江召试,中第一。赐举人、内阁中书,任军机章京,升吏部文选司主事,为权相和珅所忌,又降为中书。五十五年中进士,授编修。嘉庆元年(1…详情 ▷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归安(今湖州)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高宗至天津,以举人诏试,得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1799)中状元。六年至十八年,历任河南、广东学政、侍讲,并多次充乡试正考官。十八年迁国子监祭酒,入直南书…详情 ▷
姚学塽(1766—1826),字晋堂,一字镜塘,归安(今湖州)人。清嘉庆元年(1796)进士,官内阁中书,时和珅为大学士,按清例,内阁中书要对大学士行弟子礼,学塽耻于以和珅为师,弃职归家,和珅事败,才入京供职。后转兵部主事。一生耿直清廉,不附权贵。在京供职…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