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人大全-P165
张文(清咸丰至光绪间),云霄莆下村人。年轻时到台湾,见民间用木轮榨蔗煮糖,废弃的蔗渣还有大量糖分,而家乡用石轮榨蔗出糖率高,他即从家乡运去石轮经营榨糖业。发迹后返乡,见莆美通云霄城道路泥泞难走,即捐巨资筑莆美大路。该路从莆美村口至五板桥分岔,上路经含美山(…详情 ▷
方劝(生卒年不详),云霄溪塘村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云霄下曾村李少闵(敏)、漳浦杜浔卢茂同拜提喜为师,加入天地会,成为提喜嫡传弟子和首批会员。翌年,方劝传陈彪入会,亦师提喜(后陈彪引平和严烟入会,再由严烟至台湾传林爽文)。乾隆三十三年三月,方劝…详情 ▷
江环(明嘉靖至万历间),字缙云,云霄莆美村人。幼年好学,父渭对其教督甚严,到入县学时已颇有名气。万历十年(1582年)乡试中举人,万历十四年登进士。初任平湖县令,因其有才干有见识,遇事善断,很快就把沉积的案件审理清楚。不久,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在检举弹劾中不…详情 ▷
薛士彦(明嘉靖至万历间),字道誉,云霄西林村人。幼年失父,由母抚养教督读书,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任陕西、湖南学政,又任广西左布政、云南右布政。至致仕还乡,仿效江西旰氏的办学模式,创办共学堂讲学,尽心施教,循循善诱,四方负笈前来就学者数以百计。士彦…详情 ▷
吴显(嘉靖至万历间),字景猷,云霄城关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历官六安知州、刑部员外郎、江西佥事、广东副使。在六安时,荐修高邮宝应河堤,并植柳防护,保证邮道畅通,历时数载。其间朝廷方厉行驿禁,首辅张居正母过州治,动用驿夫800余名,显执法大加裁减,…详情 ▷
吴永绥(1408~1482年),字晚绍,云霄城关人,幼年家境中落,长大后帮助父亲经营,恢复家业,设家塾让族中和里中子弟就读。天顺五年(1461年)夏,云霄水灾,漂溺人畜,吴募船拯救并收埋死者。次年歉收,百姓生活困难,有的饥民计谋劫夺,吴亲自找巡抚反映情况发…详情 ▷
何镇邦(1938~)笔名霄峰、方榕。福建云霄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回民学院、北京回民中学教师,中国作协创研室研究人员,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教研室主任,研究员。兼任安阳师范学院、红河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详情 ▷
陈文和(1927~2007)笔名雷枫、芗人。福建云霄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历任《漳州日报》、《福建农民报》副刊,《龙溪农民报》组组长,《漳州报》政文组副组长,龙溪地区剧目室副主任,漳州市文联副主席兼《芝山》杂志主编,副编审。漳州市第…详情 ▷
郑静安(1910~1970年),龙海市人。年青时在漳州省立第二师范(简称“二师”)学习期间,正值五卅运动0,他积极参加漳州学生联合会开展的反帝宣传和。民国15年(1926年)8月,与翁振华、林义民等9人在“二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详情 ▷
黄天爵(1904~1982年),字真我,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民国15年(1926年)厦门大学毕业。翌年应聘任菲律宾宿务中山学校校长。民国19~26年,历任中国国民党驻菲总支部常务委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干事、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海外党务科科长。抗战爆发后,…详情 ▷
陈应龙(1902~1993年),原名今生,字运生,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年青时就学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20年(1931年)南渡印尼谋生。民国25年回国,拜名师学习气功和针灸,通过临床实践,将两者熔为一炉,独创带气行针及针刺子午补泻手法,取得显著疗效。民国…详情 ▷
苏眇公(1888~1943年),字郁文,笔名小阮,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清末从事反清活动。事发,避难日本,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参与策划福建起义。漳州光复时被选为临时议长。嗣参议会撤销,前往福州任《群报》主笔。时福建都督…详情 ▷
李维修(1887~1940年),原名嘉瑞,号梅林,别号寝石山馆主人,祖籍海澄县(今属龙海市),出生于厦门。曾任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执委、厦门通俗教育社总务主任(社长)、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宣委会常务主任、厦门市政府社会调查委员会委员兼设计组组长兼直属区党部执委…详情 ▷
薛起凤(生卒年未详),字飞三,号震湖。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后迁居厦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考中举人。他通晓经术,待人重义气,曾与黄莲士等人结“云洲诗社”,常登山临水,唱和不绝,时厦门岛上人称他们为风雅之士。清乾隆年间,同安县令吴镛请他参与撰修同安…详情 ▷
黄日纪(约1713年~),字门庵,号荔奎崖,龙溪(今属龙海市)人。清乾隆六年(1741年)迁居厦门,乾隆十二年以生员出任“中书”,乾隆二十二年,升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曾从沈归愚学诗。后归隐厦门,辟“榕林别墅”,邀集诗人文士赋诗题咏自娱。终生勤于诗文著述,成为…详情 ▷
黄彦臣,字叔灿,宋龙溪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南宁主簿,宿州录参,长汀、南安知县,转调泉、广二州通判,后任莆、汀、剑、建知州,官至朝散大夫,累赠少师。彦臣官宦期间,体察民情,处事审慎而不苟且。元佑初年通判泉州时,郡获盗贼,盗被酷刑招供,郡守深信…详情 ▷
颜师鲁(1119~1193),字几圣,宋龙溪县青礁人,世居漳州西桥。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进士,初任番禺主簿,继任莆田、福清知县。因卓著政绩,内调国子监丞,嗣外放任江东提举、浙西常平。在浙西时,当地农民终年辛勤耕种,所获辄为豪强掠夺,交不上租赋,地方官…详情 ▷
王遇(1142~1211),字子合,一字子正,宋龙溪县人。世居郡东之东湖,学者称他为“东湖先生”。其父王羽议,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官朝请郎,衢州通判,有文名。王遇20岁为太学上舍生,博士吕祖谦很器重他,任以学职。乾道八年(1172年),王遇登进…详情 ▷
陈淳(1159~1223),字安卿。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今步文乡蓬洲社)人,居北溪,世称北溪先生。为人恬静,略有口吃,不善交游,初专攻科举,后受林宗臣劝导,崇奉朱熹理学。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陈淳以《自警诗》拜见,两人一见如故,交谈极欢。朱熹…详情 ▷
王升(1378~1448),字日初,号鲁庵,明龙溪县上苑人。祖父王义甫,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龙溪县尹。父王举逸,性至孝,郡县孝廉不就,慷慨好义,急人之急,曾令仆人驾船救溺,全活数十人。王升幼承家训,立志力学。明永乐元年(1403年),乡试中举,永…详情 ▷
陈真晟(1410~1474),字晦德,改字剩夫,又自号漳南布衣,明理学家。镇海卫初建时,曾调莆泉二郡之人戌守,其父陈安隶戌籍,遂居于此。明永乐八年(1410年)真晟出生于镇海卫城(今隆教乡镇海村)。早年入武安山读书,受教于进士唐泰。17岁到福州应乡试,因有…详情 ▷
潘荣(1419~1496),字尊用,明龙溪县十二三都潘田社(今颜厝乡官田社)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成进士。明制,选进士的能文工书者为翰林院庶吉士,经三年考试,留院的按二三甲分授编修、检讨,不留院的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潘荣依制奉命到广东劳…详情 ▷
林魁(1476~1544),字廷元,号白石山人,明龙溪县角美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任职七年,历事弘治、正德两朝,直言敢谏。在弘治朝,斥逐奸佞,裁抑宦官,整顿朝纲,严明法令,颇有建树。正德年间,土地兼并剧烈,庄田…详情 ▷
林釬(1568~1636),字实甫,号鹤胎,明龙溪县洞口社(今步文乡蓝田村洞口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天启间,任国子监司业,后升祭酒。国子监有铜鼎、铜缸,是贮水防火的器皿,权阉魏忠贤要把它铸成铜钱使用,遭林釬坚决反…详情 ▷
颜继祖(~1639年),字绳其,号同兰,明龙溪县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历任工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右佥都御史、太常寺少卿等职。他宦海浮沉20年,都处在朋党纷争、社会动荡的时期。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即帝位,开始惩治…详情 ▷
张燮(1574~1640),字绍和,又字理阳,号汰沃,又号石户主人、海滨逸史、蜚遁老人。明龙溪县石码人。出身于士大夫世家。曾祖张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伯父张廷栋,进士,曾任行人;父张廷榜,进士,曾任太平县令,为官清正,30岁退隐乡里。张燮天资聪慧,好学,…详情 ▷
陈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号欢喜道人,世称慧山先生,龙溪县人。少聪颖,好韬略,慷慨有大志,与明大学上林釬是中表兄弟,并有师生之谊。其道德、文章多受林釬影响。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因不愿附和阉党,毅然放弃任官机会,和遭魏忠贤排斥的林釬一…详情 ▷
甘辉(~1658),清海澄县东园村下房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重义气,好抱不平,遭族长破孩,浪迹于漳州、石码、海澄之间。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四出招募,甘辉遂列籍于郑成功军中。以骁勇善战,受到主帅的重用。顺治五年(1648年)…详情 ▷
陈泽(1617~1674年),字濯源,海澄县霞寮社人。明末,清兵南下,沿路烧杀抢掠,他与同乡一群青年农民投奔郑成功。陈泽每与清军交战,都一马当先,屡屡立战功,被提升为信武营统领。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清廷派浙、闽总督陈锦带兵数万,驻扎同安;又调潮州…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