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名人大全-P31
乔惟忠(12091264)字孝先。涿州定兴人。从张柔起兵,保卫西山的东流埚。金行台授他为定远大将军、恒州(治今曲阳)刺史。张柔投降蒙古军,招降乔惟忠,他不从。张柔攻克东流埚,乔惟忠被擒,张柔赞赏其义气,释放他,他归顺蒙古。正值投降蒙古的金将武仙又杀蒙古将领…详情 ▷
张懋(12181280)字子美。涿州范阳(今涿州)人。其父张子良,官至昭勇大将军、大名路总管,兼府尹。张懋有父风。从元丞相阿术军,镇归德府(治今河南商丘),知归德府事。李璮据济南发动叛乱,张懋奉命守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不久,改授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军总把…详情 ▷
邓璋(1531)字礼方,号烟村。涿州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授南昌府推官,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智勇公勤,敌人畏之,辽东人呼为“邓铁面”。后巡抚河南。迁右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当时哈密陕巴死,其子害怕属夷谋害而出走吐鲁番,吐鲁番派兵…详情 ▷
史道(14851554)字克弘,号鹿野。涿州人。明正德八年(1513)中解元。九年(1514),会试中式为贡士,未及殿试,其父去世,遂回家料理丧事。十二年(1517),赐进士出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授兵科给事中。史道性格刚毅,遇事敢言,上疏弹劾江彬等谋为…详情 ▷
顿锐(生卒不详)字叔养,号鸥汀。涿州人。明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出任江苏高淳知县,任职3年考绩以廉直称。巡按以顿锐守正不阿,特荐入为科道官,因不满30岁,没能选补户部主事。顿锐不乐于仕途,乞归乡里,历十余年。后晋为本部员外郎,补代藩右辅人。又乞归怀玉…详情 ▷
刘芳躅(生卒不详)字增美,号锺山。涿州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十六年(1659),迁侍讲,旋升内宏文院侍读学士。康熙五年(1666),充任《明史》纂修官,迁内秘书院学士。六年(1667),充任会试副考官,又任…详情 ▷
卢坤(17721835)字静之,号厚山。涿州人。卢坤幼好读书,但对科举不感兴趣,而醉心于诗词古文。21岁时,其父赴山东游幕,临行时,卢坤问父亲归期,其父说:“我以家累幕游,除非你科举为官,我哪有什么归来的日期”卢坤听后泪流满面,从此一心专攻举业,清嘉庆四年…详情 ▷
荣起(1900)涿州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义和团运动发展至涿州,他和二师兄慈二庆等在涿州城内设坛,发展到州境各村镇。5月率团众前往涞水县石亭镇、高洛村一带助战。5月27日在房山、涞水等地义和团配合下,集聚涿州城,聚众达万人,缉捕清廷派来的聂…详情 ▷
卢循(~411)卢循,字于先。东晋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其妻舅孙恩于东晋隆安三年()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卢参与其事,在义军中颇有威望。元兴元年(402)起义军战败,孙恩投海死,余部推卢为首领。东晋朝廷为缓和局势,任卢为永嘉(今温州)太守。翌年,卢与姐…详情 ▷
李惟岳(782年),河北范阳人(今北京)。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本为成德军行军司马。李宝臣死后,被推为留后,占据河北七州之地,后上表求袭父位。德宗不准,李惟岳便举兵谋反。德宗以张孝忠为成德军节度使,与朱滔联兵征讨。建中三年正月,朱滔、张孝忠破李惟岳于束鹿…详情 ▷
张仲武(—849年),范阳(今涿州)人,祖籍清河。唐朝中晚期藩镇。其家族自祖辈起世代于幽州军中任职。张仲武自幼博览群书,尤精《左氏春秋》,后投笔从戎,官至蓟北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年),张仲武率军讨平卢龙军变,获朝廷承认,担任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等…详情 ▷
张直方(881)范阳(今涿州)人。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之子。大中三年(849),张仲武死,张直方袭任父位。喜好游猎,不遵法度。其伯父之子张得(一作德)辅欲夺其位,发动兵变猛攻其寝处。张仲武之甥潘好问执掌宿卫,奋力抵抗,血战多时,兵变暂平。张直方畏惧变乱再起,在…详情 ▷
全祝明(1932.10—)别名竹鸣,河北涿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艺校、河北省美术工作室美术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作品有《永不生锈》、《练硬功》、《柏坡岭上》、《群言堂》、《朱总在太行》、《太行百驴图》等。年画《欢欢…详情 ▷
卢志(312年)字子道,范阳涿(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晋官员,成都王司马颖的心腹谋士。东汉北中郎将卢植曾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孙,卫尉卢珽之子。初任公府掾、尚书郎和邺县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欣赏其才学和气量,奉为谋主。建议司马颖收拢人心和时望,迁咨议参军、左…详情 ▷
卢珽,字子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魏晋时期大臣,曹魏司空卢毓之子。初仕曹魏,任泰山太守。西晋建立,入为卫尉卿,官至尚书。好学,善书法,高洁不仕,敦孝友,重伦常。在曹魏,官至泰山太守。入晋任卫尉卿,官至尚书。曾任侍中,与中书侍郎张华请抄新律死罪条目,悬…详情 ▷
卢钦(—278年4月24日),字子若。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晋大臣、将领,东汉名儒卢植之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子。他文武双全、历职内外,于西晋时官至吏部尚书、侍中、奉车都尉,封大梁侯。咸宁四年(278年)去世,追赠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其后代即…详情 ▷
李宝臣(718年781年),字为辅,原姓张,名忠志,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奚族,唐朝中期军阀。李宝臣原是安禄山部将,被其收为养子,曾率十八骑劫持太原尹,后镇守恒州。安史之乱平定后投降唐朝,被赐姓名,任命为成德节度使,统辖恒定易赵深冀六州之地。此后,李宝臣在…详情 ▷
鲁炅(703年759年),幽州(郡治在今北京,后改称范阳)人,唐朝将领。少年时即身材高大,略通经史。以荫补左羽林长,后隶安西节度使哥舒翰麾下。从破吐蕃石堡城,收河曲,迁左武卫将军,复拜右领军大将军。安禄山叛乱,鲁炅为山南节度使,立栅于滍水之南阻挡叛军,安禄…详情 ▷
杨尚希(533~590年),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祖父杨真,魏时任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太守。父亲杨承宾,曾任商、直、淅三州刺史。杨尚希龆龀而孤,11岁就辞母去长安求学,被召入太学。对学业专精不倦,同辈深为佩服。周太祖曾令他讲解《孝经》,他语言流畅,为…详情 ▷
张天民(19332002)涿县(今涿州)人。1946年考入北平(今北京)私立四存中学读初中,1949年入北平市第四中学读高中。中学时期编写过快板、相声、小歌剧,发表《斗争》、《变》等小说,被推荐入北京业余艺术学校文学系学习,得到一些老作家的指导。1951年…详情 ▷
余飘(1928~)笔名雪原、乃拙等。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华北联大政治学院。历任华北大学秘书室干事,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史学会、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中国大众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委研究室特约研究…详情 ▷
王畅(1939~)原名王森。笔名辰戈、鬯之等。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中学校长,报刊,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文联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曹雪芹研究会…详情 ▷
汪帆(1956~)河北廊坊人,生于涿州。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应征入伍,历任排长、干事、教官。现为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文联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影协理事。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1978年…详情 ▷
康文信(1936~)笔名文康。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团中央《辅导员》杂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委,中国少先队学会少先队文学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儿童文学》杂志编委、副主编,编审。1980年…详情 ▷
洮阳侯赵德存:北宋宗室,字安世,魏王赵廷美第十子。九岁授右千牛卫将军,历监门,至骁卫。从祠泰山,领奖州刺史。祀汾阴,以恩迁右羽林将军。大中祥符四年六月卒,年三十。赠洮州观察使,追封洮阳侯。子:承衍,礼宾副使。…详情 ▷
申恭裕王赵德文(975—1046年):字子矼,魏王赵廷美第八子。淳化初,授右监门卫将军,累迁滑州观察使、冯翊郡公。少好学,凡经史百家,手自抄撮,工为辞章。真宗以其刻励如诸生,尝因进见,戏呼之日“五秀才”,宫中由是悉称之。德文本廷美第八子,其兄三人早卒,故德…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