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名人林辉山介绍
林辉山,曾任温州地委副书记,上海市委农工部长兼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办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林辉山个人简历
土地革命时期
1933年投身革命,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福鼎县委平阳支部组织委员,在浙江平阳的浦门、矾山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35年春任中共浙江平阳中心区委组织委员,筹建革命武装,发展地方党组织。 1936年6月调任中共桐霞县委书记。在鼎泰区的三门里等地坚持革命斗争。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1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员会委员。1938年4月任中共鼎平县委书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恢复发展党的工作。5月至9月任中共浙江省临时委员会委员。9月调任中共福鼎县委书记,同月至1942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1938年11月任中共浙南特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5月到福鼎传达特委指示时被捕,经组织营救后脱险。10月出席浙南党代会,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随即离开浙南赴延安。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和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被派往东北工作。曾任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工人训练总队政治部主任。1945年12月至1946年2月任中共辽宁海城中心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6年2月至4月任中共辽宁二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4月至6月任中共辽南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辽南省第五地委组织部部长。1949年南下浙江,任中共温州地区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7月至1956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第一书记。1955年 9月至1956年2月任上海市静安区区长。1955年12月至1956年2月任上海市静安区政协主席。1956年2月至1959年2月任上海市新成区政协主席。1959年2月至6月任中共上海市新成区委书记。同年6月至196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959年6月至1962年7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7月至1964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后调任浙江省贫协副主席。粉碎“四人帮”后,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79年12月至1980年11月任浙江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中共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11月3日因病逝世。
林辉山补充介绍
林辉山(1906—1980),原名上听,化名飞山、苏岳,平阳赤溪圆潭村(今属苍南)人。
1933年春,同伴陈昌会从福鼎得悉南方成立“苏维埃”消息。即与陈等在家乡自制大刀,就地成立“苏维埃”。国民党平阳县政府派兵“清剿”,烧毁其住房,把其父亲抓去关了一年,并以500银元悬赏捉拿。同年7月,在福鼎找到中共下南区委负责人陈义成,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回乡建立党支部,陈昌会为书记,辉山任组织委员。为学习军事,不久到红军闽东独立师一团一营一连当战士;曾在福鼎店下一场战斗中负伤,隐蔽在山洞中养伤一段时间。1935年11月,任鼎平藻溪区委书记;12月任鼎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鼎平独立团三支队指导员。1936年11月,在昌禅大心垟伏击国民党藻溪自卫队取得胜利;6月调任桐霞县委书记。1937年11月任闽浙边临时省委委员,次年4月任鼎平县委书记,9月任福鼎县委书记。1939年1月,调任浙南特委组织部长;后在青山岭遇敌被捕,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7月,参加浙江省第一次-会,被选为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同年10月赴延安,因“七大”延期召开,留中央党校学习。
抗战胜利后,在东北任中共辽南地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随军南下,建国初任温州地委副书记,后任上海市委农工部长兼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农办副主任、省人大副主任等职。
始终保持勤劳朴素本质,下乡时自背铺盖,光着脚板走路,被称为“赤脚部长”。虽少年失学,但坚持自学,晚年写下近40万字的回忆录。“文革”中,隔离审查达4年之久,被批斗100余次。1979年患癌症,生命垂危时,写下遗嘱:死后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收受花圈,遗体交医院解剖,骨灰撒在瓯江和鳌江中。
“林辉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