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名人吴健雄介绍
吴健雄(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女,出生于原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原籍江苏太仓,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健雄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36年赴美国留学;1940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42年夏任教于美国史密斯学院;1944年3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原子弹研究重点实验室,参加了美国“曼哈顿计划”;195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2月16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85岁。
吴健雄长期从事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吴健雄人物生平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于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
1923年,考取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1927年,任小学教员。
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数学系。
1931年,转入中央大学物理系。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
1936年,入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940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
1944年3月,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并参与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4年,加入美国国籍。
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1年,和其丈夫袁家骝归国省亲,并在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197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并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0年,退休。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在纽约病逝,享年85岁。
吴健雄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吴健雄1957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1962年用实验证明了“向量流不灭原理”。1963年用实验证明了核的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理论,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由实验定实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证实了β谱形状的源效应,澄清了早期β衰变理论中的一些错误,支持了费米理论。对β衰变的各种跃迁,特别是禁戒跃迁的全部级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β衰变的理论。
吴健雄较早期所涉足的实验工作有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慢中子速度谱仪研究(多种材料),中子在正氢和仲氢中的散射以及核力范围的探讨,在气体中形成电子偶素时电场影响的研究,延迟符合技术用于测Ca和Sc的激发态的寿命,中子与He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高能级发出的内转换谱线的观察、对正电子谱及正电子湮没的研究等。
吴健雄在美国“曼哈顿计划”中参与浓缩铀的制造工作,以及负责辐射检测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负责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难题。
学术著作
吴健雄曾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理论物理学家莫兹考斯基合著《β衰变》。
培养成果
吴健雄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1982年,吴健雄从哥伦比亚大学正式退休后,仍在指导培养青年学者、博士研究生向科学进军。
时间
荣誉表彰
1958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8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
美国研究法人奖
1959年
美国大学妇女协会年度成就奖
1959年
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荣誉博士
1960年
美国高契学院荣誉博士
1962年
美国富兰克林学社魏德瑞尔奖章
1963年
美国罗格斯大学荣誉博士
1964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康士托克奖
1967年
美国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69年
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荣誉会员
1969年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
1972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74年
美国《工业研究》杂志年度科学家奖
1974年
美国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1974年
美国巴德学院荣誉博士
1974年
美国阿德菲学院荣誉博士
1974年
美国纽约科学院普杰奖
1975年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78年
沃尔夫物理奖
1980年
美国宾州大学荣誉博士
1986年
美国埃利斯岛荣誉奖
1986年
南京大学荣誉博士
1994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健雄人物评价
健雄先生不但以自己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闻名中外,而且以自己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性享誉当代,堪称世人(尤其是女士)的楷模、华人的翘楚和后学的典范。(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评)
不矜夸,尚自然,端庄优雅,机敏睿智,谦虚和蔼,平易近人,这是最本真的吴健雄,也是最有魅力的吴健雄。(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评)
吴健雄先生不仅是太仓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物理学界、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吴健雄奋进不息的科学生涯,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情系桑梓的爱国情怀,给当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评)
毫无疑问的是,在东南大学的校友中,留名千古的当数吴健雄先生。(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时任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评)
吴健雄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崇高的科学事业,她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崇高品格,博大的爱国情怀,对物理学的卓越贡献,都将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历史上留下光辉印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张杰评)
吴健雄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科学家,在我(韦钰)心中,她是第一,不是之一。(教育部原副部长、东南大学原校长韦钰评)
吴先生不但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最会提携鼓励后进,爱人爱世的师长。(生物工程学家、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钱煦评)
吴健雄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是世界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苏州建雄职业技术学院评)
吴健雄后世纪念
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1986年,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中国台北市发起创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吴健雄、袁家骝奖学金
1986年,吴健雄在南京大学设立吴健雄、袁家骝奖学金,以表彰在物理实验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吴健雄物理奖
1986年起,中国物理学会在中国设立“吴健雄物理奖”(由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公司提供资助),专门奖励40岁以下有优秀学术成就的青年物理学工作者。
小行星命名
1990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宣布,将在太阳系发现的编号为第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以表彰她在高科技领域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
实验室命名
1992年6月6日,在东南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为了表彰这位校友并勉励后学,学校将原“科学馆”更名为“健雄院”,将“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实验室”命名为“吴健雄实验室”。
吴健雄纪念馆
1999年,为纪念吴健雄的科学业绩,中国政府批准在东南大学校园内建造吴健雄纪念馆。2002年5月31日,在吴健雄诞辰90周年之日,纪念馆揭幕开馆。
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基金
为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吴健雄、袁家骝夫妇还出资100万美元,设立“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基金”,用于资助一流的物理学家到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讲学。
学校命名
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更名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吴健雄的名字命名,校园内建成了吴健雄广场,建立吴健雄陈列馆和吴健雄图书馆。从2012年起,学校将每年的吴健雄诞辰日5月31日定为“吴健雄节”,以各种方式纪念吴健雄。
吴健雄纪念基金女学人计划
2022年9月,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与周凯旋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周凯旋基金会向东南大学捐赠500万元设立“吴健雄纪念基金女学人计划”,用以奖励东南大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等学科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在校女博士研究生,每年将资助10名优秀的东南大学女博士研究生,为每名博士研究生提供10万元奖学金。
吴健雄补充介绍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 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而疑惑不平,但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书香门第的,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
1923年(民国十二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教师。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日后回忆起来,吴健雄曾这样描述父亲对她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
1929年(民国十八年),吴健雄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在居里夫人的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1934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0年(民国十九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吴健雄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带着师友的殷切厚望,她于1934年离开了母校,不久即赴美继续深造。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
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0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 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 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30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
1944年3月(民国三十三年,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暂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未入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 的曼哈顿计划。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获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
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 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
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
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
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
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 ,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明德学校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
“吴健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