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名人叶适今介绍
叶适今(1880—1959),字联芳,别名识荆,号雁荡山人。灵溪镇上街人。他自幼聪慧,志向恢宏,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之句自勉。
叶适今历史事迹
历史清朝末年,叶适今考取秀才。废除科举后,就读于浙江杭州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于1902年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历任浙江省都督府秘书、省教育会副会长、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当时鲁迅先生亦在该校任教)。后又在杭州甲种蚕桑学堂、省立六中(台州中学)、省立十一中(处州中学)等学校任教。因当时军阀混战,教育界也一片混乱,他遂于1928年回归故里。
这位前清秀才,东瀛学子,一向开明豁达,淡泊名利,深受世人敬重和爱戴。他出身于殷商富户,却不为钱财所动,认为“钱财未必是好物:儿孙贤,必分其志;儿孙不肖,必增其过”。他自己一生布衣布鞋,粗茶淡饭,过着淡泊的生活。
叶适今先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能诗文,善书画,其书法造诣颇深,擅篆、隶、楷、行诸体.早年曾在杭州出版“天下英雄帖”。孙中山先生逝世那年,他曾在杭州书写一大幅挽联:为民国而生,为民国而死,表达对这位革命先行者的深切悼念。叶先生中年后,书法搏取北碑,尤得力于《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等,苍劲古朴,功力颇深。解放前后,南港一带的庙堂、祠宇、戏台或商店的匾额、楹联,多出其手。其丹青以水墨梅花为佳。
先生晚年以诗文自娱.常在县政协主办的内刊上发表诗词。平时,他经常在瓜菜满畦、飞红流翠的自家后园一边劳作,一边吟诗,其悠然自得之神态,让人领略到古代隐逸诗人田园生活的情韵。可惜先生的文稿、手迹和家藏的古今中外书籍皆于十年浩劫期间付之一炬,而今其后代有记载的只有《灵溪八景》(七绝·八首)和他临终前正襟危坐,挥毫写就的长达两百字的自挽长联。
《灵溪八景》状物抒情,格调清新。其中的《灵江萦带》:灵江入海源流远,如带束腰水一湾。萦绕东南成重镇,沿溪列肆缘回环。《龟山清泉》:山井寒泉涌一泓,出山水浊在山清。如龟不老留名胜,似镜无痕澈衣明。先生的自挽长联,正是自己一生的写照,其超脱的襟怀令人肃然起敬。长联日:溯生平噩梦婆娑,阅尽繁华境界,饱经沧桑潮流,数十载掌执教鞭,栽培桃李满天下。年迈,鼓干劲,争上游,遵循总路线。原冀建设祖国,利济群生,绵延遐龄百岁寿,适逢共党隆遇,奖励禄位功名七八梯,杖国杖朝,享受人间幸福;愿此去灵魂活泼,飞行浩渺寰区,环游全球宇宙,亿兆里参观景物,出入波涛空瞑中。云腾,乘长风,破巨浪,远渡两极洲。还须视察雪峰,踏杳玄圃,萍飘瀛海三神山,历迹方壶圆桥,跋涉蓬莱弱水千万古,学仙学佛,永作世外逍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适今历任平阳县人民代表、县人大常委、县人委委员、县政协委员。1959年 月逝世,弥留时正襟危坐,书写两百字的自挽长联:溯生平噩梦婆娑,阅尽繁华境界,饱经沧桑潮流,数十载掌执教鞭,栽培挑李满天下。年迈,鼓干劲,争上游,遵循总路线。原冀建设祖国,利济群生,绵延遐龄百岁寿,适叨共党隆遇,奖励禄位功名七八梯,杖国杖朝,享受人间幸福;
愿此去灵魂活泼,飞行浩渺寰区,环游全球宇宙,亿兆里参观景物,出入波涛空溟中。云腾,乘长风,破巨浪,远渡两极洲。还须视察雪峰,踏查玄圃,萍飘瀛海三神山,诧迹方壶圆峤,跋涉蓬莱弱水千万古,学仙学佛,永作世外逍遥。
这正是叶适今一生的自我写照,从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他浪漫与超脱的襟怀。
叶适今娶垟贡王氏,生二子一女,长子叶三多教授,法国巴黎大学药学院毕业,著名生药学家,我国现代生药学奠基人之一;次子叶千里,经营叶氏祖业叶有大南北货号,早夭;女昌兰,嫁垟贡张氏。(叶宗武)
叶适今补充介绍
叶适今(1880—1959),字联芳,别名识荆,自号雁荡山人。灵溪镇人。从小志向恢宏,以“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之句自勉。清末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就读于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归国后,历任省都督府秘书,省教育会副会长,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教务长,杭州甲种蚕桑学堂、省立第六中学(今台州中学)等校教员。当时军阀混战,教育界也乌烟瘴气,叶适今遂于民国17年(1928)辞职回里。
叶家原为殷商富户,叶适今却认为:“钱财未必是好物:儿孙贤,必分其志;儿孙不肖,必增其过。’’所以要后代自力更生,从未为他们出条子说情谋职。还告诫:千万不可依赖祖荫,或以他的名义求人。
民国23年(1934)间,各地成立农会,实行“二五”减租,叶适今带头响应。有佃户碍于情面,仍按原数送来租谷,他婉言退还余数。凤池、凤岙原有出租水田数十亩,叶适今把这几十张契据都无偿交还原主。河口叶村年收数十担租谷,除运回自家口粮,其余都周济当地贫户;村中有叶姓孤儿俩:姐9岁,弟7岁。都被叶家收养至男婚女嫁。
29年春,灵溪灾荒严重,叶适今联合本镇开明人士发起募捐赈济,并派人到山区购薯丝,以平价卖给缺粮户。又见河口叶村文化落后,捐资办了龙庆小学。
鲸头附近七字山麓,原有一座石桥,横跨横阳支江,连接江南烊与江西蛘,江水随潮汐升降。夜间,江面有七字山倒影,使船工不辨方向;或山洪暴发,江流湍急,船与桥柱相撞,常致翻船,叶适今因此毅然发起拆桥,于对口南侧另建新桥,并在桥端兴建新街(灵汁街)。有人要把街中地段划给他建房,叶适今说:“我发起在此建街是为了大家买卖方便。我子孙没有做生意,不需要这地基。”
叶适今从不逢迎权贵,温州专员张宝琛来灵溪区,差人邀他到区署会面,他冷然说:“请转告张专员,叶先生不在家尸张登门相见,他仅以杯茶相待。以他的声望,保释过好几个被捕的共产党员。对平民友善谦和,每到一处,妇孺翁媪都点头招呼;在家,乐于调解各种纠纷,使之释怨弃嫌,重归于好。
叶适今能诗文,善书画。早年曾在省城出版过《天下英雄帖》,中年后书法博取南北碑,尤得力于《郑文公》、《爨宝子》。丹青以水墨梅花为最佳。
解放后,历任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一贯布衣淡饭,生活十分淡泊。晚年犹参加园地劳动:一边施肥浇水,一边吟诗。弥留时正襟危坐,写了长达两百字的自挽长联。
“叶适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