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人大全-P83
田敏(880—971)田敏,五代时邹平人,生于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在梁、唐、晋、汉、周五代,历任国子博士、祭酒、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司空、工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后唐时,奉诏与太常卿刘岳删定唐朝郑余庆《书仪》…详情 ▷
王薄(—622年),山东邹平人。隋未农民起义领袖。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十月,王薄率先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起义。自称“知世郎”,意为能预知天下局势将发生变化。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道:“长白山前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详情 ▷
袁守侗(17231783)字执冲,山东长山人,清朝大臣。乾隆九年举人,入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迁侍读。再迁吏部郎中。考选江西道御史,授浙江盐驿道。二十八年,迁广西按察使。奏言:“烟瘴充军人皆凶悍,请分拨泗城、镇安、宁明、东兰诸地;解役疏脱斩绞重囚,短…详情 ▷
成瓘(1764—1842)成瓘,字肃中,号篛园,邹平镇郭庄人。生于官宦门第,祖父成兆丰,乾隆癸未进士,官高唐州学政,著有《竹斋集》诗文4卷。成瓘自幼酷爱读书,富于卷轴,17岁补县学生。21岁结文会于富相山。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出馆长山,遇沾化进士韩…详情 ▷
张万钟(15921644),字扣之,贡生,享年约五十二岁。明末清初山东省邹平县人。他出生于明万历中期官宦世家,其伯祖张一元,官至河南巡抚。其父张延登,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崇祯五年(1632)官至工部尚书,后以左督御史两掌南京都察院,崇祯十四年(16…详情 ▷
张临(—)张临,字慎与,元朝邹平人,先世枣强人,以水患来居邹平县张氏庄,再迁罗氏庄。临幼时家贫不能延师,随村童就师他村。每晚归来,父必亲自验试所学,倘有误,父即不悦,竟至不食,母怜子,亦不食,父无奈,只好动箸。故临自幼不敢怠于学。及至50余岁,父亦常询其学…详情 ▷
孟昭进(1904—1985)孟昭进,魏桥镇堂村人,1904年5月23日出生于一个新兴的地主家庭。3岁丧母,7岁读私塾,11岁入学堂,14岁考入县立第一高小,阅读大量新文化书籍,视野大开。1919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学习用功,成绩优异。未及毕业,1921…详情 ▷
张实居(—)张实居,字宾公,贡生,明末清初邹平人。约生于明朝天启年间,祖父张延登官至工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得宋版《昭明文选》,筑室宝藏,题“箫亭”匾额,实居因以为号。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父万钟南迁,任镇江府推官,实居曾随父任。后举家北…详情 ▷
薛绥之(1922—1985)薛绥之,原名薛景福。1922年3月28日生于淄川县第六区(今邹平县临池乡)大临池村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家庭。自幼在本村读私塾,1934年,入山东第二实验小学读书,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后转入济南日语专科学校…详情 ▷
萧之楚(1897~1958),山东省菏泽市贾坊乡(现牡丹区吕陵镇)人,在山东省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学习时,未毕业即投笔从戌。后来随军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西北军),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战役、和进攻红军诸役。抗日战争期间功勋卓著,先后参加了凇沪战役、武汉…详情 ▷
何思源(1896—1982)字仙槎。菏泽市牡丹区城内当典街人。爱国民主人士。民国初年考入菏泽山东省立六中,1915年考入京师大学堂,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毕业后曾留学美、德、法等国。期间,撰写《国际经济政策》一书。1926年回国,出任中山大学教…详情 ▷
黄云芝(1923—1966)女。艺名“小白鞋”。菏泽市牡丹区佃户屯乡温塘村人。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团长,著名两夹弦剧旦角演员。其父是著名的两夹弦琴师,母亲是两夹弦旦角演员。她6岁学戏,8岁登台,13岁就以演花旦、闺门旦著称。因其母艺名“大白鞋”,故人称其“小…详情 ▷
李俊兴(1895—1979)菏泽市牡丹区解元集乡穆李村人。著名面塑艺人。自幼学习面塑手艺,成年后卖艺为生。二三十年代与其弟李俊福去上海、厦门、广州,经香港出国去菲律宾、老挝、新加坡等地,以卖艺积资在上海闸北建楼定居。当时,兄弟二人的面塑以神形兼备、色彩协调…详情 ▷
胡景灿(1896—1984)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人。其家乡胡集沙荒严重,非常贫困。在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营造防风固带20道,林荫路24条,总长60多公里;造林3500亩,植树120多万株,每年产水果几十万斤,沙荒变成绿洲。胡景灿在植林固沙…详情 ▷
杨海鹏(1914—1977)菏泽市牡丹区人。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任中共菏泽县委宣传部长。1939年4月任中共郓巨县委书记,10月任中共菏泽县委书记。1940年任中共运西地委委员、南旺五县工委组织部长。1941年1月任中共巨南五县工委…详情 ▷
李眉川(1902—1975)菏泽市牡丹区城内东门里人。山水画家。祖父李继先是扎纸匠人,他自幼受家庭熏陶,渐渐爱上了书画艺术。16岁时专攻美术,18岁去济南学习绘画,对郑板桥的竹子、兰草尤为崇拜。1943年他画的竹子、兰草已声震菏泽。40年代,作品已传至日本…详情 ▷
杨履谦(1893—1940)号更生。菏泽市牡丹区人。1926年春,随吉鸿昌赴宁夏,任省政府秘书。后因对国民党政府统治不满,退居故里。1931年夏,创办王浩屯小学,此后又赴河南洛宁、济源等县任教育局长。1934年,他参加由共产党发起的反对东明县政府的斗争,被…详情 ▷
张全臣(1891—1963)原名洪田。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黄陵张村人。平调演员。出生于平调世家。8岁随兄入菏泽县平调双胜班学艺,初学红脸,后工花脸,因排行第五,人送艺名“花脸五”。由于擅演武打花脸,又称“花脸武”。在鲁西、豫北、豫东一带深受观众欢迎。其唱腔板…详情 ▷
葛象一(1882—1949)名锡乾,字象一。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后葛庄村人。1911年毕业于省立曹州初级师范,并留校任简易科教员。1913年公立曹州中学同私立普通中学合并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任第一任校长。一学期后改任学监,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到本乡…详情 ▷
何健之(1918—1942)原名何思乾,化名李健。菏泽市牡丹区水洼北街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受党组织派遣,回菏泽开展工作。1938年春,他参与了中共菏泽县工委(翌年3月改为县委)的筹建工作,并任宣传部长。1939年7月,他随县委转移到城西…详情 ▷
田海镜(1914—1946)字清宇。菏泽市牡丹区薛义屯村人。晋鲁豫野战军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政委。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六中和济南第一高中。“七七”事变后,他返乡抗日。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先后任独立团营教导员和十四团…详情 ▷
王登伦(1920—1948)字冠岳。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观音王村人。1938年参加了抗日自卫队。1939年参加东明、长垣、濮阳3县抗日动委会领导的常备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二中队队长。1941年任菏泽县青邱区区队长。1943年任菏泽县大队二连连长,后…详情 ▷
汲新(1916—1967)又名汲丕显。菏泽县(今菏泽市牡丹区)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回菏泽组建中共菏泽县委。1938年秋任中共菏泽县工委书记。1939年秋县工委移至菏泽西北圈头、后长张、汲菜园一带,他典卖家产举办…详情 ▷
曹蕴键(1880—1970)又名曹铁如。菏泽县曹楼村(今属菏泽市牡丹区)人。书法家。其祖父曹以,进士出身,书底深厚,父亲曹垣,亦酷爱书法,尤以正楷称世。曹蕴键自幼随父在福州读书,20岁选为优贡。自1918年始,先后任湖北黄岗,山东昌邑、即墨、潍县、阳信等县…详情 ▷
申德高(1909—1975)艺名“花脸虎”、“花脸王”。菏泽市牡丹区人。大平调著名演员。他擅演“大净戏”,音宽嗓亮,做派粗犷豪放。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侵略军演出,而奔赴抗日根据地,为抗日将士演出,被中国戏剧家协会负责人田汉赞为“活敬德”。1956年获河…详情 ▷
王文德(1910—1978)艺名“小印”。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贤圣寺村人。两夹弦演员。14岁拜徐广远为师,学唱两夹弦,专工旦行。1928年,在家乡成立两夹弦职业班社“共艺班”,担任掌班,培养了一批演员。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菏泽县新艺剧社。在近50年的舞台生涯中…详情 ▷
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人,尚书左丞雍州刺史。其父郄希,官至尚书;其子郄延登,官至州别驾。郄诜学问渊博,很有才干,不拘小节。他未出仕时,州郡的官吏都很崇拜和尊重他,请他出去做官,他一概未答应。晋武帝泰始年间,济阴太守文立举郄诜应朝廷选,以对策拜议郎。他一生为官…详情 ▷
吕泽:华夏族,山东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吕文的长子、吕后(吕雉)的哥哥。他跟随刘邦,在单父起兵,为汉将有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周吕侯,高祖八年卒,谥“令武”,称周吕令武侯。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被执政的吕后追尊为王,谥曰“悼武王”。司马…详情 ▷
吕文,吕公:名文,字叔平,由于历史上没有自己在吕公的真实姓名,已无不可考。秦朝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吕雉的父亲,被人们称之为“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吕公因为躲避仇人逃难时…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