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人大全-P195
严春玉(1887年—1977年),漳州东乡璞山村人,父严田,务农。清末璞山岩的香火逐月清淡,庙里和尚纷纷还俗,方丈如添师亦还俗娶妻,因而璞山岩庙乏人主持,当局命该村地保陈文追捕,如添师避居璞山村严田家,持教会权力据理保护,才得以无事。后正式寄居严田家。制造…详情 ▷
宋善庆(1885年—1921年),字慰乔。浙江湖州人。清末任汀漳龙道署文案,兼师范教职。民国8年(1919年),同盟会员庄玉应孙中山先生之召赴沪,把技术专修学校校务交宋善庆主持。宋善庆以执教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本人收入维持技术专修学校,并创办师范传…详情 ▷
李明月(1884年—1959年),漳州芗城区巷口文化街人。年少进私塾就学,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随父学泥水匠工艺。他喜雕塑技术,立志打好绘画基础,常向亲友借阅画家画谱,在家细心观摩、临摹新罗山人(华岩)、任伯年等名画家画谱,并根据画谱中人物、鸟兽姿态,用泥土…详情 ▷
蔡潮初(1877年—1937年),字襟三,别号略庵,漳州东厢人。幼聪颖,弱冠补博士弟子员,已酉科中第一名拔元,奉旨赴江西县丞,时政事日非,不赴。后居家专心精研医学,凡《内难经》、《伤寒金匮》及历代名家著作,无不悉读,尤精金匮及东垣、丹溪、景岳诸大家学说,精…详情 ▷
陈兆龙(1875年—1951年),字彬候,出生于漳州城,漳州中西学堂毕业后,应科试进秀才。清末因殴打大岸项日本布教所教士,日本帝国特务阿贞部对此责难,从而避事远走安南(今越南),不久任安南中华学校校长,并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辛…详情 ▷
郑朗川(1874年—1960年),漳城苍园街人。他少聪敏,好医学,读诸子百家书,兼习医学,凡医学经典名著,无不恭读。后到北斗新厝村设馆教书,兼执医务,及父死回家,继承新华东路长源药材行父业。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以济世为怀,因而求治者日众。后因诊务繁忙…详情 ▷
郑藻山(1873年—1914年),字勺湖,龙溪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秀才第一名,后乡试取为正榜举人,选候补知县。平生为人淳朴耿介,不求仕途,而志在兴教化、尽师道,以培植后进为乐。历任汀漳龙师范学堂,漳州中西学堂文史教席。他诲人不倦,教导有方,…详情 ▷
叶宾(1870年—1935年),漳州人,漳城名儒医。秀才出身,曾任漳州府师爷,熟读经史诸子百家书。尤精医学,对伤寒热性病甚有钻研,当时医界称他为伤寒专家。曾受聘为官医,退职后专心医务,在清末民国初最负盛名。每日限诊10人,超过此数不分病情缓急、病者职位高低…详情 ▷
蔡咸甫(1866年—1943年),漳州古塘村人,晚清秀才。而立之年在家乡办私塾教书,兼学医药。后来弃教从医,专心医务,并在岳口街开设采云山药铺。蔡咸甫擅长伤寒和妇科诊治,重视药物学,极力主张医药合一,以利患者复康。蔡诊病认真耐心,综合“四诊”,辨证求因,经…详情 ▷
杨士鹏(1853~1939年)字搏九,号稚石,别号漳江老人。漳浦佛潭桥下坑(今佛昙镇下坑村)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式举人,授江苏海门知县。后辞官归家,过隐居生活。民国成立后,膺选为国会会员,曾致力于开发福建交通事业,…详情 ▷
程彩(生卒年未详),漳浦县盘陀庵前(今盘陀镇割埔庵前村)人。程彩自幼务农,练就一身功夫,在民众中颇有威信。当时,闽南小刀会以厦门为活动中心,进行反清斗争,各地民众纷纷组会进行活动。漳浦县以程彩为首领,与东林人陈通水、下坑人陈珠培在盘陀组织小刀会,用“过香”…详情 ▷
薛佛记(1793~1847年)又名薛文舟,祖籍漳浦县东山上营(今石榴东山村上营)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生于马六甲(今属马来西亚)。父亲薛中衍,于清乾隆间到马六甲谋生。薛佛记从小随父学习经营,善于理财。道光初,新加坡刚开设商埠,薛佛记就与一批华人…详情 ▷
林成祖(生卒年未详),原名林秀俊,漳浦人(居里未详),清康熙末年出生于农家。年轻时胸怀旷达,有远大志向。雍正间,大批漳浦人到台湾谋生,他也想到台湾开拓荒土,干出一番事业。雍正十二年(1734年),林成祖偕同乡亲到台湾淡水厅的大甲居住。大甲有大片荒土,泥黑土…详情 ▷
蓝应元(生卒年未详),字资仲,号春圃,又号古萝。漳浦张坑(今赤岭石椅古萝村)人。自幼聪颖,过目成诵,稍长,刻苦勤奋,尤喜古诗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成进士,经朝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以学行文章著称。乾隆三十二年(176…详情 ▷
蔡世远(1681~1734年),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下布(今大南坂农场下楼村楼厝下)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其父蔡璧,选贡,授罗源教谕,后受聘于鳌峰书院,为书院长。蔡世远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谨遵父教,勤勉奋进。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详情 ▷
阮文(1667~1716年),又名阮蔡文,字子章,号鹳石,榜姓蔡,漳浦下魏(今霞美白石村下魏)人。生于康熙六年(1667年),幼时,因海滨战乱频仍,随父迁居江西新喻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阮文中式江西举人,数次赴京会试,都未能中式。阮文怀抱经时济世…详情 ▷
林亮(生卒年未详),字汉臣,号惟执。漳浦人(居里未详)。幼年孤苦,长大后性情豪迈,喜结识豪杰,探研军事谋略,决意投军,为国效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提拔为台湾水师右营把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铜山营守备。翌年,因其熟悉澎台海务,被调任澎…详情 ▷
蓝元枚,字卜臣,廷珍孙。父日宠,世袭轻车都尉,官铜山营参将。元枚,世袭轻车都尉,历官广东海门参将,龙门协副将,海澄副将,升台湾总兵,调金门总兵,江南苏松镇总兵。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蓝元枚调任福…详情 ▷
赵彦衡(生卒年未详),字允平,漳浦人(居里未详),清初著名工艺家。赵彦衡聪明灵巧,善于钻研科学技术,制造出各种先进的器具。他能用水晶玻璃制造望远镜,把远处的景物看得如在眼前一样;能制造自动报时的自鸣钟,时刻准确无误;又能造指南针等。漳州著名工艺家孙大良是他…详情 ▷
杨玉璇(生卒年未详),又名玉祥,漳浦县人(居里未详),明末清初的玉石雕刻家。杨玉璇生于明朝崇祯间,少时学习雕刻,长成后更加勤学苦练,技艺娴熟,无论玉石、水晶、琥珀等都能雕成各种玩饰和器皿,尤善于寿山石雕。杨玉璇巧妙地运用福州寿山石质的不同颜色,精雕细镂,塑…详情 ▷
张若化(1599~1684年),字雨玉,号苍峦,若仲胞兄。生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青年时师事黄道周,得闻儒家“明诚”的学说,领悟到其中的精微和要旨,并且旁及乐律、历法、政事、诗文等,各类知识无不融会贯通。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接连两科参加…详情 ▷
张若仲(1612~1695年),字声玉,号次峦。漳浦丹山古致顶(今赤土溪东村古致)人。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祖父张应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府学岁贡,授古田训导。张若仲聪明俊秀,读书明理,凡事以不违背良心为准则,言笑不苟,行为谨慎,待人恭敬…详情 ▷
李实蕡(1701~1758年),字桃仲,号晋亭。漳浦县城忠孚巷(今县城东埔巷)人。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李瑞和玄孙父亲李名扬,贡生,历官广东连平州知州。李实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选庶吉士。雍正八年(17…详情 ▷
卢化鳌(生卒年未详),字尔腾,号云际,漳浦杜浔(今杜浔范阳下卢)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浙江金华府兰溪知县,历南直隶徽州府婺源知县、宁国府旌德知县,政绩丕著。天启三年(1623年)右佥都御史周起元巡抚苏、松十府,知其廉能,极力举荐,升户部贵州…详情 ▷
邱懋炜(1573~年),字以鄂,号肯怡,初号光斗。漳浦杜浔(今杜浔文卿)人。生于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奉旨册封蕲、衡等藩,对各藩馈赠一无所受,廉介自持。升兵科给事中,时万历皇帝久不临朝,朝政荒废,军备松驰,…详情 ▷
林宰(生卒年未详),字德衡,号平华。漳浦县城新路(今县城新路尾)人。父林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升本部河南司郎中,擢江西按察司副使,升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终通政使司通政使。约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家,享年92岁,赠都…详情 ▷
王志道(1574~1646年),字而宏,号东里,志远胞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初授镇江府丹徒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升礼科给事中,隔年,改兵科给事中。因议论宫廷“梃击”、“红丸”、“移宫”三大疑案时,与东林党人高攀龙等的看法不同,受到驳斥。…详情 ▷
林茂桂(生卒年未详),字德芬,号丹台,漳浦陆鳌(今六鳌鳌中)人。自幼聪颖慧悟,稍长,读书乌石紫薇山。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因会试第四名,时称林会魁。授北直隶真定府深州知州。林茂桂勤于治政,锄除豪强,一心为民。有控诉死于非命者,立刻前往勘视,虽远在穷…详情 ▷
刘霖(生卒年未详),字润苍,漳浦刘坂(今霞美过田村大厝)人,年轻时,读书乌石紫薇山中,深得林春斋器重,并把女儿许配给他。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第,授行人司行人。随擢山东道监察御史,有外戚李氏乞赐庄田,刘霖深知庄田是最大弊害,三次上疏力争,乃减其半。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