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人大全-P84
吕媭():吕公(吕公)的第二女,汉高祖皇后吕雉的妹妹,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嫁于舞阳侯樊哙,并和樊哙育有一子,名樊伉。吕后生活于前241年前180年,以此可以推断出吕媭死亡时应该在58至61岁,吕媭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大臣对其恨之入骨,最终在诛除吕…详情 ▷
秦紘(1425—1505)字世缨,明代单县人,进士,曾任巡抚、总督、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1451年,26岁的秦纮中进士,授为南京御史。他上书朝廷,诤诤直言,弹劾太监宫廷官员随意收罗江南珍贵特产。受到宫廷权贵的忌恨,被贬为湖广驿丞。1457年,被举荐为雄县…详情 ▷
又名善卷,居于单。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有才德,受人拥戴,舜曾拜他为师,古人尊称他为单父(单即单卷,父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唐尧坐天下,听说单卷得了道,就面朝北来侍奉他(古代尊敬的表示)。后来,尧把天下让给了虞舜,舜常去拜访他,并诚…详情 ▷
侯览(—172年),山阳防东(今山东单县东北)人,东汉宦官。延熹年间赐爵为关内侯。因诛梁冀有功,进封高乡侯,后迁为长乐太仆。任官期间,专横跋扈,贪婪放纵,大肆抢掠官民财物。先后夺民田地一百八十顷,宅第三百八十一所,模仿宫苑兴建府第十六处。他还掠夺妇女,肆虐…详情 ▷
字达卿,元代单父人,昭信校尉焦云从之子,历任大中大夫、杭州路总管达。他为官清正,善于管理,视民如子,励精图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人民爱戴。平章月鲁那延认为焦敏中才干非凡,把他推茬给元世祖忽必烈,授其为光禄寺主事,旋升大都路总管府经历,负责营建大都(今…详情 ▷
字耘夫,元朝大名路元城人,1319年进士,授济宁路单州判官,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政绩卓著,是继单父贤宰宓子贱巫马施之后著名之良吏,后官至陕西行台御史中丞。盖苗初授任单州判官,正值单州连年灾荒,百姓饿死无数,饥民多盗。盖苗请示知州赶快想法赈济疏导,知州为难,…详情 ▷
吕产(前180年),山阳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秦末和西汉初人物,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曾任洨侯。其父“周吕侯死事,”其兄吕台为郦侯。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嗣为惠帝。惠帝软弱,大事多决于吕后。前188年,惠帝死,吕后临朝称制,大封诸吕,吕产入…详情 ▷
刘峨(1723—1795)字先资,号宜轩。官至直隶总督、兵部尚书,单县城南35里刘老家人。刘峨天性刚直聪颖,好学上进,是县学里秀才,励志奋发,怀有治国安邦之志。他的同宗菏泽刘藻,在陕西做布政使时,听到他的好名声,就把他招到幕府参赞军机,并劝荐他援例应选官吏…详情 ▷
葛斗南字梁公,康熙年间人,进士,四川按察使,通政司右通政。葛斗南为官清正,法纪严明,与民生息,刚正不阿,智勇过人,威慑奸商。严以律己。斗南始到山阴县上任,一个仆人先到驿站,吓唬差人给他找伎女,斗南知道了把这个仆人拘捆在公馆前面示众。与民生息。山阴田地瘠薄,…详情 ▷
唐朝诗人,生卒不详,开元年间任任单县县尉。与李白、孔巢夫等交好曾与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隐居于徂徕山,纵酒酣歌,时称“竹溪六逸”。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详情 ▷
吕台,西汉时吕国(又称济南国)的建立者,吕后(吕雉)的侄子,其父为吕后大哥吕泽,在吕后执政前期被封为郦侯,公元前187年又被吕后封为吕王,从封地陕西调至山东济南,在此建立吕国,建都平陵城,他是吕后所封的第一个吕姓诸侯王,病死于公元前186年,埋葬于山东洛庄…详情 ▷
周鸣銮字舆和,号晓波,清代单县人。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广东雷琼兵备道等职。他办事果敢,断案明察求实,不唯上。跟随皇帝车驾驻在木兰城时,凡是应该速办的案件,都叫他去核仪。接着补做河南道监察御史。丁丑(1817)科会试的监试官,又授户部给事中…详情 ▷
伯乐(约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市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后来,伯乐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详情 ▷
苟变战国时期卫国名将。开始卫侯并不重用他,因为他在地方上做小吏时曾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子思对卫侯说:“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侯听取了子…详情 ▷
张于魏字星伟,成武县城西金庄人,清初贡生。因其母有病,就放弃了举子业,悉心研习医术。他博览群书,并漫游大江南北,遍访各地名医,历时十年之久,广采各家之长,终使艺术大进,内外科都很精通,尤善妇科。有奇症不可识者,亦能治疗。因而医名大振,求医者纵横数百里。《曹…详情 ▷
郭玺(1434—1474)字子瑞,今成武县城北五公里郭楼人。他少年丧父,非常孝敬母亲。性情忠直、重意气,明天顺八年中进士。开始被选为翰林院吉士,他办事严谨,作风清正。监局官吏,因与曹省有牵连,多无所畏惧,一直达到与主事分庭抗礼的地步。郭玺刚到任理事,就有人…详情 ▷
苗好谦,元朝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佑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著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来源:菏泽…详情 ▷
陈义厚(1899—1935)字慈仁。成武县孙寺乡徐楼村人。红五军团卫生部长,红军卫生学校校长。出生于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先入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学习,后转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参加冯玉祥部队,曾在鹿仲麟处任军医官。在此期间,经常给家中写信,教育女儿不要缠…详情 ▷
宋还吾(1894—1938)原名宋锡珠。成武县郜鼎集村人。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1918年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次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文学专修科任主任教师,常向学生宣传…详情 ▷
祝清源(1921—1995)男,汉族,山东成武县桃花寺乡袁海村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成武县党化区财务助理、湖西干校学员、成武县伯乐区区长、一区区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共成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详情 ▷
李方立(1918~1999)原名李茂云,笔名立方。山东成武人。中共党员。1935年就读于山东海阳师范。历任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文学系学员,延安《解放日报》记者、,冀鲁豫区文联党组成员、文协主任,平原省文协主任,《平原》、《新地》杂志主编,华北文联专业创作员,北…详情 ▷
郝心诚,1924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郝寨村。1939年参加革命活动。1940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山东湖西军分区独立团三营营部书记;1941年6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十一团营部书记、政治处青年干事;19…详情 ▷
刘儒林(1902—1980)成武县成武镇刘桥村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26年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北伐战争中,曾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直鲁豫皖军事特派员,独立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等职。1929年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秘书、新野县县长。1942年任成武县县…详情 ▷
杨霖(1907—1966)又名青云。成武县人。1937年任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教务处主任。1938年2月携妻赴陕北延安参加革命,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下半年,在延安青年剧院领导整风。1948年参加了锦州、辽沈战役。在朝鲜作战期间,身患重病,后参与板门…详情 ▷
刘兴胜,男,汉族,1923年7月生,山东成武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参加入路军。196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指挥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教导第5旅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山东一师连长、副营长,…详情 ▷
朱启连(1923—1948)又名朱启皋。成武县人。特等功臣。1943年,参加本村的钢枪队,后转到成武县大队当战士。1947年转入冀鲁豫军区第五旅十五团四连当战士。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1948年10月,在东平战斗中,他率领全班战士…详情 ▷
许广汉(前117年—前61年),昌邑(今属山东巨野)人,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的父亲。因抚养皇曾孙刘询有功,又因女许平君为皇后而受宠。封昌成君,后加改封平恩侯,谥号为“戴”。许广汉年轻时担任昌邑哀王刘髆的侍从官。后来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许广汉是随驾人…详情 ▷
王沈(生卒年不详),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西晋文学家。王沈出身寒素,虽少有俊才,又不取与世沈浮的态度,遂为豪门所压抑。仕郡文学掾,不尽得意,大概于晋武帝死后不久,“王政凌迟,官才失实”,即辞官归隐,“还终于里闾”(《晋书·本传》)。晋承袭并发展了曹…详情 ▷
晁冲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晁冲之早年曾受过陈师道的指教。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到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详情 ▷