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人大全-P190
史家麟(1882~1953)史家麟,闽县(今仓山区)人,清光绪八年(1882)生,祖父经商。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4岁入鹤龄英华书院就读,光绪二十八年考入上海江海关工作。光绪二十九年,家麟在上海与林森等人共同组织成立旅沪福建学生会。此后,他参加了该会…详情 ▷
郑权(1878~1939)郑权,字仲劲,清光绪四年(1878)生于仓前山美敦。光绪二十七年,郑权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与赵声、何海樵、杨韵珂等结为知己,他们痛恨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侵略,于光绪二十八年组织知耻学社,研讨革命救国。同年春,郑权携带有关革命书报回…详情 ▷
郑祖荫(1872~1944)郑祖荫,字兰荪,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仓前山龙潭角,父开草药店,早逝。祖荫幼孤家贫,少时刻苦攻读,曾应侯官童子试,名列第一。青年时期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每日填“功过格”,自我检束身心,为人胸怀磊落,人多乐与交游,…详情 ▷
林斯琛(1870~1924)林斯琛,又名祥庆,字温如,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于林浦乡。他幼年时随陈觉生学经史,十五岁改习中医,拜周翊西为师。斯琛勤学医书,精通脉理,于光绪二十年(1894)移居藤山清安境《今仓山区下渡)开业行医,颇…详情 ▷
陈兆锵(1862~1953年)字铿臣,闽县人,家住城内朱紫坊。清光绪九年(1883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后学堂管轮班,上“扬武”练习舰见习。次年,被选到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任机管、管轮等职。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署北洋水师右翼中营守备,充二管轮。两年…详情 ▷
尤贤模(1853~1940年)字楷庭,侯官县人,祖居洪塘乡。19岁时,到丝线店里学习丝线生产。后在城内安民巷口摆丝线摊,经资金积累,开设“尤恒盛丝线苏广店”。贤模对丝线生产工艺精益求精,所生产的丝线色泽鲜艳,坚固耐用,深受用户欢迎。几年后,尤恒盛丝线名闻八…详情 ▷
罗丰禄(1848~1901)罗丰禄,字谡臣,藤山(今仓山区)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生。父罗治宗曾任千总,驻扎泉州一带。丰禄自幼天资聪颖,学业优秀。同治五年(1866)秋,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筹办船政局的同时开办求是堂艺局,丰禄应招入求是堂艺局任教师。…详情 ▷
林枝春(1699~1763年)字继仁,号青圃,闽县林浦人,家住城内兰桔巷。清雍正元年(1723年)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考取内阁中书,在票签房办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派在军机处行走。适世宗病卒,一切典礼仪文,皆由军机处拟定。枝春夜不脱衣就寝…详情 ▷
孙道华,1922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下藤路一个城市贫农的家庭里。孙道华5岁时进私塾,7岁进三一小学就读,1935年进入英华预科,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华中学。孙道华高度近视,平时总戴着眼镜,他身体消瘦,从外表看是十足的“文弱书生”,但他却不是一个只…详情 ▷
陈意映,字芳佩,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父元凯,光绪乙丑举人,获花翎四品衔,广东截取知县。意映幼年受庭训,耽诗书好吟咏。尝著《红楼梦》人物诗一卷。及笄,嫁予福州林觉民为妻。林觉民思想激进,投身国民革命,意映受其影响,带头放缠小脚,入陈宝琛夫人创办的福州女子师范…详情 ▷
蔡人奇(1872~1951年),原名毅,字天寄,闽县(今福州市区)人。通儒习医,曾中秀才,无意仕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上海参与组织“旅沪福建学生会”。针对日本阴谋变福建为其殖民地,严密关注日本人在闽活动,《闽警》出版,以唤起民众。日本台湾总督…详情 ▷
蔡鹤洲。福建福州人又名颐亨,字学享,号狄芦令二郎,原名蔡学亨,号白羽(19111971),福建省福州市人。生前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兼舞台美术设计,红蓼画苑负责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于仓前山下渡(今仓山区下藤路)一个贫民家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详情 ▷
陈若霖(1759~1832年),字宗觐,号望坡,闽县(今福州市区)螺洲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文渊阁参与校勘《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奉天、山西、直隶、广西、四川等司主事、员外郎,累迁郎中…详情 ▷
人都说:“莆田有妈祖,古田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陈靖姑都是令人敬仰的奇女子,民间传说中的巾帼英雄。她们生前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逝世后,一个成了海上保护神,一个成了妇幼保护神。福建省古田县民间传说中的陈靖姑,也有人写作陈静妈、陈进妈、陈贞姑其生前或…详情 ▷
陈篪(1927~1978年)陈篪,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陈篪早年就学于福州英华中学预科和初中,因抗战,学校内迁,转学到昆明联大附中。民国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走出校门,先后任鞍山钢铁公司中心试验物理科科长、金…详情 ▷
陈学仕(1925~1951年)陈学仕,又名学序,别名希列,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民国32年(1943年),学仕入南平中学初中部学习,被选为班长,第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4年冬,他回福州入英华中学高二学习,以学生身份…详情 ▷
刘捷生(1922~1977年)刘捷生,福州郊区台江乡岳峰村三角池人,民国11年(1922年)生。民国27年(1938年),刘捷生参加“抗日救亡歌咏团”,第二年经团长叶德安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先后任中共闽江沿江工委书记、大田县委特派员、福建一纵队古田大队…详情 ▷
林寿椹(1920~1986年)林寿煁,福州郊区鼓山乡后屿村人。民国21年(1932年),林寿煁随父学习寿山石雕的工艺,民国29年出师,在一家图章店当技工,曾雕成一件“梅鹤”,被认为“出手不凡”。1954年,寿煁同郭功森等人在后屿成立“寿山石雕合作小组”,他…详情 ▷
陈屏繁(1919~1949年)陈屏繁,学名陈炳华,化名何树植,闽侯县螺洲镇店前村(今福州市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民国23年(1934年),屏繁到福州西药房当学徒,第二年因药房倒闭而失业。民国29年到运输公司当职员;民国32年因公司倒闭又失业。民国34年经陈…详情 ▷
林济庵(1917~1967年)林济庵,又名林应剑,福州郊区螺洲镇洲尾村人。民国20年(1931年),济庵在福州林烺铨医寓学医。民国22年出师,参加福州市中医师合格考试,名列全市榜首。他一度在城门谢坑村悬壶行医,不久到马尾开业,坚持“朔望义诊,贫不计资”,医…详情 ▷
胡伯香(1914~1937年)胡伯香,又名胡中基,闽侯县洪山桥胡厝里(今福州郊区洪山镇洪山桥)人。伯香小时在洪山桥街私立广益小学读书,后入“省立一中”就学,寄居在二姑母家。不久伯香不堪寄人篱下,退学回家,被聘任洪山自治镇筹备委员。但把持“自治镇”的是封建把…详情 ▷
韩南耕(1913~1948年)韩南耕,乳名薛金,笔名韩壁光、韩秀琦,闽侯县新店汤斜村(今福州郊区新店镇汤斜村)人。民国16年韩南耕考入福州乡村师范学校。民国18年参加“革命互济会”,因阅读红色书刊,被学校开除。民国24年,经介绍到省农村金融救济处任合作指导…详情 ▷
黄骏霖(1911~1989年)黄骏霖,曾名黄绳,福州郊区盖山乡义序尚保村人。黄家三代经商,遂成巨富。所以骏霖幼时,其父即请清末进士龚易图启蒙,望之成龙,因此骏霖精通古文。后骏霖入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民国20年(1931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北平燕京大学国文系,…详情 ▷
王则炎(1911~1934年)王则炎,乳名王炎炎,闽侯县后屿乡(今福州郊区鼓山镇后屿)人。民国18年(1929年),王则炎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到江西中央红军学校学习。民国20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中共福州市委指派王则炎、王于洁等人在福州组织力量,…详情 ▷
林传光(1910~1980年)林传光,字继耕,号浣生,福州郊区城门乡城门村前宅人。民国12年(1923年),林传光考入福州格致中学初中部,民国15年入福州英华中学高中部,民国18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民国22年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民国24年回福州协和…详情 ▷
张长弓(~1936年)张长弓,闽侯县桂湖乡(今福州郊区宦溪镇桂湖)人,年青时在福州格致中学(今福州五中)读书,经江国荣、江涛介绍,参加共产党组织。民国23年(1934年)7月,红七军团粟裕部由桂湖过境,长弓积极配合进行革命宣传。8月在垅头村大王庙聚众举义,…详情 ▷
林庚白(1896~1941年)林庚白,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州尾村)人。庚白幼孤,由其姐抚养长成。7岁入私塾便能读书断句,8岁在北京读书。宣统元年(1909年),庚白13岁,即在北京师范大学堂肄业,参加京津…详情 ▷
吴启棋(1893~1957年)吴启棋,福州郊区新店乡西园村人。宣统二年(1910年),启棋入福建工艺传习所雕刻班学习木刻。民国3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带一片软木风景画片,交给当时“工艺传习所”的师傅陈春润仿制。陈春润便与吴启棋、郑立溪等人一起研究,用福…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